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抗日神劇“辣眼”武器盤點,油桶迫擊炮、竹筒箭,還有蔬菜雷

由 俎巧玲 發佈於 娛樂

近年來,抗日神劇以其有違科學常理的情節和歪曲的歷史觀,受到諸多批評。但基於市場需求等原因,抗日神劇還是不停的被拍攝出來,挑戰觀眾的三觀。

在2015年播出的電視劇《東風破》中,出現過這麼一幕:士兵點燃導火索後,一個個大油桶發射出炸藥包,炸藥包在鬼子陣地上爆炸,導致鬼子傷亡慘重。這種自制的武器,是否符合史實和科學原理呢?

《集結號》劇照

其實,“油桶大炮”是具有實現可能的,也確確實實曾被運用於戰爭。在2007年上映的電影《集結號》中,穀子地所率領的九連就曾使用這種武器,給進攻的敵人以重大打擊。“油桶大炮”的原理與迫擊炮接近,都是通過點燃底火將炮彈發射出去。“油桶大炮”的優點是:結構簡單,取材方便,威力大等等。但它的劣勢也是顯而易見的,由於底火由人工手動裝填,裝藥量比較難控制,導致大炮射程不一。而且底火在大炮發射完一次後就要重加,這一時間在戰況激烈的戰場上顯得十分漫長。總的來説,“油桶大炮”為部隊提供了急需的重武器,是急中生智的產物。

“油桶大炮”的出現還算説得過去,但“竹筒箭”的出現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在電視劇《獨立連》中,一羣戰士憑藉自制的“竹筒箭”,將鬼子打得毫無還手之力。他們藏匿在草叢中,手持竹筒武器,射向手裏拿着步槍的鬼子,有一位戰士的武器在造型上與肩扛式火箭筒十分相似,讓人看了十分出戲。戰士們手中的“竹筒箭”發射時無聲無息,鬼子在未開一槍的情況下紛紛倒在箭下,“竹筒箭”的威力可見一斑。

《敵後便衣隊傳奇》

“竹筒箭”在原理上還説得通,但“蔬菜雷”實在是編劇天馬行空想象力的大膽實踐,這部名叫《敵後便衣隊傳奇》的電視劇也成功憑藉一系列不忍直視的劇情而在豆瓣上收穫了2.3分的評分。很多觀眾把這部電視劇當成喜劇看,而讓這部劇“名聲大噪”的便是“包子雷”。“能吃也能炸”,誰會想到用肉餡和麪皮做的包子也能成為殺敵利器,而這一武器的發明者正是劇中的“爆破王”馬洛,不只是“包子雷”,他發明的“蔬菜雷”也曾大顯身手。

有一集,馬洛在敵人的必經之路上散亂放了一些蔬菜,然而,這些並不是普通的蔬菜。好巧不巧,疲於奔命的敵人看見路上的蔬菜居然停了下來,互相分享,開啓美食之旅。敵人吃得津津有味,可就是不見“蔬菜雷”發揮作用。只見馬洛雙眼緊閉,若有所思,彷彿一切盡在他掌握。不一會,只聽見“轟”的一聲,火光四起,敵人損失慘重,馬洛會心一笑,能吃又能炸的“蔬菜雷”果然不同凡響。

一部部的抗日神劇“雷”得觀眾是外酥裏嫩,無論是基於經濟利益還是劇情效果,抗日神劇都應休矣。像《我的團長我的團》、《亮劍》這樣的抗戰題材佳作實現了對史實的尊重和對民族自豪感的激發,然而,這樣走心的電視劇很難再出現了。懷有一顆敬畏之心,方能繼往開來,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