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切是個平衡,凡事不能太過(歡迎關注槓桿遊戲)
撰文|張銀銀&編輯|欣欣然
一早朋友發了個新聞給我:
彈個車深陷千人維權風波,200多用户聯名投訴“彈個車涉嫌消費欺詐”
看到這個新聞,槓桿遊戲第一反應不是譴責彈個車,或者大搜車。當然,彈個車,以及多家類似公司,很多時候的銷售行為真不是誰冤枉他們——確實應該好好批評和管一管。
比如我的朋友閨蜜財經寫過《又一個買車變租車的大坑?》(4月27日),值得一讀。
回到我的第一反應。我想到的是,不管是主動彈個車,還是被動被騙,其實都不划算。因為近期水已經放出來了,是被欺騙,是渾然不知,還是在新一輪財富大轉移中把握住機會?
在我看來,超過自己實際需求,主動或無辜成為彈個車們的消費者,其實就是做了韭菜,在這一輪財富大轉移中,起手就比別人晚了一步。
回到今天的正題,水來了怎麼辦?
1、大水衝來時,第一步應該是守護好自己家的水缸
這個比喻槓桿遊戲覺得非常通俗。
我所説的水,就是錢。現在的實際情況是,國際上美國人為了穩定經濟,貨幣政策搞到極為寬鬆。
好處是,美股真穩住了,不僅如此,這1個月,就業也反彈了。關鍵時候,水是有用的。
因為人要渴死時,一定是需要喝水的。問題只在於,有時候水太大、太多,又會導致洪災。
每一輪大放水,一定會造成次生災害。
第一是洪澇。這就是,有些人在大水中還會被“淹死”——注意,這是一個比喻,意思是,錢沒賺到,自己還虧死了。
有的人因為不會游泳,又被衝到了水裏面,後果就是淹死。
“淹死”的情況,我下文會寫。
第二是水缸沒蓋好,水跑了。有的人就是這樣,因為自己家水缸蓋子沒蓋好,大水來時,把家裏的水缸搞翻,水跟着大水流走——最終,無論水多大、看似多解渴,居然大水後,依舊沒水喝。
這一就是今天我看到“彈個車深陷千人維權風波,200多用户聯名投訴‘彈個車涉嫌消費欺詐’”的反應。
水多的時候,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被騙,其實都不應該購買超過自己需求的消費品。
因為這個時候,你家的水缸本來就有被沖走的風險。你還主動把水潑出去,這是加劇了自己儲水減少?
我有一個年紀不大的親戚,學歷不高、收入一般,最近開個豪車,通過類似彈個車這樣平台購買的。具體哪一家我忘記了。
看到他的豪車,我很佩服這些新潮的二手車或新車電商。
在相似年紀的時候,槓桿遊戲想都不敢想開他這樣的豪車,更沒有金融或銷售機構,會把車賣給我。
但今天的朋友們太幸福了,沒錢一樣可以圓豪車夢。只是我不知道,他考慮過這超過了自己實際需求嗎?
我總是在想,如果把這錢用於適合自己的投資,在放水週期中,難道不賺回一台豪車?或許是我想多了。
可能結婚生子之後,才會意識到,大水衝來時,保護好自己家水缸,不要亂讓水(錢)流走。
話説回來,誰都年輕過,適合的年齡做合適的事,不枉此生。
我還有一個朋友,前兩個月也按揭了一台好像暫時可有可無的車。她買車時,我就説,今年最該做的是投資。
2、大水衝來時,不僅要守護好自己家水缸,一定要多舀水、存水
發大水時,保護好自家水缸其實是最基本的。這只是避免了大水後,依舊有水喝,不至於渴着。
其實還應該更進一步,既然大水衝來,為什麼不動用一切可以蓄水的工具,舀水、存水。
存得越多,未來可以用的水(錢)不就越多。
這就是風來了,豬都可以上天。但,你得站在風口。相似的,你得主動舀水、存水。
首先,槓桿遊戲得説一下,水到底有多大。剛才説了半天,有些杆友大概還是迷糊的。
7月7日,央行和銀保監開了一個會,會上説:
前5個月,人民幣各項貸款新增10.3萬億元,同比多增2.3萬億;5月份,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較去年末下降42個基點;普惠小微貸款餘額同比增速25.4%,高於各項貸款增速12.2個百分點。
這個增幅,我就不重複、強調了。
不僅是水放了很多,關鍵是有些企業拿到的貸款利率,是明顯下降了。
也就是水不僅多,而且特別便宜,買點水來存起以後再喝,非常划算。
比如個人之外,我們看到,一些主流大房企,萬科、恆大、融創等,拿地絕對金額不算低,但是他們的拿地銷售比,其實不高。
一方面他們儲備了不少土地,另一方面他們更喜歡價格適中、優秀的地塊。
相反,我們看到龍光、德信、建發、合信、合生創展等中等體量的房企,在一些城市的拿地堪稱激進。
這是因為近期水(錢)便宜一些,且放水週期買地,對他們來説不就是存水(錢)。至於會不會買太多水,把自己嗆死,以後就知道。
其實相對美國,我們的貨幣政策要保守很多。當然絕對意義上,如上所述,也是大放水了。
放水後,資產價格會上去,這幾乎沒有僥倖,人類貨幣政策歷史皆是如此。這2個月,深圳、東莞等少數城市、板塊房價異動,這就是根源。
當然,絕對意義上,房價沒有普漲,因為資金全面進入樓市還不行,也包括我們貨幣政策相對剋制,並且限售,套現機制沒有完全打開……
與此同時,股市走勢非常好,槓桿遊戲所寫,《A股漲瘋了!驚動新聞聯播,背後的真相很殘酷》(7月6日),有詳細分析。
那麼,到底是選擇樓市還是股市?
其實這根本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每個人情況是不同的。當一眾地產號都在談論股市,這本身不就是很好玩的事。
任何時候,優秀個股的絕對回報,都是比最瘋狂城市、最瘋狂樓盤要高很多的。
同時,多數時候,多數買房的人是不虧的,除了這兩年進場晚的回報不咋地,甚至橫盤。
問題還是回到原點,現在水這麼多,機會這麼好,如何舀水、存水?
一句話可以回答:好股票、好房子。
如果你啥都你不選擇,好處是不虧;壞處是,財富大轉移,韭菜割一波,富的人更富,窮的人更窮。
3、大水衝來時,如何既不“淹死、嗆死”,又能多存水
先説“好房子”。
好房子的定義很簡單,就是便宜又好。那麼未來,上漲回報就更好。
就算回報不怎麼樣,起碼算是存水了。通過加槓桿,實際是把河裏的水,加到了自己水缸裏,不吃虧。
很多人會説,資金成本呢?槓桿遊戲想説,資金面寬鬆,房貸利率本身依舊不算便宜,但在其他利率有辦法便宜的週期,我相信職業的你,有辦法。
如果這點辦法都想不到,也不是合格的樓市投資者。
我知道,在股市快速造富效應面前,很多杆友已經對投資標的很大的樓市沒有興趣了,至少暫時沒有。
恨不得你直接告訴我,買哪隻票!
這個在公開文章中,肯定是不可以、也不可能的。
但怎麼選擇,在《A股漲瘋了!驚動新聞聯播,背後的真相很殘酷》(7月6日)一文中,槓桿遊戲已經贈予錦囊。
如果你願意相信,今年40-60%的回報,我覺得問題不大。
今天我想進一步説,大水衝來時,如何既不“淹死、嗆死”,又能多存水?我的藥方就是達到60%收益時,果斷套現合理數字。
如果太貪,“淹死、嗆死”概率就大很多。
確保落袋為安,剩下的,可以繼續在股市遨遊,等待下一個機會。
當然難!
這個世界哪有在公開場合手把手教人發財的人。有的,只是靠教人發財,自己賺了學費的人。
今年可以有高回報,不是誰教的,完全是市場給的機會,是全球水漫,海平面提高的結果。是內外形勢,或逼迫或主動的結果。
就像前任肖主席最新説的:
基於原創技術的創新,要花大量的投入,而且一般週期比較長,所以靠銀行信貸的資金,拿儲蓄的資金去投資這種領域是不可能的。只能由一批願意承擔風險,當然也是為了去博取最大收益的一批投資者去承擔這個責任。也就是説,所謂最具有創新的項目,可能也是最有風險的項目,這確實是一致的。當然一旦成功了,也是最有回報的項目。只有資本市場的投資者投資能夠滿足這種需求。
肖先生話説得很淺顯,大家都懂。5年前,我們朝着這條路努力過,但崩盤了,最後樓市拯救經濟、保衞人民幣,成為當時提振信心的唯一辦法。
後果也是慘烈的。
所以,肖先生還回顧説,5年前如果拆槓桿更早、更堅決,對場外配資也一視同仁早監管,不至於後來那樣。
一以貫之的依法監管,對於股市的健康太重要了。其實,這對於國家的長遠意義,也太大了。
科技大國和炒樓大國,到底矛盾否?不能説絕對對立,房子賺了錢,才有錢支持股市和科研啊。
同時反過來也是如此。
所以,一切是個平衡,凡事不能太過。
樓市的問題是,迄今為止,是太多人的信仰。6-10%,維持這個年均收益,在槓桿遊戲看來真的是最好的出路。
讓樓市的好房子有不畸高的回報,讓股市健康發展,做科技大國,也就有戲。
國運可以好,每個人其實也才都好,才不至於總是在股市暴漲暴跌、炒樓中度過我們的餘生。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系槓桿遊戲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槓桿遊戲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為學習交流探討用,非投資建議。用户據此進行的一切投資,請自負責任。文章如有疏漏、錯誤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