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陶夢】
新年伊始,國內選秀市場硝煙再起,數百名男生走上觀眾已經爛熟於心的金字塔,開始爭奪十幾個成團席位。
昨晚(2月17日),男團選秀綜藝《創造營2021》(又稱創4)率先開播。與往期系列不同的是,本期引入“國際組”,招募了不少來自日本、美國、泰國等國的外國選手。
而爭議點也隨之而來。首期結束,日本的幾位選手在演唱和舞蹈上的專業度十分突出,國內選手這邊,哪怕稍微獲得好評的,與前者相比都顯得乏善可陳,這引發網友對國內偶像產業水平的質疑。
與此同時,還有其他選秀選手的截圖也被傳成微博熱門,千篇一律的妝發和誇張的肢體語言,引發網友“裝可愛”“不帥”,甚至“不夠陽剛”等吐槽。
首先引發網友感嘆的是日本選手宇野贊多和近田力丸,被認為唱跳實力幾乎“吊打”同期國內選手:
還有一組日本選手和馬、米卡、慶憐則憑藉着優異的唱功,被不少網友認為是此次比賽的黑馬。
不過,也有網友指出,以上幾位“客場作戰”的日本選手本來就具有強大的“專業背景”。
資料顯示,宇野贊多、近田力丸、和馬、米卡、慶憐皆來自日本著名娛樂公司艾迴,並且5人都曾成團出道。
而根據Kpop profiles網站以及組合官網對這五人的介紹,他們各自都有不俗的業務水平。
比如,近田力丸就是一位專業舞蹈指導,曾為韓國知名女子組合Redvelvet、男子組合SHINee、知名女歌手BoA編過舞。宇野贊多在17歲就拿下全球性街舞大賽SDK的2015的HOUSE舞種冠軍,打破了世界最年輕冠軍記錄。
日美混血的和馬就讀哈佛,是日本知名時尚雜誌《MEN'S NON-NO》的專屬模特。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據@速報日娛統計,日本選手佔本次“國際組”大頭。在90名選手中,國際選手有23名,來自日本的就佔17位。
黃色標識為日本選手
而與普遍表現較好的日本選手相比,國內的大部分選手,在唱跳兩方面都略遜一籌。根據目前已公開的信息統計,《創造營2021》共計90位學員參與選拔,其中包含12名個人練習生,餘下78名分別來自53家經紀公司,參與經紀公司的數量超過了去年的47家。而這一數據,在那更早之前的《偶像練習生》時期為31家、《創造101》時期為40家。
例如,這是節目開場後第一組國內選手的舞台表現,被網友評價為“過甜”,其中一位選手還出現破音狀況:
還有一位國內選手用古箏彈唱此前大火的廣場舞歌曲《酒醉的蝴蝶》,被網友吐槽“有點迷”、“是不是來搞笑的”。
不過,國內也有幾位水平在線的參賽者。例如,兩位來自國內男子組合的選手周柯宇和林墨。
值得一提的是,節目開播前,質疑國際選手的聲音不在少數。但是,在看完了昨晚選手們的初舞台表現後,很多網友卻表示從中“看到世界的參差”,建議“國際團”直接出道。
更有人表示,這些與中國選手同台競技的外國選手,讓大家看到了“內娛水平”,“感受到巨大的工業差距”。
除了選手,本次選秀的評審團也頗有看點,演員鄧超擔任發起人團團長,演員寧靜為創始人代表,發起人團成員分別為歌手周深、唱跳歌手劉逸雲,以及此前出現在社會新聞板塊的偶像歌手周震南 。
此外,另一檔男團選秀的節目《青春有你第三季》(又稱青你3)也於昨晚播出先導片,119名參賽者中,有娛樂博主也放出了一些表現“突出”選手的截圖,感嘆“我們內娛選秀好像真的要完蛋了”。
相關轉發和點贊數已經破萬。
放些截圖和動圖,大家品品選手的職業道德和表現:
一名選手在觀眾席似乎受到了驚嚇。
在該條微博的評論區是同樣的擔憂,而且除了選手,一些已經出道的偶像的業務水平也引發質疑。
過於單調的“花美男”風格也引發了不滿,許多選手被批“裝可愛”、甚至“不夠陽剛”。
還有博主表示,偶像選秀模式可以改一改,建議從“唱跳”變成“知識競賽”,這才有激勵作用。
不過,即便外界的吐槽聲不斷,選秀節目仍如往年一般不改人潮湧動之勢。今年,中國偶像產業更是“迎來了最擁擠競爭最激烈的時機”。
據《2021年中國偶像經紀公司如何破局?》一文介紹,“6檔選拔”、“600個男孩”,幾乎成為了2021年談及偶像產業避不開的數字。
就目前已公開的信息統計,單是創4一檔節目就已有共計90位學員參與選拔。這其中包含12名個人練習生,餘下78名分別來自53家經紀公司,參與經紀公司的數量超過了去年的47家。而這一數據,在更早之前的《偶像練習生》時期為31家、《創造101》時期為40家。
偶像選秀綜藝的火爆吸引更多經紀公司下場,而這背後也正是偶像市場的崛起。根據藝恩發佈的《2020年中國偶像產業發展報告》,2020年中國偶像產業總規模或超1300億,覆蓋了核心層音樂460億和外衍層劇集、電影、網絡電影、綜藝、廣告代言以及明星周邊/衍生品在內的各大領域855億規模。
然而,雖然偶像市場不斷擴張,但在這一場場角逐遊戲中,偶像產業環境卻並不成熟。本文作者喬治提到,在過去的2年裏,“偶像”屢被質疑門檻,練了1個月都能喊着夢想和努力的口號,進入這個賽道。而且新人練習的速度還跟不上選秀節目出新的速度,因而偶像選秀如此擁擠,卻始終難以建立起牢固的行業壁壘。
3年9個限定團之後,傳統偶像經紀體系肉眼可見地受到了衝擊,參與這場大賽的每家做好都要面對平台期的轉型變革挑戰。如何更大程度保證偶像的質量水平?如何更多維度拓展業務範圍以保持活力?也就成為了擺在各大經紀公司面前的難題。
版權聲明
本文系用户獨家授權發佈風聞社區的稿件,轉載請聯繫觀察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