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舊愛” 結交“新歡” MSCI A股指數期貨或加速推出進程

  “香港證券交易所從它的競爭對手手中奪走了一份關鍵的衍生品授權協議。”

  5月27日,香港證券交易所宣佈旗下全資附屬公司香港期交所與MSCI(明晟公司)已簽訂協議,將在香港推出一系列MSCI亞洲及新興市場指數的期貨及期權產品,其中包括36只指數期貨和一隻期權

  這一合約的簽訂也意味着,MSCI終止了與新加坡證券交易所長達23年的合作。消息傳出後,市場一度看衰新交所的衍生品市場。新交所的分析師稱,失去MSCI許可協議將使其2021年的利潤減少10%至15%。新交所當天股價一度下跌12%,觸及10餘年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而此前MSCI希望與港交所聯合推出的MSCI A股指數期貨也沉寂了一段時間,市場上也普遍預期此次港交所與MSCI的合作能夠更好地推動MSCI A股指數期貨的進程

  6月1日,MSCI方面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就為何放棄新交所,轉而與港交所合作,以及此次合作能否如市場期許推動MSCI A股指數期貨進程一一作出解答。

  看中港交所的大中華生態圈

  “香港證券交易所從它的競爭對手手中奪走了一份關鍵的衍生品授權協議。”英國《金融時報》的報道如是説。

  對新交所而言,失去的並不只是一份衍生品授權。新交所首席執行官羅文才(Loh Boon Chye)表示,失去MSCI許可協議將損害其股票衍生品業務。近年來,衍生品業務一直是新交所最大的收入來源,主要針對投資者在日本、中國(大陸和台灣)以及印度等亞洲最大股指上的敞口進行對沖。

  問及MSCI為何作此選擇,對方向《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將香港作為自己續約的對象,是因為香港是全球最大的結構性產品市場的所在地,還是一個擁有全球客户以及成熟的流動市場,是全球衍生產品交易的樞紐。

  MSCI主席兼行政總裁Henry Fernandez表示:“港交所擁有龐大的、多元化的投資者羣體,流動性充足,擁有股票、債券、期貨等不同產品的生態圈,更重要的是,香港聚集了國際以及大中華區的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隨着股票通、債券通,以及未來更多產品的推出,港交所的大中華生態圈將日益成熟。”

  此外,MSCI認為,隨着跨資產類別的投資市場也在全球範圍內不斷增長,投資者面臨更多來自市場的複雜性和風險,這使得全球投資者在增強其風險管理能力方面的需求不斷增加。MSCI與港交所簽訂的這份協議,將更好地滿足區域性需求,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投資決策工具,幫助投資者更好地瞭解市場及自己的投資需求。

  或推進MSCI A股指數推出進程

  據悉,港交所此次引入MSCI亞洲系列指數衍生產品,包括36只指數期貨和一隻期權。這些指數期貨正好幫助了港交所增加了自己的“洋貨架”,還將可能推進沉寂了一年MSCI中國A股指數期貨的推出進程,讓香港金融市場在揚長的同時,亦能補短。

  早在2019年3月,港交所公告就提出,與MSCI簽訂協議,將推出MSCI中國A股指數期貨。

  然而自去年6月,MSCI亞太區業務部總裁林偉傑表態之後,就再無消息傳出。林偉傑表示,“MSCI正在研究與內地推出MSCI A股指數期貨。雖然目前沒有時間表,但在技術上和大方向上沒有問題,具體推出將取決於監管審批。”

  因此,MSCI將新興市場指數期貨投放到港交所後,一度引發市場猜測,認為這是給MSCI A股指數期貨的推出增加砝碼。

  這一猜測也在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的講話中得到了確認。他表示:“這次合作為我們的市場帶來更多的流動性,並與我們的戰略規劃及去年宣佈計劃推出MSCI中國A股指數期貨一脈相承。”

  MSCI方面也向《國際金融報》記者作出了類似的回應。MSCI表示,“協議的簽訂將直接影響國際市場的需求,也將促進MSCI的風險工具開發。並且配以有效風險管理工具的MSCI中國A股指期貨合約,將會助力港交所的港股通項目更好地融入內地股票市場。”

  對於具體推出的時間,MSCI方面並沒有作出直接回應。但李小加表示,目前仍在與相關監管部門進行商討,相信好的事情遲早會發生。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57 字。

轉載請註明: 放棄“舊愛” 結交“新歡” MSCI A股指數期貨或加速推出進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