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8點見丨我過得挺好,不是“身殘志堅”的那種

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

也許我們都未曾注意過,“身殘志堅”的評價在殘障人士心裏,或許是另一種歧視。

根據世衞組織首份《世界殘疾報告》,殘障女性往往處於雙重弱勢的身份,遭遇更多的經濟困境和容貌歧視。新京報採訪了三位身患不同殘障的女性。她們的人生軌跡偶有重疊又交織開來。講述,傾聽,理解,是平視她們的一種方式。

今年25歲的薛旻雯右腿高位截肢,目前在一家世界500強外企工作。

薛旻雯:其實我特別不喜歡別人看到我之後説,啊,你好堅強啊,好勇敢啊。甚至我有一次刷微博刷到,網友在地鐵上拍了我一張照片,就發朋友圈説“這樣的都來坐地鐵,我要更努力才行”。其實每個人都有權利去坐地鐵,有權利去享受所有社會生活的,我不希望因為你看到這樣的我,就覺得我不可以去做這件事。

新聞8點見丨我過得挺好,不是“身殘志堅”的那種

以前,每當有人用“身殘志堅”、“堅強”等詞彙來誇我時,我都覺得很彆扭,覺得是在嘲諷自己生活的不好。所以我努力地活着,希望通過自己的行為告訴大家,我過得很好。

今年30歲的夏天是一名聽障患者,目前身兼紀錄片導演和插畫師。

夏天:當我耳聾後我才發現,主流社會對於殘障者而言,要麼是可憐兮兮地被送温暖,要麼就是成為身殘志堅被勵志的對象。大家知道殘障社羣最討厭的幾首歌是什麼嗎?排名第三《你是我的眼》、 排名第二《愛的奉獻》、排名第一《感恩的心》。

新聞8點見丨我過得挺好,不是“身殘志堅”的那種

脱口秀是我最近這一年最大的一個挑戰和嘗試吧,可以更自信地用口語表達,然後講一些關於殘障和女性的話題。那些段子都是來源於生活,所以對我來講不是很難,我之前覺得觀眾可能對我們這種小的話題不感興趣,但事實上觀眾是很友善的。我應該是脱口秀裏第一個聽障女性表演嘉賓吧。

今年40歲的默綠是一名重症肌無力患者,目前是北京愛力重症肌無力關愛中心項目負責人。

默綠:我看上去很好,你如果見到我萬萬不會想到我是一個重症肌無力患者,我每天其實都在障礙中穿梭於這個城市,病情嚴重時障礙就大些,病情好些時障礙就小些,如果我不説便沒有人看到。我走路要按步數計算,30步、50步……每步數到最後一個數字都是身體的極限。我對自己殘障類型的界定是“隱形殘障”,我沒有力氣,別人也看不出來。

新聞8點見丨我過得挺好,不是“身殘志堅”的那種

“張同學”在短視頻平台火了之後,他的生活有了哪些改變?

12月4日一早,張同學家門口停了多輛汽車,來院裏打卡的粉絲絡繹不絕,張同學忙着和粉絲合影,發愁沒時間拍段子。

來訪的粉絲,向路上遇到的隨便一個村民打聽,就能問到張同學家的準確位置。有兩位來自營口的粉絲,特意開了兩個小時的車,給張同學帶來了一份“愛心”早餐:一份酸辣粉,一份當地好吃的烤餅加雞蛋。送愛心早餐、參觀房間、拍照留念,粉絲滿載而歸,送走一撥粉絲,張同學又迎來一家媒體採訪。

一上午,小院裏幾乎沒閒下來。下午將近兩點,張同學剛送走一撥兒客人,飯還沒來得及吃,只能在院裏吃泡麪解決午飯了。

張同學所在的遼寧營口市大石橋市建一鎮松樹村,緊鄰岫水線,道路兩側延伸遠處是低矮的山丘,近處的樹木和遠處的柴火垛上覆蓋着一層薄薄的積雪,遠處的山坡上也是黃白相間的顏色,“美”是人們走進這個東北鄉村的第一印象。像大多數農村一樣,松樹村留守的大多是老人,而這樣一個小山村,隨着張同學的走紅,迎來了越來越多陌生的年輕面孔。

尖頂磚瓦房,陽坡上是紅色的瓦片,陰坡上是未化的積雪。張同學家的院子裏,同樣覆蓋着一層白雪,雪地裏留着一道上廁所踩出來的小路。好奇的粉絲還會踩在雪地上拍照留念,甚至還會體驗一把農村旱廁。

“堅持帶病工作”對於客車司機而言,或許是莫大的安全隱患。

12月2日,安徽潛山市境內發生一起交通事故致8死3傷。該起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系中型客運車駕駛員在駕駛過程中突發腦溢血、意識喪失,致車輛失控、駛入對向車道,與貨車發生碰撞。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事故發生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客運司機突發腦溢血”。也就是説,如果駕駛員身體是健康的,此次悲劇大概率就不會發生。

新聞8點見丨我過得挺好,不是“身殘志堅”的那種

曾經不止一次在媒體上看到對“帶病工作”的讚美,比如某駕駛員身體不好,還堅持在崗位上,堅持在公交戰線第一線等。不僅如此,“帶病堅持工作的駕駛員”還經常被評為先進工作者。更為可怕的是,“暈倒前駕駛員的操作”也被廣泛肯定。

現實中,並不是每一位司機在“暈倒之前”,都還能完成靠邊、剎車、熄火這三個停車動作。被媒體報道出來的,都是“沒有發生事故”的新聞,都是司機緊急措施起了作用的新聞。而那些已然發生的交通事故里,又有多少是“帶病開車”導致的?

《鐵道英雄》正在熱映,其中飾演林棟的演員俞灝明,被外界視為偶像劇轉型到大銀幕的演員代表。

《鐵道英雄》中的情報員林棟,沒有大量的動作戲,也不是懂槍械的專家,一直用隱忍的方式傳遞情報,最重要的就是樸素地表達內心戲。“這個角色的難點在於很多小細節的細膩處理,在極為危險、需要偽裝的戰時情況下,他要在敵人面前洗清自己的嫌疑,同時又要穿梭於部門中進行信息疏通。這個角色比較新,我想要給他賦予一些性格色彩,比如有點兒圓滑,又有點兒痞性,儘量讓這個角色更立體。”

新聞8點見丨我過得挺好,不是“身殘志堅”的那種

拍攝《鐵道英雄》之前,俞灝明對於這個英雄羣體的瞭解是相對片面的。在他看來,如果要切身體會到這羣英雄的思想、行為以及行事風格,是需要一種“極致的沉浸”,也必須要全身心地投入在角色中:“我們做了很長時間的準備,進行了場景還原。到了這樣一個逼真的環境中,加上對史料的閲讀,我可以感受到他們在當年的鐵道系統裏就是非常小的工種,他們的身份太普通了,就是不起眼的一羣人,但他們有覺悟,願意犧牲自己,為祖國和民族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哪怕這個力量很小,他們也願意以身犯險。”

編輯 賈聰聰 魏冕 校對 盧茜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271 字。

轉載請註明: 新聞8點見丨我過得挺好,不是“身殘志堅”的那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