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端》背後的3個心理學現象,肖鶴雲風評被害是有原因的

#開端#

是什麼劇讓觀眾們看到公交車上的帶高壓鍋的乘客,就害怕?是什麼讓我們趕緊看完每週更新的集數,迎來的只有空虛?就是無限流開年大劇《開端》,首先讓我們感謝白敬亭白高層給我們爭取來的加更!

《開端》背後的3個心理學現象,肖鶴雲風評被害是有原因的

相信不少觀眾都在想萌萌到底為什麼下車,是不是她也進入了循環,她也想停車救人。懸疑真的讓人上頭,而在上頭劇情的背後隱藏着幾個心理學現象。

一、責任分散效應

在陶映紅捅李詩情的時候,公交車上的人卻沒有出手相助,彈幕都是一些重複的“最大的悲劇不是壞人囂張,而是好人的沉默”之類話。

《開端》背後的3個心理學現象,肖鶴雲風評被害是有原因的

車上明明有這麼多人,卻沒有人出手阻止她殺人,這就是心理學中的責任分散效應。

責任分散效應是指對某一件事來説,如果是單個個體被要求單獨完成任務,責任感就會很強,會作出積極的反應。但如果是要求一個羣體共同完成任務,羣體中的每個個體的責任感就會很弱,面對困難或遇到責任往往會退縮。簡單來説就是,當人數多的時候,每個人助人的可能性會降低。

《開端》背後的3個心理學現象,肖鶴雲風評被害是有原因的

在《開端》中李詩情被捅和責任分散中的不幸女士極為相似,1964年一位年輕女子在結束酒巴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當她絕望地喊叫:"有人要殺人啦!救命!救命!"聽到喊叫聲,附近住户亮起了燈,打開了窗户,兇手嚇跑了。回到自己家上樓時,兇手又一次出現在她面前,將她殺死在樓梯上。在這個過程中,儘管她大聲呼救,她的鄰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觀看,但無一人來救她,甚至無一人打電話報警。

《開端》背後的3個心理學現象,肖鶴雲風評被害是有原因的

而在公交車上,他們中的有些人是真的腦子一片空白了,有的人是真的害怕,而有些人想的就是,我不救,別人肯定會救的,而這正是現實生活中很多悲劇不能被及時彌補的原因,出了車禍無人報警,加上現代快節奏的生活,匆忙帶來了更高的助人代價,所以人們助人的概率更低了。

而我們做的也只是指責那些沒有施救的人,卻沒有發現自己的發言也那樣冰冷。

防止責任分散造成悲劇的措施,首先就是培養移情能力,在《開端》你感受到李詩情多絕望,每一個應該被幫助者都是如此,此外,我們應該明確自己的責任,不要總是有“我不救,別人一定會救”的想法

二、易得性啓發

在第二次搶奪高壓鍋的時候,肖鶴雲反殺了陶映紅,但是網友對他卻是網暴,編造不屬於他的事實,自己最好的哥們也和他吵架。小河魚真的好慘。

《開端》背後的3個心理學現象,肖鶴雲風評被害是有原因的

之所以發生這樣的現象,是因為另一心理現象一種歸因偏差——易得性啓發,人們在決策的時候,往往會走捷徑,不會將信息完全處理,往往會依據這個事件在知覺或記憶中的易得性程度,容易知覺或回想的事件被判定為更容易發生。

《開端》背後的3個心理學現象,肖鶴雲風評被害是有原因的

而在劇中,給予網友們信息就是,公交車被炸彈炸了,一個滿身是血的男人逃跑,他之前做的遊戲就是暴力遊戲,這些是最易得的信息,所以人們才會覺得肖鶴雲是殺人犯。

所以我們在網絡上要理性吃瓜,不要因為一些信息就馬上作出判斷,王萌萌的視頻中,彈幕的惡語相向,萌萌在死後折磨着王興德夫婦,在官方沒有定論的時候,不要網暴任何一個人,或許你網絡暴力的人,他是個死了很多次,承受着痛苦,卻還是想救人的英雄,或者是個受到傷害的女孩。

《開端》背後的3個心理學現象,肖鶴雲風評被害是有原因的

三、倖存者綜合徵

在劇中張警官提到的倖存者綜合徵,也就是“生還者綜合徵”,是精神創傷後應激障礙的一種表現形式。各種人為或非人為因素造成的嚴重災難性事件之後的倖存者表現出的病理心理障礙。常見於地震、戰爭、交通事故等之後,表現為抑鬱、夢魘、夜驚、情感脆弱等。

在劇中李詩情聽到熟悉的鈴聲後,緊緊抓住了肖鶴雲的手臂,不知情的警官會結合爆炸事故和她的這種反常行為,認為她是倖存者綜合徵。

而有幸存者綜合徵的人,會認為是因為自己做的不夠好,有些行為不及時,才造成了傷亡,嚴重者還會自我了斷。

《開端》背後的3個心理學現象,肖鶴雲風評被害是有原因的

我們都希望自己或者他人善良,但事實是冷漠還是會出現,我們只有讓自己堅持善良,不盲從,不傷害。面對李詩情和肖鶴雲這樣的人,他們面對無法救人就自責的,而我們應該説的是,沒有關係,你們盡力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45 字。

轉載請註明: 《開端》背後的3個心理學現象,肖鶴雲風評被害是有原因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