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好萊塢科幻電影《沙丘》公映,4天取得了1.5億元的票房,對於一部製作成本高達1.65億美元的大片來説,這個成績差強人意。而該片目前的全球總票房也僅有1.5億美元。
電影《沙丘》改編自美國科幻作家弗蘭克·赫伯特小説《沙丘》系列中的第一本,赫伯特的代表作《沙丘》被認為是第一部能營造出“如此細緻入微想象世界”的科幻小説。
今年54歲的加拿大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此前憑藉《邊境殺手》《降臨》《銀翼殺手2049》等影片,在科幻電影領域獲得了極大的聲譽。他上一部電影《銀翼殺手2049》中有一長段在沙漠中的戲,在風格上可以看作是《沙丘》的預演。維倫紐瓦版的《沙丘》長達155分鐘,但相信大部分觀眾看完後都會想:故事還沒有開始呢,這就結束了?顯然,出品方對於這個系列的電影有更加宏大的故事架構,“三部曲”是最起碼的。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包括《星球大戰》《阿凡達》等科幻電影,都在創作上借鑑了《沙丘》系列小説的靈感,但因為根據《沙丘》小説改編的電影從來沒有進入普通觀眾的視野,所以現在觀眾看到《沙丘》電影時,反而會看到以往很多科幻經典電影的影子。比如《沙丘》中各個星球之間的香料貿易戰和最高統治者“皇帝”,都可以在《星球大戰》中找到類似的情節,甚至在第6部《星球大戰:絕地歸來》中,還出現了跟“沙蟲”非常類似的沙漠生物。觀眾還可以在《沙丘》中看到莎士比亞小説《王子復仇記》、科幻電影《黑客帝國》、美劇《權力的遊戲》的影子。《沙丘》中保羅·厄崔迪一開始懷疑自己是“天選之子”,甚至抗拒做“天選之子”,到影片結尾時,他才接受了命運的安排。這跟《黑客帝國》中基努·李維斯飾演的尼奧一開始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天選之子”幾乎一樣。
對於中國觀眾來説,《沙丘》的故事並不陌生,正像在片中扮演家庭醫生的演員張震説的,這部《沙丘》在情節上像極了中國的宮鬥劇,似曾相識的情節很難讓中國觀眾感受到新意。從視覺風格上看,這部《沙丘》是典型的丹尼斯·維倫紐瓦風格,在畫面風格上延續了《降臨》和《銀翼殺手2049》,這樣的影像風格充滿了文藝片的味道。而對於普通觀眾而言,如此寫意的風格對於理解劇情和故事,顯然是有障礙的。
《沙丘》被認為是最難改編的科幻小説。此前,包括大衞·林奇、雷德利·斯科特、佐杜洛夫斯基等導演都嘗試過,但只有大衞·林奇在1984年拍出了電影《沙丘》,但評價卻一塌糊塗。
丹尼斯·維倫紐瓦版的《沙丘》受到了一部分觀眾的偏愛。在網上,有一些觀眾甚至“五刷”“六刷”,尤其是看過原著的觀眾,對於影片的評價非常高。
導演丹尼斯·維倫紐瓦和配樂漢斯·季默都是原著小説的狂熱粉絲,漢斯·季默為本片做了非常實驗性的配樂,所有的配樂都是以風聲、沙漠聲音和韻律為靈感,這也成為了網友們熱議的話題之一,再加上這部《沙丘》在故事上才開了頭,《沙丘》系列電影的成色到底如何,下一部電影才能見分曉。
來源 北京晚報 記者 王金躍
流程編輯 U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