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餘部網絡電影備案,“狄仁傑”太忙了!

2020年12月5日刊|總第2636期

狄仁傑實在太忙了!

近日,關於“狄仁傑網絡電影”的統計表格在業內廣為傳播。該表格統計出了在廣電總局重點網絡影視備案系統中,2020年3月到9月間,以“狄仁傑”為名的網絡電影共計48部。

48餘部網絡電影備案,“狄仁傑”太忙了!

實際上,自2017年第一部《大唐狄仁傑之東瀛邪術》上線以來,“狄仁傑”IP就已然成為網絡電影界爭相影視改編的“香餑餑”,2018年陸續推出了7部狄仁傑IP網絡電影,堪稱“網大狄仁傑元年”,其中《狄仁傑之奪命天眼》最為成功,票房突破了3200萬。

48餘部網絡電影備案,“狄仁傑”太忙了!

在今年11月份,改編自“狄仁傑”系列IP的網絡電影《狄仁傑之飛頭羅剎》上線,僅用1周時間影片分賬票房便達到了1000萬,是近期最快突破千萬票房的網絡電影之一。

48餘部網絡電影備案,“狄仁傑”太忙了!

毋庸置疑,狄仁傑如今是網絡電影領域最鍾愛的IP之一,它究竟有什麼魅力,如此受網友的青睞?同一題材扎堆上線,“狄仁傑”IP會面臨過度消費嗎?在此,我們窺知一二。

“狄仁傑”從史詩路線走向玄幻

狄仁傑系列成為IP,還要從2004年説起,由梁冠華、張子健、呂中等主演的古裝懸疑劇《神探狄仁傑》播出,一時間讓狄仁傑的形象紅遍大江南北。這部劇從2004年開始以平均兩年一部的速度,分別在2004、2006、2008、2010年推出了《神探狄仁傑》四部電視劇連續劇,共計212集。在2012年,劇中多次出現的“元芳,你怎麼看”更成為風靡網絡的流行語,在當時創造了“QQ空間單日轉發量超過250萬次”的記錄。

48餘部網絡電影備案,“狄仁傑”太忙了!
48餘部網絡電影備案,“狄仁傑”太忙了!

劇版《神探狄仁傑》的播出讓狄仁傑的形象被廣大觀眾熟知,可真正成為現在大家所認知的“玄幻神探”狄仁傑形象的,要歸功於徐克導演。在他眼中,狄仁傑世界充滿了奇思妙想,“不能做的像福爾摩斯,也不能像別的神探,狄仁傑有屬於他的獨特的路和世界,要有一些讓觀眾意外的小驚喜,比較險和比較邊鋒一點。”

從2010年開始,《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狄仁傑之神都⻰王》《狄仁傑之四⼤天王》,三部狄仁傑累計票房突破14億,正式構建了徐克的“狄仁傑宇宙”。其中《狄仁傑之通天帝國》塑造出了一個文武雙全的狄仁傑,顛覆了觀眾對狄仁傑形象的固有認知;在《狄仁傑之神都龍王》中,徐克增強了動作戲和特效場面,為IP徹底打造成一部為大銀幕量身定製的電影;到了第三部《狄仁傑之四大天王》更是將鬼神元素做到了極致,四大天王、巨型白猿的出現進一步讓影片蒙上了一層奇幻片和怪獸片的色彩。

48餘部網絡電影備案,“狄仁傑”太忙了!
48餘部網絡電影備案,“狄仁傑”太忙了!
48餘部網絡電影備案,“狄仁傑”太忙了!

隨着徐克“狄仁傑”系列的走紅,正處於高速發展的網絡電影市場也將目光鎖定在了“狄仁傑”系列。對於網絡影視創作者來説,選擇對傳統IP進行二次改編,這是處於控制成本發展階段的網絡電影的不二選擇。狄仁傑是我國唐代著名政治家,即使他的故事天馬行空,但所在的時代並非是架空的,可以針對真實的世界觀、⼈物、故事進⾏改編,如⼤唐統治者對⽅術的信奉、武則天借崇佛抑道來鞏固⾃⼰的統治等。

值得一提的是,懸疑探案這個元素,在網絡電影上有廣泛的受眾羣體。對於創作者而言,大部分狄仁傑網絡電影類型固定,幾乎都是懸疑驚悚的劇情搭配濃厚的玄幻風格。影片中出現的江湖異士、移形換影、和尚、道士、書生、舞女…不同的元素標籤就像通往不同玄幻世界的鑰匙,讓觀眾有窺探欲。

“狄仁傑”扎堆上映的背後 撞梗和融梗氾濫

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狄仁傑”掀起來的熱潮還會在網絡電影領域持續。但是不少狄仁傑系列電影同質化嚴重,製作簡陋,這對於正處於需要精品化關鍵時期的網絡電影來説,難免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首先,便是撞梗和融梗氾濫,例如《狄仁傑之飛頭羅剎》與《狄仁傑之飛天羅剎》,包括《狄仁傑之龍影迷宮》《狄仁傑之龍嶺迷窟》也明顯借了盜墓IP的熱度。

其次,從狄仁傑備案的影片來看,“奇觀+破案”的類型元素已經不是核心,出現了“攝魂”“祭壇”“借屍還魂”“伏妖”等獵奇元素。拿《狄仁傑之飛頭羅剎》來説,電影雖然延續了“奇觀+破案”的設定,但是卻走入了“重奇觀輕推理”的歧途。例如,影片從開始“飛頭羅剎”的亮相,就給整部電影定下了奇幻乃至“魔幻”的基調,影片的高潮戲份都圍繞着飛頭、巨龍、蜥蜴人等邪魔怪獸展開,藉助特效帶來奇觀之餘,可探案過程中的缺乏緊張和懸疑感,這與“狄仁傑”系列電影的初衷背道而馳。此外,不僅僅是《狄仁傑之飛頭羅剎》,近些年出現的絕大部分“狄仁傑”IP網絡電影都存在東拼西湊、製作粗糙、偏離原型設定的問題。

總體而言,如今的狄仁傑系列故事已越來越不嚴謹。奇觀和特效不應該是狄仁傑世界的起點,應該有着自己嚴密的路徑和原則,比如“奇案”到底奇在哪裏,正如知名編劇張家魯所講的,“在狄仁傑的故事中,誰是奇案的幕後人物,這個人物為什麼要做這個事情,他有什麼魅力讓我們覺得這個案情跟他的關係是吸引觀眾的。”包括狄仁傑在破案時要面對什麼樣的挑戰,心理上、經驗上、能力上、性格上等等,這些都是需要考量的。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梁冠華主演的《神探狄仁傑》之所以能夠經久不衰,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忠於故事的原型,以角色魅力和懸疑主線取勝,而非依靠神魔元素和特效場面。

如今,狄仁傑系列影片層出不窮,觀眾對此類影片可能已經審美疲勞,創作者該如何給觀眾帶來新鮮感的同時,忠於故事的原型,這是值得探討的問題。在筆者看來,民俗元素或許是一個新的創新方向。例如,狄仁傑所處的唐朝周武時代,民風開放、番人云集,多元文化的碰撞讓民俗元素更具備自由的創作空間,這些都是值得挖掘的。

狄仁傑是我國曆史長河的經典人物形象,作為炙手可熱的IP之一,“狄仁傑”系列的過度開發可能會扼殺這一IP的文化價值。所以,只有在尊重原型和不斷創新的基礎上適度開發,才能激發出IP的最大潛力,提升大眾對文化的認知度。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26 字。

轉載請註明: 48餘部網絡電影備案,“狄仁傑”太忙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