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實習生 劉珈汐
“鬆弛感”是最近出現頻率較高的一個詞語。如何獲得“鬆弛感”,是一件需要學習的事情。近日,《奇葩説》幕後導師胡漸彪出了一本新書《鬆弛感:成為有辦法的人》(中信出版集團出版),分享他的“鬆弛感方法論”——從思考能力、解決問題、內在驅動、精力管理、時間管理等方面,幫助讀者由內而外建立一套可操作的認知和管理方法論,幫助讀者構建起屬於自己的鬆弛感,成為遇到問題“有辦法的人”。
看得透、想得通、搞得定
胡漸彪是《奇葩説》的幕後教練、辯手。在他的闡釋中,鬆弛感絕不是“無為”,也不是“不在意”,而是有能力解決實際面臨的壓力和難題。“鬆弛感”可以成為我們面對世界的底氣。
所謂“鬆弛感”,即一種能夠應對不確定性的核心能力,一種可被掌控的生活狀態。一個人的狀態由內心的三個評價相交而成:對所處環境的評價、對自身能力的評價和對自身行動的評價。長期的鬆弛感不可能通過“無慾無求”式的自我催眠獲得,而是需要基於以上三種評價發展出相應的能力,也就是:看得透、想得通、搞得定。
胡漸彪認為,鬆弛感源自“心裏有底”。無論生活中面對什麼問題,只要能看得透本質,看得清來龍去脈,看得到可能產生的好處與付出的代價,我們就能淡定面對、從容應對。這就需要認知與判斷的能力。“我們不必逼着自己在原有的標準裏登峯造極,也不必在同一條標準下死磕,我們只要有複合的優勢,做到差異化競爭,其實也能舒舒服服地拔得頭籌。”胡漸彪説。
把“困擾”翻譯成“問題”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各種各樣的煩心事總是不經意地從四面八方湧來,並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靠努力解決。面對這些煩惱,要學會把困擾轉變成可操作、可解決的問題。胡漸彪在書中對“困擾”和“問題”作了簡單的區分:“困擾”是眼前那些讓我們痛苦、焦慮或恐慌的事件,是需要排解的痛苦情緒,比如“老闆不喜歡我,我該怎麼辦?”;“問題”則是雖有障礙,但依然有解決的路徑,比如“我怎樣在老闆不喜歡我的情況下,依然好好工作?”
胡漸彪認為,“問題”遠比“困擾”好對付,所以遇到“困擾”不妨先將其翻譯成“問題”。面對“困擾”,先把可能造成困擾的成因一件件羅列出來,並查找在去除成因的過程中有哪些難以逾越的障礙,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個明確的“問題”。
給工作賦予意義和樂趣
不少人感到工作壓力大,很難鬆弛。胡漸彪説:“喜歡的工作,不是被‘找到’的,而是被我們‘加工創造’出來的。”因此,必須要有給工作賦予意義和樂趣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活得鬆弛。
他還分析,每個人對工作的熱愛“內核”都是不同的,首先要認識自己屬於哪一種驅動型的熱愛者:優越型的熱愛者,熱愛是因為能從中得到優越感;成長型的熱愛者,在意自己能否獲得持續成長;趣味型的熱愛者,喜歡嘗試新做法;使命型的熱愛者,喜歡被需要的感覺。他在書中詳細介紹了四種驅動類型的熱愛者應該如何設立激發熱情的目標,實現自洽,收穫鬆弛。
在他看來,用二元對立的方式來看待工作和生活時,就會很容易地認為,工作就是累贅,妨礙我們獲得幸福。在這樣的心態下,我們無法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和鬆弛感,工作的效率和成績也難以提升,反而更進一步影響生活的質量。不如用“職場就是生活”這樣的視角去看待工作,這樣我們所想的就不再是如何逃避工作,而是如何更舒服地工作。正如胡漸彪在書中所寫的一樣,我們可以做到身體持續地往前奔跑,但精神處於足夠鬆弛的狀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