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IPO:一場被過度包裝的上市表演
來源:冷觀互聯網
還沒消化完雷布斯的演講精髓,冷觀君又被貝殼IPO的各種標題亮瞎了狗眼。
這些標題中,不僅有“高光上市” “市值超百億” “一夜暴漲”等字樣的勁爆描述體,還出現“僅次於阿里巴巴” “左暉沒有對手” 這樣的無節操跪舔體。
據冷觀君推測,這家公司的PR部門應該是上市期間最忙的吧。
因為,貝殼上市後,不管是機構媒體,還是自媒體大V,幾乎是一邊倒地唱讚歌,就連曾經批評過貝殼的“獸爺”如今也貢獻了一篇公關稿。印象中似乎只有阿里的公關天團才有這樣的操作。每一家媒體用的都是同一張“高光”圖片:
上市,對於一家商業公司來説是至關重要的一步,有時是決定生死的一刻,因此保證輿情穩定是無可厚非的。但是,貝殼上市之後,收穫這樣整齊劃一的讚歌,顯得有些不太真實。
任正非曾經把華為的公共關係定位為,允許正面評價和負面評價同時存在,“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保證正面評價有60-70%,負面評價有30-40%。
因為,這才代表真實。
而用力過猛的貝殼,似乎想用這種擂鼓震天的陣勢,掩蓋着什麼。冷觀君粗略分析,發現下面幾點,供看官們參考:
盈利和上市問題。
根據貝殼的招股説明書,2017年、2018年和2019年,該公司淨虧損分別為5.4億元、4.3億元、21.8億元。2020年第一季度,貝殼找房淨虧損額為12.3億元。而今年上半年,剛扭虧為盈,淨利潤為16.1億元。
原我愛我家集團控股公司副總裁胡景暉表示,根據貝殼的招股書,貝殼去年虧損了21.8億,經過EBITDA處理後就變成了盈利29.17億。
“我只能説貝殼請的這些負責上市的投行和會計事務所太高明瞭。”
而且,上市前的“及時”盈利,或者説,剛盈利就迫不及待上市,讓人對貝殼盈利的可持續性產生懷疑。
相比於滴滴、字節的沉着淡定,貝殼為何如此着急,比螞蟻上市都早?
有媒體報道,2016年鏈家完成B輪融資時,左暉同投資方簽訂過對賭協議——鏈家承諾5年內完成IPO,否則投資人將按照(投資價格 + 8%/年)進行回購。而貝殼選擇上市的時間點也與這對賭傳聞的5年期限吻合。
貝殼號稱是要整合資源,通過模式創新引領產業變革。但是,目前來看,貝殼找房實際上就是鏈家+加盟店的網絡版。
觀察貝殼的運營模式,自營中介服務鏈家和麪向中小中介商的加盟品牌德佑,都被打包到這個殼裏,從本質上講,就是給線下房產中介套了一個互聯網的馬甲,就包裝上市了。這一點,從貝殼過去幾年的收入來源可以看出來,二手房的交易佣金依然是“壓艙石”。
貝殼引以為豪的ACN(經紀人合作網絡)故事裏,貝殼是平台方,鏈家是運動員,其他加盟店是鏈家愛的競爭對手。也就是説貝殼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如何保證公平?
實際上,貝殼找房誕生之後,58同城CEO姚勁波在北京舉辦“全行業真房源誓約大會”上,就質疑貝殼找房的壟斷行為。我愛我家、中原地產、21世紀不動產、麥田房產等知名房地產中介公司紛紛站隊聲援。2019年,在浙江金華,百家房地產中介機構甚至共同簽署了《反“殼”聯盟條約》,希望竭力抵制貝殼找房的壟斷和不良競爭。
在貝殼上市之後,姚勁波率先發朋友圈“祝賀”:
不過,姚老闆大可不比眼紅,因為上市後的第二天,貝殼就迎來了暴跌!
所以,貝殼是否踐行長期主義?我們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