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家橋古村,錫劇第一村,它的故事能説三天三夜

無錫 “十大古村落”中,位於錫山區羊尖鎮北部的嚴家橋村,還是地方戲錫劇的誕生地之一。嚴家橋村的地理位置比較獨特,它分別與無錫的江陰市、蘇州的常熟市接壤。昔日,村裏那條南北走向的永興河,是江陰、張家港等地區到蘇杭地區的水上交通要道;而河上那座建於明朝的 “嚴家橋”,則是陸路連接無錫與常熟的必經之道。從上世紀的二三十年代起,嚴家橋村就是無錫著名的米碼頭、布碼頭、書碼頭和醫藥碼頭,但嚴家橋最富人文氣息的,是被外界譽為的 “錫劇第一村”。
嚴家橋古村,錫劇第一村,它的故事能説三天三夜

整個華東地區,共有三大地方戲曲,分別為越劇、黃梅戲和錫劇,均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葉聖陶老先生也曾把錫劇比作“太湖一枝梅”。錫劇誕生的歷史不算長,業界比較公認的時間為清朝的乾隆年間。那時錫劇只是叫做“灘簧”,是農村民間一種用吳語方言的説唱形式,也沒有專業演員,常常在農村的廟會、集市上表演,結束後再回家耕田。雖然表演比較簡單,但因為演唱的內容比較接近農村的日常生活,因而在環太湖周邊流行甚廣。
嚴家橋古村,錫劇第一村,它的故事能説三天三夜

而關於錫劇的起源地,則各有各的説法。有説是起源於常州的武進農村,有説是起源於無錫的張涇鄉,後者基本跟現今的嚴家橋村有關聯。民國時期,灘簧開始進入大上海演出,當時對外掛牌都要區分“無錫灘簧”和“常州灘簧”,後來兩地灘簧合併,錫劇又誕生了新的名稱“常錫文戲”。解放初,常錫文戲再次改名為“常錫劇”,直到上世紀的五十年代中,為了規範地方戲曲,“常錫劇”正式更名為“錫劇”。
嚴家橋古村,錫劇第一村,它的故事能説三天三夜

説嚴家橋村是“錫劇第一村”,並非杜撰,它的故事可以説上三天三夜。因為嚴家橋村獨處重要的交通樞紐,人來人往,貨物湧動,使嚴家橋村自誕生之日起,就一直要比起周邊的其它鄉村來的富裕。加上嚴家橋村出了無錫工商業四大家族之一的“唐氏家族”,開了無錫工商業的先埠,即便你現在去嚴家橋村,依然能見到當年唐家建造出來的唐氏倉廳、唐家碼頭、永興橋、梓良橋舊址;唐家當年創辦的春源布莊遺址、翼農蠶種製造場舊址和利家磚瓦廠等歷史遺存。經濟上的富裕,為文化的繁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嚴家橋古村,錫劇第一村,它的故事能説三天三夜

嚴家橋村出過錫劇歷史上的很多個“第一”,像錫劇史上最早的灘簧女藝人青寶姑娘,據説青寶貌美如花,受到喜歡唱灘簧戲的父親“真傳”,年紀輕輕就在嚴家橋等地演唱灘簧。在清朝末年,一個出頭露面且能唱戲的姑娘,自然會受到百姓的關注。為此有青寶出場演唱的時候,總會擠滿觀眾。民間傳説但凡青寶開唱,一定是通宵達旦,實在是觀眾太多,所以民間也把青寶稱之為“兩頭紅”,無錫方言的意思就是從晚上頭唱到早上頭。只是關於青寶的文字記載甚少,也沒有任何相片資料留下來。
嚴家橋古村,錫劇第一村,它的故事能説三天三夜

大概是灘簧在嚴家橋地區太紅火了,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慈禧太后下旨意,嚴禁民間的灘簧演出。當時的無錫縣令王年慈,特意在嚴家橋村豎立一塊石刻“禁碑”,上書四個大字“禁唱灘簧”。同時這位王縣令,還經常派縣役下鄉捉拿唱灘簧的人。這一局面直到大清朝亡了,才得以改善。
嚴家橋古村,錫劇第一村,它的故事能説三天三夜

過去,演唱灘簧的劇本,要麼是口口相傳留下來的,要麼是灘簧藝人現編現唱。歷史上第一位專門為灘簧撰寫劇作的人,名叫嚴廷初,也是嚴家橋人,據説他是晚清落第秀才,只不過有關他的文字記載也不多。倒是同樣是嚴家橋人氏的袁仁儀,卻被業界尊稱為“錫劇先生”,對袁仁儀的公開評價是:錫劇有今天,不要忘記袁仁儀。在嚴家橋村的錫劇博物館裏,對袁仁儀的評價還有:錫劇走進大上海的第一人,第一位灌製錫劇唱片的人。
嚴家橋古村,錫劇第一村,它的故事能説三天三夜

生於1880年的袁仁儀,為嚴家橋舍上村人,家中排行第二,外號叫“袁老二”。據説袁仁儀自幼家境貧寒,練就了吃苦耐勞的品行。年紀輕輕的袁仁義,嗓音嘹亮,加上會拉二胡、彈三絃,初出茅廬便受到觀眾的喜愛。袁仁義曾拜江陰的灘簧藝人王文香為師,演唱技藝得以大大提高。清光緒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袁仁義隻身一人來到了大上海,成為在上海演唱無錫灘簧的第一人。
嚴家橋古村,錫劇第一村,它的故事能説三天三夜

初到上海的袁仁義,起先還只是走街串巷地表演,1916年,袁仁義率他的戲班進入當時的“天外天”遊藝場,正式開始登台演出灘簧,之後又轉入名聲更大的“上海大世界”三樓演出,三年後,常州灘簧也進入到“上海小世界”的舞台公演。之後,在袁仁義的撮合下,無錫、常州兩地灘簧演員,第一次合作,在上海公演了錫劇傳統劇目《珍珠塔》,因為好評如潮,1921年,上海VB美國勝利唱機公司,特邀袁仁義和另一位搭檔,灌製了《珍珠塔》中經典唱段“贈塔”等兩首,成為錫劇史上第一位灌製唱片的藝人。
嚴家橋古村,錫劇第一村,它的故事能説三天三夜

現在的嚴家橋村,除了建有“錫劇博物館”之外,還有一座室內的農民大舞台,在沒有錫劇演出的時候,邀請評彈演員來為村民免費唱戲,類似江南地區以前常見的“書場”。每當書場有演出時,整個書場裏幾乎空無虛席,可見當地人對地方戲的喜愛。假如你也去到嚴家橋村旅行,建議你參觀一下“錫劇博物館”,或者跟村民一樣,坐在“書場”裏聽一會戲,糯糯的吳語方言,有着江南水鄉的精髓。
嚴家橋古村,錫劇第一村,它的故事能説三天三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56 字。

轉載請註明: 嚴家橋古村,錫劇第一村,它的故事能説三天三夜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