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港股市場異常火爆,再融資熱潮也引起市場關注。
中信證券楊靈脩、秦培景、裘翔團隊分析稱,目前再融資對市場不構成整體壓力,但配售後相關公司股價將在未來一年內承壓,
行業層面看,歷史上傳統的可選消費、金融、房地產、工業等對“資本需求”較高行業的再融資次數也較多。
本次地產和物業的上市公司配售最為集中。據中信證券統計,截至6月19日,已有163家港股公司共發起181次再融資(主板139次,創業板42次),25家市值超過100億港元的上市公司在進行再融資中,超過80%的龍頭公司選擇通過配售的方式進行再融資。
6月以來,地產龍頭萬科企業、旭輝控股集團,物業服務龍頭綠城服務、永升生活服務、中奧到家等先後通過配新或先舊後新的方式進行配售。上市公司在高位配售依然較為明顯,配售後股價的下行壓力依舊難以避免,有超過半數的公司在發佈再融資公告後一週的股價跑輸市場恆生綜指。
與歷史有所不同的是,本輪再融資多由“結構性”高估值板塊推動。
從歷史經驗看,一般情況下,香港市場的再融資往往受到政策、市場表現、宏觀經濟以及貨幣環境驅動,如2014-2015年迎來一股“配售潮”,受益於流動性利好疊加港股通的落地。之後由於2016年,香港監管政策收緊,封殺“借殼上市”等行為,再融資逐步迴歸理性。
近期港股再融資再次活躍,主要的配售來自於熱點板塊的估值回升,其中最為明顯的是物業服務板塊,今年以來累計漲幅40%,相關公司在“再融資”市場活躍。
目前,再融資對市場不構成整體壓力。
對比2014-15年,兩年的再融資規模達到6094和5304億港元,平均再融資規模分別達到10.3和6.5億港元。目前為止,港股再融資數量為181次,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平均募資規模為3.5億港元,融資總額600億港幣。
相較於2019年,今年上半年港股再融資情況其實較為平穩,整體市場的“配售潮”沒有形成,對市場整體並不會構成壓力。
但配售後,相關公司股價將在未來一年內承壓。
港股市場“配售即下跌”的利空情緒較為明顯。由於配售往往伴隨着股權攤薄,因此市場上的利空情緒難以避免。
2010年以來,25%的龍頭公司選擇在股價位於歷史90%分位點以上的487次配售中,7天/30天/1年股價跑輸指數的分別為273/270/288次,對於高估值公司的股價影響持續時間較長。
風險因素: “再融資”政策變化,海外市場大幅波動導致資金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