談股論金
營收和利潤大頭過度依賴獨家授權IP和非獨家授權IP。
6月1日晚間,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去年賺4.51億、拿過八輪融資、登陸新三板又摘牌,泡泡瑪特似乎“不差錢”。這一次衝擊港股,泡泡瑪特稱要發力IP研發。
IPO" href="/zh-my/economy/zmkblkuhwn.html">泡泡瑪特的逆襲幾乎就是近年來“盲盒經濟”風口的縮影。2014年至2016年上半年,泡泡瑪特持續虧損,2015年,泡泡瑪特引入了盲盒故事,營收及利潤快速增加。然而,儘管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對外稱,“我們不認為泡泡今天的成績僅僅是因為盲盒這個載體。泡泡瑪特的迅速壯大,核心要素還是IP本身。”但數據顯示,泡泡瑪特現有的85個IP中,自有IP包括Molly、Dimoo、BOBO&COCO、Yuki等,後三個IP銷量僅佔總收益的5.9%、1.5%、1.4%,這意味着,泡泡瑪特的營收和利潤大頭還是來自於獨家授權IP和非獨家授權IP,而非自主研發IP。
後果就是泡泡瑪特自主開發IP的能力仍然偏弱,受制於獨家及非獨家IP合作協議的時效性,一旦更受歡迎的獨家或非獨家IP授權協議到期,則將面臨無法繼續獲得授權的風險。這其實和遊戲等領域是同樣的邏輯,僅僅依靠代理遊戲IP的運營商,一旦代理權被收回,則原有用户和市場流失,並且被其他獲得代理權的競爭對手持續打壓,最終可能會造成業績的大滑坡。
自主IP開發能力不足,是制約泡泡瑪特發展的核心要素。畢竟,在盲盒等潮玩領域,消費者之所以願意花高價購買盲盒,在於IP所給消費者帶來的精神附加值。對標迪斯尼的泡泡瑪特,恐怕最羨慕的就是迪斯尼源源不斷的IP生產及市場化運作能力。遺憾的是,雖然泡泡瑪特提出要加大自主IP開發,卻一度陷入“抄襲風波”,這不僅暴露出其自主IP管理體系存在嚴重漏洞,甚至可能會在上市後,如果再爆出類似負面事件,則會因市場誠信受損而失去投資者信任,乃至被做空機構盯上。畢竟,越是成熟的資本市場對於上市公司誠信度就越看重,之前瑞幸咖啡的教訓不可謂不深刻。
此外,盲盒經濟在國內目前還屬於偏小眾的產業,用户黏性相比於遊戲等大眾產業領域要弱得多。被打上“潮玩”標籤的盲盒經濟,也必然要面對年輕消費者喜好變化頻率高等特性。泡泡瑪特自主開發IP,投入大、週期長,還可能會出現推出後並不受用户歡迎、無法達到預期業績的風險。這對於泡泡瑪特自主開發IP來説,無論是資金、人才、產品製造等層面都將承受較大壓力。
與此同時,泡泡瑪特的營銷渠道偏重於線下,這也就帶來較大的租金、人力等剛性支出,而線上渠道則依賴於包括天貓旗艦店、泡泡抽盒機、葩趣和其他中國主流電商平台,那麼,泡泡瑪特就要支付給電商渠道各類費用,擠佔利潤空間。
在招股書的風險披露中,泡泡瑪特指出,目前帶來最大收益的IPMOLLY後續受市場歡迎程度無法保證,此外,公司可能無法有效管理零售店,以及機器人網點的增長,也無法保證準確預測消費者偏好。這恐怕就是泡泡瑪特的發展軟肋所在。
□遠山(財經評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