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康書記別低頭,GDP會掉;達康書記別流淚,祁同偉會笑”,“達康書記的GDP我們來守護”,隨着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熱播,吳剛飾演的李達康突然被當作流量小生一樣被熱捧,“達康書記”一夜之間還上了微博熱搜,被稱為“漢東第一男模”。
一些擁躉還模仿腦殘粉、私生飯的語態來追隨自己的另類愛豆:給他取英文名darkcom,留言必稱“抱走我達康書記”“你們師生情,我們達康書記不約”“希望達康書記離生活遠一些,離京州的GDP近一些”,同樣被當成偶像來追的還有劇中的高育良、祁同偉,他們和達康書記的粉絲撕成一團,儼然新生了一個個“流量老生”。
這種以追流量小生方式粉老戲骨的怪現象,估計演了大半輩子戲的吳剛也始料未及。一般來説,湖南台熱播劇+人氣偶像主演,被追粉的待遇應該屬於帥帥的男一號,怎麼也輪不到外形並不出彩的吳剛。角色足夠有味道、表演足夠到位、造型足夠吸引人,似乎還不足以解釋這種現象。
已經年過半百的吳剛沒有俊俏臉、迷人舞步、熱搜八卦,出道以來,他出演的作品大多是正劇、歷史劇,扮演的角色還有不少反派,是標準的黃金男配角形象。儘管論表演功力,他不輸給任何一位一線演員,但是受作品類型所限、市場取向等影響,吳剛一直處於戲紅人不紅的狀態:業內有口皆碑,大眾知之甚少。2009年,他在電影《鐵人》中飾演鐵人王進喜,還獲得第27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但吳剛最為人熟知的角色,還是《潛伏》裏睚眥必報的陸橋山。他是一大批優秀演員在這個時代遭遇的一個典型:在熒幕上提供了最優質的表演,卻擁有和實力並不匹配的人氣。
人氣屬於誰?屬於最有顏值的小鮮肉小鮮花們。近年來,我們在影視劇行業目睹了多少怪現狀:一部戲男女主角只拍十幾天;用數字説台詞,完全依賴後期配音;進組就要求改劇本按照自己人設來演;表演不夠,後期倒模摳像來湊,而片酬要價卻千萬上億,擠佔了作品製作預算。這些青春偶像、小生小花們不職業行為,粉絲們還以“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嗎”“拿獎是實至名歸”等説辭維護,所有不符合職業道德的作為被寬宥,將熱度流量作為最後的護身符。如不是民憤極大、業內哀嚎,編劇宋方金卧底橫店的一篇揭露報道,怎麼會衝上熱搜?演員片酬過高,又怎麼會成為兩會熱點?
一名合格演員應該怎麼做?吳剛展示了演員本該有的職業態度:為了讓達康書記這個角色更傳神,他可以提前三天進組挨個試妝,只為選一個合適的髮型;一場長達18分鐘的懶政學習班的獨白戲,他能一條過。而在這部電視劇裏,像吳剛這樣的敬業老演員一共有40多位,他們拿的是比市場價要低的片酬,展示的是過硬的表演實力。連實力不俗的陸毅在相比之下都不算出彩。
如今,達康書記們被追捧,《人民的名義》突然走紅,從另一個側面折射觀眾對當前影視劇市場審美疲勞後的一種理性迴歸。近年來IP大熱、流量主演大行其道,熒幕中充斥着太多明星扎堆、劇本抄襲、後期摳像的IP劇、玄幻劇、偶像劇,突然出現一部只以故事、表演取勝的反流行類型電視劇,不説是一股清流,也是一劑清醒劑:讓電視劇迴歸故事本身、表演本身,這是一種撥亂反正。
而加在達康書記身上的偶像話語,也是對只看臉不講道理的粉絲經濟的一種反諷,是一種錯位導致幽默的行為藝術。觀眾未必真的是為吳剛的雙眼皮、喝茶水杯着迷,吸引他們的是深入角色、貼近角色的精彩表演:台詞準備一絲不苟,形體表演惟妙惟肖,從言談舉止到動作思維到位傳神,這就是一名演員應該有的自我修養。演員就應該琢磨關於表演的事,而不是其他。主演《雞毛飛上天》的張譯腿受傷了,拄拐參加知乎活動。主持人華少問:你受傷了,怎麼沒有媒體爆新聞?張譯説,總上新聞的是明星,我只是一個演員,這和表演無關,不需要被報道。
在盤點2016年電影產業的時候,我説過一句話:電影變壞,是從重用小鮮肉小鮮花開始的。其實電視劇也一樣。不合格的演員、不合理的片酬、無關作品的炒作,都在敗壞影視劇品質。這裏當然有市場的選擇原因,但是再強大的市場動因,也應該尊重基本的職業倫理,要遵循起碼合格的行業標準。達康書記們的意外走紅,一方面是他們職業素養展現的優秀,另一方面是不合格的同行襯托:天下苦秦久矣,人們在期待好表演、好作品的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