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一天收到幾十萬條唾罵的杜華,解讀“親兒子”王一博的爆紅規則

由 梁丘憐翠 發佈於 娛樂

“一夜爆紅”在大眾的理解中,基本就是字面意思:從素未聽聞,到網絡上突然鋪天蓋地關於TA的消息,甚至連身邊人都開始談論了起來。

網絡時代似乎讓“一夜爆紅”變得更加唾手可得。

可能是幾場爭議較大的選秀,可能是一部爆款影視作品,甚至就僅僅是一首洗腦神曲。

但突然爆紅的副作用也非常大,素人時期的言論、私生活被曝光、作品爭議……每一個瑕疵都會被放大再反覆審視,逐漸扭曲。

能夠在輿論洪流中屹立不倒,才能在娛樂圈繼續生存。

從去年夏天之後,王一博就常常被人放進“一夜爆紅的明星”名單。

原因就是《陳情令》的空前火爆,讓很多並不關注綜藝節目和選秀節目的路人,注意到了這個男孩。

從一開始的“高配小吳”到最後的“真香現場”,王一博受到了有史以來最惡意的調侃和最熱烈的追捧。箇中滋味無法言喻。

但凡是雙男主戲份,似乎從來都是一山不容二虎。肖戰、王一博雙方的粉絲也較上了勁,從暗處到明處,鬧得不可開交。

這部劇已經結束快一年了,“輿論”餘震卻還在。從它延伸出來的各種八卦故事,多年以後仍會是娛樂圈的現象級談資。

他,真的是一夜爆紅嗎?

這要從樂華創始人杜華説起。

娛樂圈有三大“造星女魔頭”:杜華、楊天真、龍丹妮。

每一位都“捧”出了多名偶像級明星和一線頂流。

這些年異常火爆的練習生選秀節目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創造101》、《偶像練習生》、《青春有你》等等,都是以類似於韓國練習生的模式來打造偶像團隊。

中國的偶像產業模式,説起來還是杜華最早開始實施

事情追溯到2011年,杜華用股東的籌碼將老牌練習生韓庚招攬了過來。已經與韓國SM公司解約的韓庚,建議杜華借鑑韓國的模式來培養偶像,打造中國自己的偶像產業。

包含國內外五名成員的UNIQ就是在這樣的合作下誕生。成員分別為:王一博、李汶翰、周藝軒、金聖柱、曹承衍。

他們一起在韓國接受了3年練習生培訓後,以男團組合橫空出道。

公司同時也在培養其他偶像——杜華對打造中國版SM公司的夢想非常執着。

UNIQ的發展並不是很好,其中只有王一博進入了《天天向上》成為存在感並不高的主持人。

但這種培訓偶像練習生的經驗,為樂華以及藝人之後的發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旗下的王一博、程瀟擔任多檔造星節目導師,吳宣儀、孟美岐、樂華七子……都通過節目有了超高的熱度。

由於造星的特殊性,這些藝人裏面,看起來都像是一夜爆紅的。

杜華在人物深度採訪節目《定義》中説:一夜爆紅容易,但爆紅之後,如何在這個圈子裏長期發展……

主持人問杜華:你覺得王一博是一夜爆紅嗎?

杜華不假思索地回答:不是。(回應速度快到鏡頭都來不及切換過來,護犢子的姿態相當急迫)

在節目中她首次提起初次和王一博見面的情景,並給出對他的肯定:成功的背後是無限的付出

王一博初見她時,才13歲。也是杜華選出來的第一個孩子。

這個年齡正是叛逆時期,他卻表現得格外乖巧順從。

跳了幾段舞之後,因為協調性不錯,杜華就決定把他留下。

(十四歲的王一博)

之後,王一博就開始了“地獄模式”——每天訓練14~16個小時,不僅要接受唱跳、禮儀、形體、語言等方面的培訓,還得定期考核。

好不容易成團了,粉絲共情和人氣考驗也是一個大難關。

(在韓國讀高中時期)

遠離父母接受嚴酷訓練,最後能夠成功出道的都是萬里挑一的人選,就算是出道,也要付出極大努力才能在娛樂圈脱穎而出,成為你眼中的“一夜爆紅”。

所以杜華認為這是部分網友對他的一個認知誤區:“實力和運氣是相等的”。

哪有那麼多的一夜爆紅,每一個成團的背後都傾注了無數汗水,再從團隊裏拔尖出來,又是一個艱苦的過程。

這個過程,可以是很多年。

足以讓他成長為一個真正的“酷蓋”男孩。

對於這個努力且優秀的男孩,杜華從未避諱對他的偏愛。

在一次活動中,杜華舉着牌子為王一博助勢,上書:“親兒子,一搏,520”

偶像養成對於粉絲來説,是一起成長的快樂,對於杜華來説——“就像養了很多年的孩子突然有了出息”。

王一博從男團偶像到主持人,再到出演爆火劇,完成了杜華對他的期望,接下來便是如何保持在圈子裏的長期發展。

這些是公司和王一博需要共同面對的問題,相信他們已有打算。

杜華和王一博對網絡暴力的態度是一致的

龍丹妮的旗下藝人肖戰遭受了數月的“網絡暴力”,於同一部作品中脱穎而出的搭檔王一博,也並沒有好到哪裏去。

作為造星公司的老闆,杜華更不可能隱藏在幕後獨善其身。

每天都會收到幾十萬條罵她的私信,甚至還有黑粉為她開設了超話,專為diss她。她的解決方法就是:照單全收。

或許這樣的處事態度,也影響了一搏,在遭遇到網絡暴力的時候,他也是同樣的處理方法,雲淡風輕。

在《陳情令》剛播出的時候,有大量諷刺王一博像網紅小吳的帖子出現,粉絲擔心影響到他的情緒,安慰他:大家都在誇你。

王一博很無所謂的回覆:沒有誇,我知道

這麼多年在娛樂圈的經歷,足以讓他有一個清醒的認知,不會輕易被輿論左右情緒。

當然,粉絲對這種狀態很擔心,覺得也應該適當維權。

想做千里馬,最後變成了伯樂

千里馬的潛質,也需伯樂發現和挖掘。

王一博今年23歲,挖掘他的老闆杜華也才39歲,是個80後。如今她早已是國內偶像產業的標杆人物。

她接受女強人的稱呼,但不接受跋扈的設定。是責任與擔當,才讓她堅持到了曙光初現。

最窮的時候,住在地下室半年,頓頓吃泡麪,即便這樣落魄也不肯向家裏要一分錢。

在職業生涯中,她把這種拼勁運用到了極致。

創立樂華之後,由於初期模式已不能適應市場變化,200萬融資耗盡後,杜華連員工的工資都發不出來。

她只好抵押了房子,又向朋友借了300萬,度過這個坎。

也是這一次的挫折,才促使了公司從泛娛樂轉型到偶像培養產業。

把更多素人捧成炙手可熱的明星,站在台下看到他們的成功,並讓偶像力量正確的影響到更多人,是她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但其實,杜華最初的夢想,是想像林青霞那樣,走在街邊被星探挖掘,從而進入娛樂圈做一個大明星。

誰知如今竟然自己變成了星探。

最近有消息稱,黃曉明發起的選秀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們》陣容裏有她。

節目的關鍵詞是“30 ”、“女藝人”。

與樂華旗下藝人蔘加的那些年輕偶像選秀不同,這次是定位於30歲以上,只限定女人,算是開創了國內選秀節目的新方向。

培養王一博成為優質偶像有“親兒子變出息”的快樂,但中途干預已經成名的30 女藝人,恐怕就有好戲看了。

希望杜華在實現自己理想的同時不要忘了給親兒子王一博多找幾條資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