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紛飛的遙遠異國,一位“身經百戰”的資深外交官加一位語言不通的新人外交官,兩百多名被困同胞,一段走了32萬6千多步、歷經生死考驗的回家之路……9月30日上映的電影《萬里歸途》首次聚焦中國外交官撤僑幕後,還原驚心動魄的撤僑故事。該片由饒曉志執導,張譯、王俊凱、殷桃、成泰燊等主演。饒曉志説,他想通過這部作品塑造出一羣有血有肉、有使命擔當的外交官羣像,同時傳遞和平與團聚的主題。
現實和電影一樣驚險
《萬里歸途》的劇本,饒曉志寫了一年多,前前後後推翻了好幾次,有的版本是一羣人被困在一個機場,有的是被卡在邊境,但他最終還是決定從人物出發,塑造出宗大偉(張譯 飾)與成朗(王俊凱 飾)這樣一對新老外交官組合,在不脱離真實背景的情況下,通過一次險象環生的撤僑行動,把人物的成長做得更有張力,情感表達得更豐沛。為了寫作劇本,饒曉志閲讀了大量關於外交官和撤僑的書籍紀實資料和新聞素材,還採訪了不少“身經百戰”的資深外交官,最後呈現在銀幕上的故事,既有現實基礎,也有藝術虛構。“畢竟我們是根據真實背景創作,參考了很多真實撤僑事件,人物原型也不能説是某一個人,而是一個綜合。”饒曉志介紹,片中當宗大偉正在海外經歷生死考驗時,他妻子在國內臨產在即,這樣的設定絕非煽情,事實上饒曉志採訪過一位外交官,他去執行任務時,家中妻子就正在孕期。
片中有一段宗大偉與邊境官哈桑鬥智鬥勇的情節,為了給被困同胞拿到過關簽證,宗大偉又是費盡心思準備材料,又是想方設法跟哈桑套近乎。饒曉志説,真實的外交官差不多就是這樣,“而且他們用的時間可能會更長,要不停跟邊境官溝通,去熬、去耗,想盡一切辦法。”
至於宗大偉與外國反叛軍首領的兩次“轉輪手槍對決輪盤遊戲”,直接將生與死的抉擇擺在了人物面前,將緊張氣氛渲染到極致。當被問及這樣的場面是否真實發生過時,饒曉志笑言:“當然故事還是故事,我不能説每一個外交官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但他們有人的確面臨被槍指頭的危險。我們不能把電影等同於每一次都是這麼極致的驚險,但為了呈現出這羣人物的艱險,我們也做了一些戲劇化處理。”
“憑空”打造異域風情
不出國門一步,“憑空”打造出異域風情,拍出國外的感覺,是《萬里歸途》拍攝的一大挑戰。
因為新冠疫情,原定的國外拍攝計劃泡湯,一切都只能在國內完成,一開始的設計、找參考,都是“平地起高樓”。“我們都沒出國去看,全是自己設計。”饒曉志説,“現在是互聯網世界,我們可以找到各種各樣的圖片和影像去做參考。”
片中的努米亞共和國是虛擬的,這就意味着主創必須從各方面構建出一個全新的影像世界,這個國家的地理位置、氣候、人種、語言、社會制度……包括國旗、國徽、鈔票都要一一設計。
《萬里歸途》提前一年在全國各地勘景,最終在銀川、石嘴山、青島等地取景拍攝。劇組1:1搭建了片中的努米亞小城,精細到連飄在空中的報紙、碎紙屑都是經過設計的道具,有國外標識,上面的語言是阿拉伯語。“當然我們不可能真的搭建一個城市出來,只能搭幾條街,通過不斷更換佈置,重複利用,拍出不同街道的感覺。”饒曉志説。
和饒曉志之前執導的文藝片《無名之輩》《人潮洶湧》相比,此次《萬里歸途》中有大量戰爭場面和動作戲,首次挑戰這一類型的他卻坦言並沒有太大壓力:“因為對我來説,沒有什麼説一定要拍戰爭戲,我也沒有夢想過要拍戰爭戲,只不過恰好因為這個故事有戰爭場面。我想拍出一種危機四伏的感覺,因為很多外交官經歷的就是這樣,所以(戰爭場面越殘酷)才能凸顯出和平是多麼珍貴。”
拍攝戰爭戲前,劇組會反覆排練,用沙盤做推演,並給出很多拍攝方案,直到實拍前才選出最優設計。有一場宗大偉和成朗開車闖入戰場,經歷槍林彈雨後終於逃出來的戲,讓觀眾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那場是夜戲,我們連熬了起碼15個晚上才拍完,大家都很拼命。我其實沒有拍對戰雙方的關係,我們也不需要弄懂到底誰打誰。對我來講這是一個比較佔便宜的事,我不需要交代清楚這邊是誰、那邊是誰,因為對於手無寸鐵的人來説,只要逃出去就可以了。觀眾的視角跟着主角走就好了,它就是一個普通人在戰場中的感覺。”饒曉志説。
張譯學阿拉伯語有秘訣
王俊凱在片中飾演初出茅廬的新人外交官成朗,氣質青澀,性格充滿理想主義。饒曉志説,像成朗這麼年輕的外交官在現實中的確存在,而且還有不少,甚至有的人看起來比成朗還年輕。“我第一次見小凱時,就覺得他身上有一些跟成朗比較契合的點,都是直率的、有衝勁的、帥的,內斂害羞的性格也比較符合我想象中的角色。”
對張譯而言,以他的演技拿下宗大偉一角自然不在話下,但講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語台詞,就比較難了。饒曉志透露,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張譯沒辦法系統學習阿拉伯語,只能現場練台詞。“我們現場有阿拉伯語老師,會給他反覆聽錄音。譯哥作為職業演員,也有很多他自己的辦法。”説到此處,饒曉志賣起關子,“對張譯來説,電影就是魔術,把什麼都揭秘了,就不好玩了。”
在片中飾演被困同胞的幾位主要演員,有很多都是饒曉志話劇團的演員。在開拍前,饒曉志就告訴他們,他希望片中獲救的不是一個數字,而是一個個鮮活的人。“我讓演員們去創作自己的角色,叫什麼名字、什麼年齡、做什麼工種都可以自己想。他們對劇本的幫助非常大,他們在這個空間裏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表演。”片尾,一位獲救同胞掏出筆記本,他記下了每天的步行步數,這趟歷經艱險的回國之路一共走了32萬6千多步。這一細節就是演員自己的設計。
(原標題:《萬里歸途》還原外交官撤僑幕後故事,饒曉志首次挑戰戰爭戲)
來源:北京日報客户端 | 記者 袁雲兒
流程編輯:U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