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綜指編制方案將修訂,科創板股票納入樣本空間
上證指數編制將開始修訂,剔除被實施風險警示的股票,延遲新股計入時間,科創板證券納入上證綜合指數樣本空間。
6月19日晚間,上海證券交易所(下稱“上交所”)發佈公告稱,經研究,上交所與中證指數有限公司決定自2020年7月22日起修訂上證綜合指數的編制方案。
上證綜合指數發佈於1991年,是A股市場第一條股票指數,核心編制方法沿用至今。近年來,社會各界對上證綜合指數編制方案修訂多有呼聲,類似“上證綜合指數失真”、“未能充分反映市場結構變化”等意見頻頻出現,今年兩會代表委員在內的市場專業人士再次提議對上證綜合指數編制方法進行完善。
上交所相關負責人稱,為充分響應市場呼聲,進一步提高指數編制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更加準確表徵上海市場整體表現,上交所、中證指數公司在充分聽取市場意見、研究我國資本市場發展變化借鑑指數編制國際經驗基礎上,一直研究並慎重啓動了上證綜合指數編制方案修訂工作。
此次修訂主要涉及三方面內容:
修訂內容一:指數樣本被實施風險警示的,從被實施風險警示措施次月的第二個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起將其從指數樣本中剔除。被撤銷風險警示措施的證券,從被撤銷風險警示措施次月的第二個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起將其計入指數。
對於上證綜合指數樣本剔除被實施風險警示(ST、*ST)的股票的原因,以及是否會影響綜合指數的定位?
上交所相關負責人回應稱,我國資本市場建立了風險警示制度,被實施風險警示的股票存在較高風險,基本面存在較大不確定性,投資價值受到影響,難以代表上市公司主流情況。剔除該類股票對指數本身影響較小,但有利於發揮資本市場優勝劣汰作用。截至5月底,上證綜合指數樣本中包含85只被實施風險警示的股票,合計權重0.6%。
修訂內容二:日均總市值排名在滬市前10位的新上市證券,於上市滿三個月後計入指數,其他新上市證券於上市滿一年後計入指數。
新股計入指數的時間是上證綜合指數重要的基礎安排,諸多市場專業人士認為當前上市第11個交易日計入新股不利於上證綜合指數的表徵準確性與穩定性。
上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充分借鑑國際代表性指數有益經驗,客觀分析境內新股市場特點的基礎上,對新股計入上證綜合指數進行調整。另外,當前A般市場新般上市初期存在“連續漲停”及高波動現象。2014年至2019年,滬市共上市新股563只,上市後平均連續漲停天數為9天,217只新股連續漲停天數超過10天,新股以漲停價計入不利於上證綜合指數客觀反映市場真實表現。2010年至2019年,滬市新股1年內平均收益波動率約為同期上證綜合指數的29倍,計入高波動新股不利於上證綜合指數的穩定。
“將新般計入上證綜合指數的時間延遲至上市1年後。考慮到大市值新股價格穩定所需時間總體短於小市值新股,為保持上證綜合指數的良好代表性,對上市以來日均總市值排名滬市前10位的大市值新股實行上市滿3個月後計入。”他同時稱。
修訂內容三: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紅籌企業發行的存託憑證、科創板上市證券將依據修訂後的編制方案計入上證綜合指數。
一般而言,證券市場新板塊上市的證券通常需經一段時期跟蹤評估後才會考慮計入市場代表性指數。自2019年7月22日首批科創板證券上市至今,上交所已持續跟蹤評估近一年時間,科創板整體運行平穩。截至5月底,科創板上市公司達到105家,總市值1.6萬億元,已成為滬市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創板證券計入上證綜合指數的必要性日益凸顯。
“科創板上市公司涵蓋諸多科技創新型企業,科創板證券的計入不僅可提高上證綜合指數的市場代表性,也將進一步提升上證綜合指數中科創型新興產業上市公司的佔比,使上證綜合指數更好反映滬市結構變化。”上交所相關負責人稱,考慮到上證綜合指數編制修訂涉及新股計入時間的調整,科創板證券按照修訂後的規則納入上證綜合指數,有利於保障上證綜合指數規則的穩定性與連續性。
對於上證指數優化編制,有業內人士分析稱,指數編制修訂方案的實施將進一步提升上證綜合指數的市場代表性與穩定性,使上證綜合指數更加準確表徵上海市場整體表現,更加充分反映上海市場結構變化,為投資者觀測市場運行、進行財富管理提供更理想的標尺。
市場關心,上證綜合指數編制修訂的實施是否會影響指數的連續性,是否會影響投資者觀測市場行情?
上交所相關負責人稱,本次上證綜合指數編制修訂的實施,借鑑國際代表性指數編制調整的做法,擬採用無縫銜接的方式進行,即指數編制方案變更生效日點位與前一交易日點位無縫銜接,生效日實時點位基於前一交易日收盤點位及樣本股當日漲跌幅計算。因此,上證綜合指數編制修訂的實施不會影響上證綜合指數的連續性,不影響投資者觀測市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