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雷第一次登台的時候,才10歲左右,那天在北京大觀園廟會上,他和師傅郭德綱一塊兒説了段《訓徒》。
反響十分熱烈。
他本名叫張磊,"雲雷"的意思,師傅解釋説:
"叫雲裏打了個雷,天下盡知。"
演出結束之後,雲雷興奮地跑到觀眾羣中,深怕大家認不出他。
"看!這不是剛剛演出那個小孩嘛!"
聽到夢寐以求的驚歎聲後,他心滿意足地笑了,特別自豪。
年幼拜師,得到郭德綱的耳提面命,小小年紀的雲雷便有了"角兒"的架勢。他在舞台上的靈動勁兒,也讓很多人堅信這絕對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但這一切,在他13歲那年戛然而止。
那一年,他"倒倉"了(因為變聲期,嗓音改變,也叫"倒嗓")。
聲音突然變得粗糙喑啞,這是所有靠聲音吃飯的男藝人都必須面對的問題。
這個時期非常關鍵。
聲兒能回得來,還有你的台兒;
聲兒回不來,那就説拜拜。
回不回得來,純看老天爺給不給機會。
那會兒的雲雷離開了德雲社,回到天津老家。之後,他開始天天泡網吧,每天在各種遊戲裏消磨時間,一泡就是3年。
16歲的時候,實在待不住了,他跑到一家枱球館打工。
工作內容是——擺球,工資是每個月800。
"我也愛打球,人家擺球的時候,我撂下給人家擺球,就當玩着就幹了。"
對於那個年紀的雲雷而言,"好玩"永遠是第一驅動力。
少年不知愁滋味,畢竟未懂生活。
又過了2年,雲雷18了,他開始覺得不能再這麼下去,這是在混日子,不是生活。
得工作!
但好工作,畢竟不好找。
覺悟起來之後的雲雷,找到的工作是在披薩店端盤子。
這活兒很不好乾,除了錢少,活兒累,還常常捱罵。每次被客人訓話後,他恨不得扎到坑裏,死的心都有。
這時,小時候台上的種種快樂便不識時務地湧上心頭。
那年車水馬龍的大觀園,那年拍手叫好的觀眾,那個最疼自己的師傅。
每次想到這些,就悲從中來,泫然欲泣。
他既難受又不解:"張雲雷,你怎麼這樣了?"
受不了心裏落差的他,毅然選擇辭職。
之後,他幹過房產中介,跟十幾個組員一起搶電腦辦公,每天都和別人比賽憋尿。
還做過電信公司客服,有時尚未開口,就先挨一句劈頭蓋臉的問候。
原來,生活沒那麼簡單,稍微幹不好,就得捱罵。
而就在這時,他的嗓音回來了。
老天爺把"飯碗"又輕輕地放在他跟前。
然而,距他離開舞台,已過去了整整6年。
技巧生疏了,人氣消退了,感情也淡漠了。對於相聲,只剩下一些模糊的印象。
帶着這些零碎的記憶,雲雷踏上了北漂之路。
到了北京,住的是麥當勞、地鐵站;
打工的地兒,是西單77商場地下的溜冰場,負責的工作是給人看鞋。
工資依然是每個月800。
不僅過得拮据,在老闆拒絕預支工資後,雲雷每天得從陶然亭步行到西單去上班。
路走得太多太狠,腳噌噌往外冒血。
很疼,但是他沒哭。
到冬天的時候,北京很冷。地鐵站睡不了了,雲雷於是求那家溜冰場的老闆收留他。
老闆給了他一單人摺疊牀,挨着廁所。
每天凌晨三點,給冰場打完蠟,才可以上牀睡覺。
很累,但是他沒哭。
除了冷和累,北漂還有另一種更刻骨的感覺——餓。
當年來北京後,雲雷曾回過一次家。
媽媽早早給他炸了最愛吃的雞翅,做了一大桌菜,他愣是一口沒動就匆匆離開。
只因"急着回北京,下午還得上班"。
然而在北京,沒有炸雞翅,沒有菜,也沒有媽媽。
雲雷實在餓得不行的時候,他想起了德雲社,對於他來説,這幾乎是"最後的稻草"。
他獨自步行到天橋,在門口卻被售票員給攔住。
那人告訴他"粉絲不能進"。
他説:"我是張雲雷。"
如願進後台後,他見到了自己的三哥孔雲龍。
強忍淚水,片刻後,他終於開口了:
"三哥,你給我來點錢。"
當時沒帶錢,口袋空空的孔雲龍二話不説跟閻鶴祥借了100,放到張雲雷手上。
雲雷拿了錢轉身就走。
但突然又折返回來:
"不許跟我姐(這裏的"姐"是表姐,指的是郭德綱的夫人王惠)説你看見我了!"
孔雲龍"哎哎"了幾聲。
出了門之後,雲雷直奔附近一個拉麪館,點了碗12塊錢的拉麪,但是轉念,他覺得12太貴了,還不如買兩個饅頭。
又軟磨硬泡把面給退了。
下午,雲雷回到冰場上班。
不久後,就在他藉口出來買東西,在過道里脱掉溜冰鞋喘氣時,突然接到一個電話。
這個電話,正是來自姐姐王惠。
"你不許給我走,反正你聽好了,你現在要是給我跑,你還不相信我的實力嘛,現在德雲社這麼火,我天南海北也給你抓回來!我現在在高速上……你馬上把工作給我辭了!"
三哥還是把他的事情告訴了姐姐。
不久後,姐姐出現在面前。
她二話不説,帶着雲雷吃了飯,找了住的地方,買了衣服,又給他撂下了一萬塊。
然後起身説了句:"我走了,兄弟。"
聽到這句話,霎時,情緒累積了多日的雲雷終於放聲大哭。
原來,生活這麼難,很多時候拼盡全力,也填不飽肚子。
不久後,他還是"回家"(師傅的家)了。
時隔6年,回到了老地方,郭德綱在房間等着他。
那天,雲雷跟師傅説:
"除了説相聲,幹啥都行。"
雖然,在北京吃了這麼多苦頭,但彼時的他,似乎還沒準備好回到台上。
6年的疏離,與舞台的隔閡感,不是那麼輕易可以抹平的。
聽了他的態度,郭德綱有些訝異,但也不着急。
成,你仔細考慮考慮。
兩個人誰都沒有妥協,誰都不肯鬆口。
你不講,我不講,擰了一個星期。
一星期後,雲雷主動上樓到了郭德綱的房間。
"爸爸我錯了,我全聽你的,我回來好好説相聲。"
聽完,郭德綱笑得滿面春風。
2011年6月6日,德雲社15週年系列演出第二場,雲雷登台唱了一段太平歌詞。
正式迴歸。
之後他繃緊神經往前趕。
先是幹了自己的專場;
2015年開始跑商演,給岳雲鵬助力;
又參加了《笑傲江湖》和《歡樂喜劇人》。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知道他,即使不清楚名字,也明白德雲社有這麼個長得清秀,歌唱得不錯,颱風還有點妖嬈的小夥兒。
幾年前,他從西單走到天橋,管孔雲龍借了100塊錢。
渾身只有破衣服破鞋,一碗拉麪都捨不得買。
而今,斗轉星移,境遇已大不相同。
但就在事業即將迎來高峯的時候,雲雷又出事兒了。
2016年8月份,雲雷離開北京前往南京前夕,郭德綱家裏來了個老朋友。
這朋友會算卦,他無意中瞥了一眼雲雷,便對郭夫人説:
"你留神,你兒子要出事兒。"
這話,説得一頭霧水,玄乎其玄。
當時誰都沒在意。
直到22日晚上,雲雷從南京南站二樓送客平台搖搖晃晃地墜到地上。
足有15米高。
一開始他緊抓着欄杆,然而酒醉後的他,以為那高度離地只有兩三米。
力竭之後,他閉着眼睛撒開了手……
等再睜眼,只聽見身旁各種醫療器械碰撞的聲音,醫生不停地叫:
趕緊手術!趕緊手術!開胸!
朦朧之中,只覺得自己喘不上氣。
在完全喪失意識之前,他説的最後一句話是:
"爸,救我!"
等醒過來時,第一次手術已做完。
腰很疼,背也很疼,他不知道怎麼回事。
只聞護士姐姐説,沒事沒事,就是腰受了傷,手臂有點骨折。
沒事。
第二次手術,在ICU裏邊進行。
當時手術室裏,醫生大汗淋漓;
手術室外頭的家屬區,就放着他參與錄製的那期《笑傲江湖》。
8個小時後,手術做完了。
應該沒事了吧?
這時,一個副主任醫師走到牀前。
"德雲社的?"
"是。"
"演員?"
"嗯。"
"剛看完你的《笑傲江湖》。"
"哦。"
突然,那醫生嘆了口氣:
"以後考慮考慮幕後工作吧。"
雲雷傻眼了,不是説沒事嘛?
那一瞬間,他的想法是:"你不如讓我死了。"
這時,一個小護士不合時宜地唱起《送情郎》。
"一不叫你憂來呀,二不叫你愁……"
雲雷心態立馬就崩了,眼淚一下就下來了。
之後他才知道,自己的肋骨斷了9根,切掉了一塊肺,左胳膊粉碎性骨折,胯骨斷裂,骨盆斷裂,右腳腳後跟碎裂。
當時他覺得"喘不過氣",是因為五臟六腑全部移位,撞破了橫膈肌,胃和腸子全跑到胸腔。
這是"沒事"後邊那些事。
雲雷知道後,默然了。
郭德綱來看他,他説了一句:
"爸爸,我完了。"
看着病牀上插滿管子,"支離破碎"的"兒子"。
郭德綱只回了一句:
"你放心,如果你實在站不起來,你癱了坐輪椅了,我教你説評書,坐着我也讓你上台!"
因為這句話,張雲雷15天出了ICU。
出院後一個半月,他站在了2017年德雲社封大箱的舞台上。
轉行做幕後?
不,他還是喜歡在台上説相聲。
而7歲開始學相聲,現在近而立之年。
説了十幾年相聲的張雲雷,究竟帶來了些什麼?
有一句話很能説明情況:
"張雲雷把很多90後和00後,從夜店拉到了戲園子裏。"
不管承不承認,在傳統戲劇日漸式微的情況下,很多年輕人確實是從張雲雷開始瞭解中國傳統曲藝文化的。
聽他唱《探清水河》,很多人才知道,啥叫北京小調;
聽完他的《毓貞》,很多人開始瞭解《蘇三起解》;
看他表演《百山圖》,才明白"京韻大鼓"究竟是啥。
張雲雷自己也明白這一點,所以很多時候,他也有意地將傳統的東西推到觀眾面前。
譬如表演完《鎖麟囊》,他會跟觀眾們説:
"我張雲雷不是專業的京劇演員,我只是學唱,你們可以聽一聽專業的京劇演員,比如程派名家張火丁,遲小秋……"
過兩天,果然就有人買了遲小秋老師的票兒,還曬在評論區。
作為"相聲圈裏的頂流",張雲雷非常善於用自己的影響力為傳統曲藝造勢。
在這一點上,很多批他"不正宗"的人,或許遠沒有他做到的多。
同時,他也不失時地給傳統的曲藝注入流行的基因。
很多粉絲知道張雲雷被叫做"少年太平歌詞老藝術家"。
《太平歌詞》脱胎於北京小曲兒,張雲雷用杭州美景給它重新填了詞,顯得清新脱俗。
這個版本後來大受歡迎,不僅觀眾喜歡,連不少同行也爭相吟唱。
《探清水河》的民謠版也出自張雲雷之手。
悠悠吉他,配上敍述感、畫面感極強的歌詞,聽一遍新鮮,聽兩遍入戲,聽三遍眼淚就得下來。
2018年,《探清水河》在音樂平台上線不到90分鐘即迅速躋身實時榜Top2。
其中19歲—30歲年齡段的聽眾比例高達51%。
如果沒有張雲雷,很多年輕人或許根本不知道《探清水河》為何物,更別説耳熟能詳,瞭解原調了。
現在《探清水河》在變,觀眾也在變。
而這種"變",正是張雲雷,正是岳雲鵬,正是郭德綱拼盡全力,前赴後繼,不畏挫折所追求的目標。
也是這個時代的相聲人,共同的理想。
從這個角度來看,張雲雷,這顆"雲上之雷"。
顯然響了,並且震動了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