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利潤暴漲70倍,出欄量增至行業第一,牧原股份還能“牛”多久?

一年過去了,最牛的竟然還是豬肉股!

7月18日,生豬養殖龍頭牧原股份(002714.SZ)發佈了2020年的半年報。半年報顯示,牧原股份上半年的收入為210.33億元,同比增長了193.76%,淨利潤為107.84億元,同比增長了7026.08%。

淨利潤暴漲70倍,出欄量增至行業第一,牧原股份還能“牛”多久?

貓妹仔細數了數百分號前面有幾位數,終於確信自己沒有看錯。牧原股份這上半年所賺的淨利潤的確增長了70倍之多。不僅如此,牧原股份還在生豬出欄量上超越了此前的龍頭温氏股份,坐上了養豬界的頭把交椅。在豬肉成為了“投資標的”和“奢侈品”的這一年裏,生豬養殖行業究竟發生了哪些變化?

豬肉行情遠未結束

如果説全人類社會的疫情是2020年最深刻的記憶,那麼非洲豬瘟導致的豬肉價格飆升必然是2019年最深刻的記憶了。只不過,疫情的新聞一度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豬肉的價格便被人拋諸腦後。

事實證明,高昂的豬肉價格和徹底消滅疫情的辦法一樣,依舊是個懸而未決的難題。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全國活豬的平均價格為33.9元/公斤,同比上漲了136.95%,依舊處於高位,且受到疫情的影響,豬肉產量下降了19.1%。

而據國家農業農村部的統計數據,我國7月最新的豬肉批發價為47.64元/公斤,已經超越了2019年的豬肉最高價。從年初以來的豬肉價格數據來看,疫情期間由於生豬的養殖和銷售環節受到了一定的影響,豬肉價格一度飆升至49.67元/公斤。

而後續餐飲業暫緩開放使得豬肉的下游需求一度疲軟,因而豬肉價格一度回落。部分期貨機構的研究報告稱,前段時間生豬價格下跌的趨勢使得大量養殖企業惜售,而下游的需求卻逐漸復甦。因而下半年以來,豬肉的價格又出現了明顯的反彈。

淨利潤暴漲70倍,出欄量增至行業第一,牧原股份還能“牛”多久?

數據來源:農村農業部

也正因如此,牧原股份半年報中的業績增長才如此突出:2019年上半年豬瘟尚未大面積爆發,豬肉仍然處於週期低點,即便是養豬龍頭牧原股份,2019年上半年也出現了1.56億元的虧損。

牧原股份的利潤水平隨着豬肉價格的飆升而驟然提升,但事實上,牧原股份目前的利潤增長更多來自其豬肉銷量上的增長。

整理近一年來牧原股份的月度生豬銷售數據可以發現,其生豬銷售價格自去年10月起已經逐漸回落,目前生豬平均售價為31.41元/公斤,略有反彈但仍未超過去年的高點。但是,如今牧原股份的單月生豬出欄量卻達到了152.3萬頭,已經處於歷史高點,相當於去年同期水平的223.97%。

淨利潤暴漲70倍,出欄量增至行業第一,牧原股份還能“牛”多久?

一方面,牧原股份的生豬生產和銷售很快便從疫情的影響中走了出來,3月的生豬出欄量便達到了116.9萬頭。另一方面,牧原股份所堅持的“自繁自養”模式的優越性終於得到了體現,這家堅持“自己的豬自己養”,並且“堅持看多”生豬行業的龍頭,此刻終於成為了最大的贏家。

“豬界一哥”易主,自繁自養成為市場選擇

早在去年11月,貓妹就曾經關注過牧原股份。當時豬肉價格正值風口浪尖之上,牧原股份十分霸氣地推出”百千萬年薪計劃“,廣招能人在全國範圍內建設豬廠,一度引起了廣泛關注。

在文章中,貓妹曾經探討過目前生豬養殖行業內兩大巨頭所分別採用的兩種不同的養殖方式,分別是牧原股份的自繁自養模式和温氏股份(300498.SZ)的“公司+農户”養殖模式。

當時温氏股份依然是國內生豬養殖行業的龍頭,兩種養殖方式的優劣區別並不能明顯,只能説各有千秋。但豬瘟和疫情長期而深刻地改變了我國的生豬養殖行業,如今這兩家公司的生豬養殖業務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分化。

整理兩家公司近一年來月度生豬出欄情況可以發現,中國生豬養殖行業的“豬老大”頭銜已經悄悄易主。直至今年3月份以前,温氏股份的單月生豬出欄量都一直高於牧原股份。

但3月至6月,温氏股份的生豬出欄量出現了明顯的下滑,四個月的銷量分別為85.2萬頭、86.42萬頭、90.06萬頭和84.85萬頭。而在此期間牧原股份的生豬銷量卻分別為116.9萬頭、124.7萬頭、144.7萬頭和152.3萬頭。

可見,兩者雖然面對的是相同的豬肉行情,對於生產量的把控能力卻截然不同,牧原股份在“豬行情”中乘風破浪,温氏股份卻只能默默捫心自問“我還有機會嗎?”。

淨利潤暴漲70倍,出欄量增至行業第一,牧原股份還能“牛”多久?

最為明顯的6月份的生豬銷售表現。6月份我國全面復工復產,學校開學,下游豬肉的需求量出現了明顯的回升,豬肉價格反彈,養殖規模較大的幾家生豬養殖企業紛紛抓緊時機出貨。這裏貓妹選取了上市公司中的正邦科技(002157.SZ)、新希望(000876.SZ)、天邦股份(002124.SZ)、大北農(002385.SZ)和天康生物(002100.SZ)與兩家龍頭企業進行對比。

對比其他生豬養殖企業可以發現,牧原股份的豬肉銷售價格並不高,且出欄量較為穩定,增長平緩。其中種豬資源較好的正邦科技生豬售價最高,產量彈性最強,6月生豬出欄量的環比增長高達39.89%。而温氏股份卻是大規模生豬養殖企業中,少數在6月份出現出欄量環比下降的企業。

淨利潤暴漲70倍,出欄量增至行業第一,牧原股份還能“牛”多久?

對此,温氏股份給出的解釋是生豬養殖行業的供給收緊。

這個解釋並沒有錯,前文中提到,在疫情的影響下,我國上半年的豬肉產量整體下滑了近兩成。據中國農科院分析師朱增勇,全國上半年的屠宰量同比下降了30%。同時,由於非洲豬瘟與新冠一樣,傳染性強致死率高,且有效疫苗至今未能面市,農户對於復養生豬的積極性不高。

面對疲軟的生豬需求和價格,農户寧願將生豬繼續存欄育肥,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出欄的生豬出肉率出現了上升。種種因素疊加之下,温氏股份的“公司+農户”養殖模式對於生產環節控制上的薄弱被凸顯了出來。

我國的生豬養殖行業一直以來都非常分散,近年來一直呈現出規模化的趨勢。據牧原股份,2018年出欄量前八的生豬養殖企業市佔率為6.98%,2019年出欄量前八的生豬養殖企業市佔率上升至了8.27%。

而這一次非洲豬瘟與新冠疫情無疑將加速行業的規模化進程。據統計局數據,我國上半年生豬存欄量和能繁殖母豬存欄量分別增長5.8%和5.4%,而牧原股份雖然未披露具體的存欄量數據,但其上半年生產性生物資產的餘額為53.59億元,相較年初增長了39.74%。

可見,散養農户的積極性下降,大型養殖企業不斷擴充產能,屬於生豬養殖龍頭的“春天”還遠未結束。

此前的文章中貓妹曾提到,牧原股份去年半年報中披露的在建項目生產高達13個,並且接受了高達百億的投資繼續加大生豬的養殖規模。

而在新出爐的半年報中,牧原股份的在建生產項目已經增加至了74個,預算總數高達603.06億元,資產中在建工程一項的餘額高達123.46億元,佔到了總資產的14.04%。

如此大規模地“大興土木”給牧原股份帶來了繼續擴大生產規模,效益蒸蒸日上的希望,也讓牧原股份背上了一定的財務負擔。

截至上半年,牧原股份的短期借款、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長期借款和應付債券的餘額高達313.67億元,佔資產總額35.66%。而上半年牧原股份的財務費用高達2.78億元,此前2019年的財務費用就高達5.28億元。雖説每年“區區”數億元的利息對於利潤百億的牧原股份來説不算什麼,但過高的負債率永遠值得警惕。

另外,大量工程也引出了一定的關聯交易。目前市場上存在關於董事長秦英林所控制的建築公司與牧原股份之間存在不合理關聯交易的觀點,此處就不再贅述。

豬瘟與“人疾”雙向驅動,豬行情能否走完下半年?

近期股市行情火熱,對於很多人來説最重要的可能就是豬肉行情能否在下半年延續了。所幸的是,目前市場對於豬肉價格在下半年的走勢較為樂觀。

現階段,豬肉的供需分別受到豬瘟和新冠兩方面的影響,這種狀態又被市場稱為“雙疫”。

豬瘟主要通過影響生豬養殖的生產進而影響豬肉的供給。除了前文中提到的豬瘟疫苗遲遲不能研發之外,今年的特殊氣候也將影響下半年豬肉的產量。

華創證券分析師董廣陽認為,近日來南方地區的強降水將影響生豬養殖的正常生產,並妨礙生豬的疾病防控。其研究所的草根調研也反饋南方部分省份生豬疫情態勢加劇。

而新冠則主要影響社會對於豬肉的消費需求。目前,人們的生活逐漸從疫情的影響中恢復正常,但豬肉需求沒有完全從新冠疫情的影響中恢復,餐飲消費、集團消費和加工消費量均出現下降。據統計局數據,目前餐飲行業的收入僅恢復至上年同期的90%,而家庭豬肉消費則出現了回升。

整體上看,新冠對於需求端的影響會先一步消退,而豬瘟對於行業格局的改變則是長期的,因此大部分期貨機構與券商均看好下半年生豬養殖業的行情。相反,屠宰業則容易受到上下游價格差的負面影響。

回鄉養豬年薪百萬,親愛的讀者朋友們,要不要再考慮一下呀?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61 字。

轉載請註明: 淨利潤暴漲70倍,出欄量增至行業第一,牧原股份還能“牛”多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