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戰記》撲街了。
撲得很慘。
古天樂也哭得很慘。
雖然古天樂後來澄清,他並非為了票房不佳而哭。
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年他為香港電影東奔西走。
為香港電影流淚,也無可指摘。
可惜,他的淚水也救不了頹勢盡顯的香港電影。
一、救不了的票房
為了宣傳《明日戰記》,古天樂是真的不遺餘力。
又是上直播間。
又是蹭金像獎的舞台為自己的新作造勢:
“我一定會搞定《明日戰紀》。”
“我一定會做好香港電影。”
可惜,他沒搞定《明日戰記》。
也沒做好香港電影。
《明日戰記》的票房有多慘烈?
上映第一天被沈騰新作《獨行月球》壓着打。
成績甚至不如流量小生王俊凱的《斷·橋》。
好不容易憑着古校長的名氣有所反彈。
立馬被新上映的《新神榜:楊戩》壓下去。
按照古天樂自己的預期。
《明日戰記》的理想票房應該在15至20億之間。
但理想很豐滿。
現實很骨感。
上映16天,票房才堪堪突破4億大關。
豆瓣評分6.4。
遠未達到預期。
甚至零頭都不到。
《明日戰記》真的耗盡了古天樂的心血。
十年磨一劍。
4.5億鉅額投資。
足足1700個特效鏡頭。
這串數字背後,盡數藏着他的努力與期待。
對他而言,《明日戰記》不是一個冷冰冰的賺錢機器。
而是揹負着香港電影未來的扛鼎之作。
二、破不了的迷局
於觀眾,香港影壇只是娛樂之地。
於古天樂,香港影壇是他人生道路的轉折,也是他的救贖。
當演員前,古天樂是名副其實的小混混。
因為太重義氣喜提一年銀手銬。
然後兄弟背叛,老婆變大嫂。
彼時的古天樂只有18歲,卻切身體會到“人心善變”的深刻內涵。
父母花白的頭髮,命運未知的前途。
這一切都在提醒着那個衝動的少年,自己到底有多麼失敗。
正當古天樂正在為生計發愁時。
星探的電話打來了。
曾經也有星探朝他拋出過橄欖枝。
只不過都被他以“工作不穩定”為由拒絕了。
可此時,踏進娛樂圈成了他的出路。
或許最初,這是迫於生計的勉強選擇。
但最後,卻成為他一生割捨不掉的牽掛。
早期的香港影壇確實風頭無兩。
由李小龍掀起港片輝煌的序幕。
先是動作武打。
後是搞笑喜劇。
高潮迭起,精彩紛呈。
最輝煌的時候,一年產出三四百部電影,銷量遍及整個亞洲。
張國榮火到韓國,一個廣告帶動商品交易額翻300倍。
曾經的東方好萊塢,也是華語電影的重鎮。
對於黃金年代的香港影壇,無論用怎樣的溢美之詞都不過分。
而古天樂,就是乘着這股東風直上雲霄,開創了屬於自己的輝煌。
入行第一年,憑藉出色的長相名聲鵲起。
入行第二年,一部《神鵰俠侶》成就了一代人心中的經典。
“史上最年輕的TVB視帝”
這稱號背後,是他幾乎拼上性命的努力。
從前途未卜的小混混,到光鮮亮麗的TVB視帝。
是香港的影視行業給了他第二次生命。
古天樂經常將這句話掛在嘴邊:
“我是一個演員,我的任務就是拍好作品。”
一年七八部影片,幾乎全年無休。
每部作品都全力以赴,哪怕只是個配角。
苦心人天不負,他的努力全被別人看在眼裏。
在一檔電台節目中,張國榮曾被問:
“你會選誰當你的接班人?”
張國榮毫不猶豫的回答:
“電影方面,那個人叫古天樂。”
正如張國榮所料。
抓着港片黃金時代的尾巴。
古天樂確實混出了一番名堂。
可惜,古天樂之後,香港影壇便日薄西山,再不復往日輝煌。
1992年,香港電影迎來了巔峯時期。
周星馳“無厘頭式喜劇”,接棒“冷麪笑匠”許冠文的衣缽。
為香港電影續上最後一口氣。
這一年,香港電影創下票房新高。
這一年,香港電影的內憂外患也開始顯現。
1993年,一部名叫《侏羅紀公園》的影片在香港拿到6000萬票房。
自從香港電影進入黃金時期,港片一度在本土呈壟斷之勢。
鮮少有外來電影占據如此龐大的票房數。
新穎的題材,炫目的特效。
《侏羅紀公園》的橫空出世,於觀眾而言,是審美疲勞下吹來一股新鮮的風。
於香港影界而言,則是血腥屠殺前的號角。
而虎視眈眈持刀者,名叫“電腦CG大片”。
只是,當時無人在意。
《侏羅紀公園》上映同年,港片繼續穩定發揮。
《霸王別姬》《青蛇》《唐伯虎點秋香》...
正當所有電影人對來年的豐收翹首以盼時。
危險一步步逼近了。
1998年,《泰坦尼克號》登陸中國市場,瘋狂收割票房。
這一年,香港本土電影票房數422萬,只有巔峯時期的三分之一。
千禧年後,電腦CG大片成為主流。
《阿凡達》《復仇者聯盟》...
與此同時,韓國電影也來勢洶洶。
這時的香港影界在幹什麼?
大家都想趁着最後的黃金時期撈一筆金。
於是盜版橫行。
粗製濫造的電影層出不窮。
頭部電影明星,諸如劉德華、成龍之類。
眼看港片日益衰落,着急忙慌為自己找下家。
先是去了好萊塢客串。
然後跑來內地刷臉。
成龍的《神話》,周潤發的《讓子彈飛》。
周星馳的《美人魚》,徐克的《龍門飛甲》。
優秀的演員和導演從不缺市場。
被拋棄的,只有香港電影。
2003年,行業受到衝擊最大的是電影業。
從曾經一年四五百部電影的產量,鋭減到一年只有54部。
緊接着,張國榮、梅豔芳接連離世,其他演員紛紛出走。
種種這些,無不宣告着同一個事實:港片的黃金歲月已經一去不復返。
當然也有人想力挽狂瀾。
跟好萊塢拼科技,沒錢。
跟韓國電影比情感,比不過。
動畫賽道,又被日本電影虐一臉。
香港電影業當然不是隻有成龍、周潤發這些不愁市場的演員。
他們自然能找到退路,抽身就走。
但那些靠電影謀生的基層人員,以及無名無姓的配角們。
只能眼睜睜看着那個可以預見的糟糕未來,妄自嗟嘆。
於是,古天樂出現了。
三、戰鬥,直到最後一滴眼淚
古天樂曾説:
“我就是想為香港電影做點事。”
君子重信,一諾千金。
為了這句話,他付出了太多太多。
但是,古天樂起初並非大家所看好的影壇最佳接班人選。
2011年的金像獎頒獎典禮上。
周潤發對謝霆鋒動情的説:
“以後三十年香港電影就靠你了。”
年少成名,頂着謝賢之子的光環長大。
少年得志,首個80後年輕影帝。
彼時,古天樂雖然也算功成名就。
但大多集中在電視領域,電影領域並未有所建樹。
別説影帝,甚至極少拿到金像獎最佳男主提名。
一個修電腦的工人,憑一己之力,又毀掉了香港影壇另一位被寄予厚的年輕人。
隨後,謝霆鋒轉行當了廚子。
青黃不接,後繼無人,內憂外患。
香港影壇走入了絕境。
時代的灰塵落到個人身上就成了一座山。
隨着香港電影一起衰落的,還有數以萬計的普通員工。
他們有的是場記,有的是編劇,有的是配角演員。
無論身份怎樣不同,他們的結局卻出奇地一致。
香港的配角演員真的很慘。
一邊是少得可憐的工資。
一邊是香港影界嚴苛的生態環境。
萬年配角盧海鵬。
81歲身患重病,妻女移民海外。
晚年連20萬手術費都拿不出來。
“四大惡人”之一的李兆基。
晚年轉行做生意,賠進去半輩子積蓄。
中風住院掏不出醫藥費。
“鬼婆”龍蘭。
一生無兒無女。
隻身一人去醫院簽約捐獻器官協議,安排自己的身後事。
如果沒有香港影壇。
此時的古天樂恐怕仍是個無名無姓的街頭混混。
再沒有人比他對港影的感情更深了。
杜琪峯曾説:“古天樂是香港最後一個明星。”
出走半生。
當初那個迷茫的少年終於長成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為香港影壇做出一點貢獻。
為盧海鵬掏醫藥費。
給李兆基經濟救助。
三不五時就去探望龍婆,陪她説話緩解孤單。
2017年,媒體發表了一篇文章,題為:
《我們分析了1.6萬部電影,找出了華語電影爛片之王》
出人意料。
古天樂名列榜首。
千禧年來,古天樂一共出演了60多部影片。
截止到2022年,古天樂手上還有超過十部以上的待映作品。
毫不誇張的講。
如果你走進香港電影院。
正在熱映的一半電影,都有古天樂的身影。
在他已播出的影片中,大部分豆瓣評分夠不上及格線,多數是在4、5分左右徘徊。
在他未播出的影片中,不出所料也有一半會慘遭撲街。
大家笑他是“爛片之王”,一把年紀還出來消費名氣。
殊不知,他是一個人揹着整個香港影壇負重前行。
活得像個孤勇者。
其實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古天樂出演的電影多數為小成本製作。
別説賺錢了,他不往裏貼錢都算好了。
如果不是古天樂一把年紀還出來拍爛片。
不知有多少影壇從業人員就此失業,無家可歸。
“古天樂是香港影壇最後一塊遮羞布。”
這句話屬實不假。
古天樂深知,用拍爛片的方式,維持香港影壇生態的正常運轉,全然治標不治本,只是困獸之鬥。
他也想過另闢蹊徑。
於是,《明日戰紀》誕生了。
一個人可以為夢想堅持多少年?
古天樂用實際行動告訴你:十年。
自從好萊塢電腦CG大片傳入香港,港片被打的潰不成軍。
搞好自己的CG大片,就成了古天樂畢生的夢想。
2011年,古天樂在採訪中被問到:
“有沒有什麼想演的角色?”
他眼睛一亮,回答道:“《鋼鐵俠》。”
隨即又十分失落的補充了一句:
“但是我們拍不出來。”
這次採訪2年後,“天下第一one cool”公司成立。
公司主營:電腦特效。
公司投資人:古天樂。
公司成立9年後,《明日戰記》正式上映。
十年磨一劍。
《明日戰記》的特效確實沒得説。
炫酷的機甲。
撲面而來的末日感。
拳拳到肉的打戲。
古天樂圓夢了。
也夢碎了。
《明日戰記》的票房大家也都看到了。
被古天樂寄予拯救香港影壇厚望的影片。
就這麼悄無聲息的撲了街。
正如悄無聲息衰敗的香港影壇。
《明日戰紀》的票房救不回來。
香港影壇也救不回來。
所以這位為香港影壇奮鬥半生的男人,不禁潸然淚下。
但他會放棄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一部《明日戰紀》撲了。
那就拍下一部。
下一部撲了,還有難度更大,特效更加炫目的《天梯》。
也有人就古天樂這麼孜孜不倦,費力不討好地往科幻電影裏投錢,發出過疑問。
而得到的回答是:
“我要做中國人自己的電影。”
“我就是要做那些我們從沒做到過的事。”
或許是困獸之鬥,但總要鬥上一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