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譚詠麟與張國榮的世紀合唱,以及《有個人》

1999年,譚詠麟與張國榮的世紀合唱,以及《有個人》

1999年,受到“環球音樂”收購“寶麗金唱片”的影響,香港區的原“寶麗金唱片”體系,也進行了重組和調整,此前負責遠東區推廣和“非池中”廠牌負責人的陳小寶,升任香港“環球音樂”的董事長。

當時的陳小寶,除了要處理好陳曉東的續約,力推張柏芝、高雪嵐(傅佩嘉)和恭碩良三位新人,以及保持黃柏高掌控的“正東唱片”之良好關係之外,當然不能忘了拜一個重要的山頭。

這個山頭,就是前香港“寶麗金唱片”的老行尊——譚詠麟譚校長。而説譚詠麟是香港“寶麗金”的老行尊,真的一點都不誇張。

雖然譚詠麟並非是最早加盟香港“寶麗金唱片”的歌手,但迄今為止,他卻是唯一一位在香港“寶麗金唱片”出版所有個人專輯的歌手。直到1999年,譚詠麟依然活躍歌壇,但“寶麗金唱片”這個廠牌,卻沒了。

甚至在“寶麗金唱片”被“環球音樂”收購後,譚詠麟還把自己的合約,一直延續了下去。這就導致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作為香港“寶麗金唱片”體系的歌手,譚詠麟的音樂生命週期,竟然比廠牌還要長久,説他是香港“寶麗金唱片”的活化石,絲毫不為過。

1970年,德國“寶麗多唱片”(Polydor)正式收購由葡商投資的香港本土廠牌“鑽石唱片”,開始進入香港地區市場。兩年後,隨着“寶麗多唱片”和另一家國際廠牌“飛利浦唱片”(Philips)的強強聯合,香港區的“寶麗多唱片”也和“飛利浦唱片”重組成為全新的“寶麗金唱片”,在此後幾十年裏,成為香港最大的唱片公司。

1999年,譚詠麟與張國榮的世紀合唱,以及《有個人》

1999年,譚詠麟與張國榮的世紀合唱,以及《有個人》

也正是因為強強聯合的屬性,使得從1982年到1993年期間,由香港“寶麗金唱片”發行的唱片,都會出現兩套完全不同的廠牌Logo,一個是“寶麗多唱片”,另一個就是“飛利浦唱片”。

不過,香港“寶麗金唱片”倒也並不是隨機使用這兩個廠牌,而是分配給不同藝人使用,在使用上也是“終生”制原則,即一開始是“飛利浦唱片”,就一直是“飛利浦唱片”。

比如譚詠麟、李克勤、蔡國權、黃凱芹和“草蜢”等等,就屬於“飛利浦唱片”,而張學友、許冠傑、鄧麗君、陳慧嫺和徐小鳳,就一直被劃到了“寶麗多唱片”門下。

至於譚詠麟,他不僅在1979年於“寶麗金唱片”發行了首張個人專輯,而且早在1974年,他作為當時“温拿樂隊”的一員,就已經在“寶麗金唱片”,推出了樂隊的首張專輯《Listen to The Wynners》專輯。

1999年,譚詠麟與張國榮的世紀合唱,以及《有個人》

所以,直到1999年“環球音樂”收購“寶麗金唱片”,譚詠麟實際上已經在廠牌“服役”了25年。考慮到他在香港樂壇的影響力,以及廠牌本身的影響力,也讓陳小寶不得不在接手“環球音樂”後,必須圍繞着校長做點事。

除了先為譚詠麟再版了《霧之戀》、《愛的根源》和《愛情陷阱》等五張經典專輯之外,陳小寶也很快想到了一個概念,就是以眾星捧月的方式,出一張致敬譚詠麟的專輯,這張專輯,就是《誰可改變·15週年紀念集》。

1999年,譚詠麟與張國榮的世紀合唱,以及《有個人》

之所以有15週年紀念集這個副標題,是因為最初策劃這張專輯時,曾經想到的是所有歌手,一起翻唱《愛的根源》這張專輯,而這張專輯就是譚詠麟真正步上香港樂壇一線,甚至是香港流行音樂史,進入一個新時代的標誌性專輯。

而《愛的根源》這張專輯,恰恰就是發行於1984年,離當時的1999年,恰好隔了十五年。

但因為後來在執行過程中,又擴大了收歌的範圍,將《霧之戀》(1984)和《愛情陷阱》(1985)兩張專輯也考慮了進來,所以最終《誰可改變》的選曲,就變成了從這三張專輯由藝人自行挑選。而這三張專輯,恰恰正是代表校長音樂事業生涯第一巔峯的“愛情三部曲”。

1999年,譚詠麟與張國榮的世紀合唱,以及《有個人》

當然,這張合輯最後之所以變得與眾不同,還是因為一個人的出現,這個人,就是張國榮。

1999年的香港“環球音樂”,最重要的頂級歌手,除了如日中天的張學友(當時簽約的是台灣‘環球音樂’),家有一老的譚詠麟,就是重新迴歸的“老新人”張國榮。

算起來,張國榮其實也算是“寶麗金”的老人。早在1978年,他人生的第一張唱片合約,就是和香港“寶麗金唱片”簽定的。張國榮的個人首張大碟《Day Dreamin’》,甚至比譚詠麟的首張個人專輯《反斗星》,還要早一年發行。

不過,因為在香港“寶麗金唱片”的發展並不順利,張國榮隨後也轉檔至本土廠牌“華星唱片”,並因為一曲《Monica》的走紅,迎來了事業第一春。

而讓張國榮邁向巨星行列的,恰恰是因為他在1987年,簽約至當時陳小寶的“新藝寶”廠牌。一張《Summer Romance’87》,不僅成為“新藝寶”的開山之作,也成為了當年IFPI唱片銷量冠。

而“新藝寶”,也是“寶麗金唱片”旗下的廠牌。

1999年,譚詠麟與張國榮的世紀合唱,以及《有個人》

1995年,“食言”後重新回到樂壇的張國榮,簽到了“滾石唱片”旗下,四年合約期滿後,張國榮終於時隔10年重回寶記大家庭。雖然這時候的寶記廠牌,已經不復存在,而變成了全新的“環球音樂”。

把譚詠麟和張國榮兩位天王巨星放到一起合唱一首歌曲,在陳小寶之前,肯定有很多人想過,但別説做成功,就算是把想法變成行動的念頭,都沒有人願意會去嘗試。

這也牽涉到譚張爭霸那一段“血腥”的歷史,這算是華語樂壇歷史上,最早、也是最激烈的粉絲陣營對抗,雖然和後來的各種升級版本想比,這就是初級階段。

但當時兩位巨星登場時,反方歌迷陣容的大量噓聲,還是讓人感受到音樂除了和平與愛,原來也可以“不和平與不愛”……

也正是因為歌迷間的纏鬥,多少會讓歌手之間產生隔閡,有時候即使本來相互間沒什麼事的歌手關係,也會因為歌迷的矛盾變得疏遠。

所以,為了達成這次世紀合作,陳小寶在確認譚詠麟這邊沒有問題之後,還是再找到了當時張國榮的御用監製梁榮駿,讓他作為中間人,和哥哥先打個招呼。

1999年,譚詠麟與張國榮的世紀合唱,以及《有個人》

當然,作為談判的條件,梁榮駿也要到了這首未來合作作品的錄音版權,在專輯版權信息上出現的Apex Music,就是當時梁榮駿、張國榮和唐鶴德三人合夥的音樂公司。

最終,譚詠麟和張國榮的世紀合唱,選擇了《霧之戀》和《幻影》兩首歌作為串聯,在譚詠麟先錄製完自己的人聲部分後,再交給梁榮駿,錄製張國榮的人聲部分。

而張國榮在當時的SONY錄音室錄完人聲之後,陳小寶還特意在最後時刻,安排了譚詠麟和哥哥的“巧遇”。張國榮似乎對當時的錄製速度非常滿意,也對這次合作比較開心,甚至還在試聽樣帶之後,又跑進錄音間,為《霧之戀》新加了一段“啦啦啦”的和聲。

即使如此,張國榮身邊的團隊,還是始終不太理解這樣的合作,而後來當陳小寶再提出要為這首歌曲,拍攝一個巨星同框的MV時,也終於被嚴詞拒絕了。

其實,作為和譚詠麟合唱歌曲的“附加條件”,當時的張國榮還親自向陳小寶提出,將來要為自己也錄製一張類似的眾星捧月專輯,可惜因為哥哥後來的離世,陳小寶的承諾也只能不了了之了。

雖然梁榮駿操刀了《霧之戀 幻影》這首作品,張國榮部分的監製工作,但這首歌曲整體的編曲和製作,卻是譚詠麟這邊的團隊負責的。其中,掛名監製的是鍾鎮濤,錄音師是鍾鎮濤Wave Music御用的錄音師Funkie Chan,而編曲則是當時鍾鎮濤重點栽培的製作人Edward Chan。

Edward Chan的中文名,叫陳浩然。

陳浩然後來和另一名音樂人Charles Lee,合作成立了名為novasonic的音樂團隊,這個團隊雲集了李一丁、Kent Leung、KingKong、Randy Chow等音樂人,為容祖兒、陳奕迅、Twins、薛凱琪、王菀之等等歌手創作並製作作品。

至於Charles Lee,他還有一個很霸氣的中文名字,叫李隆基(和另一個香港老藝人李龍基不是同一人,當然和唐玄宗更不是同一個人)。

而陳浩然和Charles Lee同時還是方大同早期的御用監製,從《Soul Boy》一直到《15》,他們和方大同一起,完成了後者前六張專輯的監製工作,也是方大同音樂生涯中最重要的功臣。

1999年,譚詠麟與張國榮的世紀合唱,以及《有個人》

陳浩然在《霧之戀 幻影》這首作品裏,用了很多迷幻電音的手法,對於這首夢幻般的合作,以及《霧之戀》這樣主題的歌曲,簡直就是完美。

還有就是,哥哥唱《幻影》,簡直太好聽了。其實,從這次合作來看,在當時如果有機會策劃一套張國榮唱譚詠麟,譚詠麟唱張國榮的唱片,一定會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尤其考慮到張國榮出過《Salute》這樣甚至把許多原唱給唱跑了的翻唱大碟,就更讓人期待了。

1999年,譚詠麟與張國榮的世紀合唱,以及《有個人》

只可惜,這隻能是夢想,甚至已經成了空想。

根據陳小寶對《誰可改變》這張專輯的設定,就是必須以“唱家班”來演繹,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最後割愛了當時力捧的新人張柏芝。這麼看起來,陳小寶對張柏芝的定位就是——偶像派了。

因為最初的選定名單中,只有李蕙敏、陳慧琳和陳慧嫺三位女歌手,陳小寶也想到了對自己“新藝寶”的老部下下手,這個老部下,就是1997年以天價合約已經脱離“寶麗金”體系,過檔到“百代唱片”的王菲。

相比哥哥和校長的合作問題,借“百代唱片”藝人王菲來錄一首歌,就變得容易了許多。而王菲也帶來了她御用的製作人陳偉文(Adrian Chan),後者是王菲音樂生涯中,與C.Y.KONG和張亞東一樣重要的合作伙伴,其“業務範圍”同樣涵蓋了作曲、編曲及錄、混音。

王菲選的歌曲也挺有意思,是譚詠麟的一首不算熱門的歌曲:《我愛雀斑》。這首歌曲的原曲,是Gazebo的《I Like Chopin》。

Gazebo原名Paul Mazzolini,是八十年代紅極一時的意大利歌手,他和Gray Low一起,都是那個年代浪漫電子樂的代表。而在Gazebo的許多作品裏,都可以聽到Giorgio Moroder近似的風格和味道,這也是當時意大利EDM的味道。

1999年,譚詠麟與張國榮的世紀合唱,以及《有個人》

林敏聰對於《I Like Chopin》的填詞,不能説絕無僅有,但也是香港樂壇翻唱改編曲中,鮮見的一個例子。

因為版權限制的原因,在當時很多日文歌曲的授權,往往要求不能改編歌詞原意,因此有很多粵語填詞,基本沿襲了原意,甚至還沿用了原來的歌名。

歐美曲作相對沒有這種限制性條款,但重新填詞方面,也不外乎傳承原意或者自由發揮兩條路線,但林敏聰為《I Like Chopin》這首歌曲的填詞,卻巧用了一個諧音。將原作歌名中的Chopin(肖邦),改成了粵語同音但意思完全風馬牛不相及的“雀斑”,也算是很有創意的改編。

由於歌手對於選曲,都是採取自由開放的原則,因此很多歌手的選曲,也體現出他們的審美。而一個很殘酷的現實,就是像這種致敬加改編屬性的合輯,很多時候反而是最考驗歌手和團隊的音樂能力的,甚至比他們的個人專輯,更能體現音樂素養和實力。

整張專輯,首先就是要表揚張學友的《雨夜的浪漫》。歌神就是歌神,選曲一點都不走另類路,直接選了一首大家都耳熟能詳的經典,而編曲則用了新加坡音樂人吳慶隆,也是整張專輯所有香港歌手中,唯一一位沒有用香港音樂人編曲的歌手。

不過,《雨夜的浪漫》的監製還是歐丁玉,歌曲中的手風琴和吉他演奏,也是歐丁玉本玉。夢幻且憂傷的氛圍中,張學友的演唱,就是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對於Shuffle的處理,拿捏得恰到好處,看似波瀾不驚卻驚心動魄。

雖然對比有些不公平,但因為《雨夜的浪漫》之後,恰好是許志安的《誰可改變》,對照當時兩位歌手的人聲,張學友明顯已經有點不食人間煙火了,而許志安的動情投入,則還是很人間的操作。

1999年,譚詠麟與張國榮的世紀合唱,以及《有個人》

説到許志安,其實還要一起拉上李克勤,因為這兩個歌手一起出現,倒是讓人想到一個問題,就是如果譚詠麟和張國榮的合唱,如果沒有選《霧之戀》,許志安和李克勤兩個人,會是哪一個搶先拿下這首歌曲。

因為《霧之戀》這首歌曲,對於許志安和李克勤兩人的意義,都是不言而喻的。

1985年,李克勤參加第二屆全港十九區業餘歌唱比賽並奪冠;1986年,許志安參加第五屆新秀歌唱大賽獲得亞軍,而他們兩人當時都選了《霧之戀》這首歌曲。

不過,在這張專輯裏,李克勤最後選了《愛情陷阱》專輯中的一首《情(是永遠着迷)》,也是電影《花仔多情》的插曲。

但這首作品的填詞人林敏驄,在知道李克勤翻唱這首作品時,卻給他下了一個套。

林敏驄説《情(是永遠着迷)》是自己一生之中寫得最好的作品,但譚詠麟當年的演唱不夠好,希望李克勤通過這次翻唱後,能夠超越校長。從這點來講,也可以看出林敏驄對當年譚詠麟把《霧之戀》裏“閃爍不停”的爍唱成礫,顯然一直“耿耿於懷”。

不過,李克勤情商可不低,他最後對自己這首翻唱的評價就是,原來校長真的唱得比他好!

除此之外,其它翻唱曲中,反倒是陳慧琳 雷頌德的《愛的根源》,算是點睛之作。雷頌德為這首改編融入了Hip-Hop的節奏,也安排了Rap部分,很有Fusion的Feel。

雖然陳慧琳的唱功,在這張專輯裏並不算最好的,但這首作品卻是相當舒服的,從這一點上來講,也可以看出一個默契音樂拍檔的重要性。而當時雷頌德接連捧紅了陳慧琳,成功“改造”黎明,顯然都不是偶然的。

這張專輯發行之後,陳小寶還聯繫了TVB,在1999年年底,安排了一次現場演出,之後還將這次現場製作成卡拉OK視頻版本發行,但因為沒有及時和合約比較複雜的張學友溝通,也使得這個視頻最後並沒有張學友演出的部分。

與此同時,《誰可改變·15週年紀念集》,這張專輯當時也由“美卡音像”引進至內地。除了換成普通包裝之外,還將王菲的《我愛雀斑》、呂方的《都市戀歌》和李克勤的《情(是永遠着迷)》三首歌曲給刪除了,非常莫名其妙。

1999年,譚詠麟與張國榮的世紀合唱,以及《有個人》

不過,儘管花費了不少的投入,甚至在CD版本的製作上,也用了比較精良的包裝,但《誰可改變·15週年紀念集》發行後的銷量卻乏善可陳。而1999這一年香港地區的IFPI銷量冠軍,是張學友的《有個人》。

而説到《有個人》這張專輯,最初陳小寶並不同意由《你是我的春夏秋冬》作為第一主打,但在張學友的堅持下,卻也不得不接受。當然,這些都是另一張唱片的故事了。

1999年,譚詠麟與張國榮的世紀合唱,以及《有個人》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5463 字。

轉載請註明: 1999年,譚詠麟與張國榮的世紀合唱,以及《有個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