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慣了大魚大肉,這部電影就想一盤苦瓜降降火,我們需要這樣的真實 保持人間清醒!
這是網友評價電影《不期而遇的夏天》時用的比喻。
上映三天,《不期而遇的夏天》並沒有激起多大的水花。這與題材有關,也與排片重視程度有關。其首日排片佔比僅有7.4%,只達到了上映已超過1個月的《怒火·重案》排片佔比的一半。
影片講述了留守少年易水生來到鎮上讀書,懦弱的他每天被同學欺負。一次偶然的相遇,以回收廢品為生的黃四毛幫他出頭教訓了欺負他的同學,從此易水生黏上了黃四毛,兩人逐漸成為彼此唯一的朋友。
而這個黃四毛之所以要和孩子成為朋友,是因為他在成人中並不受歡迎。好吃懶做,不求上進的他幾乎被易水生以外的所有人看不起。他能教訓的只是幾個小學生,卻經常被鎮上的各種成年人教訓。
相處逐漸加深,易水生也逐漸認識到了黃四毛不爭氣的一面,對他小偷小摸的習慣也心存芥蒂。在經歷了一段齟齬之後,黃四毛自證清白,也希望有所改變。這段非典型友情將何去何從?
看起來,作為一部講述鄉村留守青年兒童題材的作品,《不期而遇的夏天》選擇上映的時段並不那麼“合時宜”——影片中同齡的孩子們如今已經開學。而鄉村題材一向不是大銀幕市場的“香餑餑”。與此同時,儘管評分未出,但因其曾經亮相去年的平遙國際電影展,而得到一定範圍的關注,並且在網友討論中形成了“兩極化”的評價。
打出五星評價的觀眾表示:在平遙流過最多眼淚的一場,開頭的影像質感和秦海璐那段長鏡頭就讓我好喜歡……易寒導演太優秀了,演員也非常非常優秀,後半段一直被觸動淚點,不期而遇的感情對我來説太珍貴了。這段時間一直在質疑自己是不是對一些温暖善良又虛無的情感太執着,有在這部電影裏得到解脱。
而打一星的觀眾也言辭懇切:實在是痛惜這個充滿好品相,又關注到社會邊緣羣體的片子,但就是因為前篇的好,反而更加討厭和反感這個劇本里所傳達出的觀念。如果走向更深切的温情主義表達,缺乏關愛的小男主與本質善良的窮酸漢之間,那似兄似父的情感本可以很順暢被觀眾接收並同情。可怕的是,善良的窮酸漢身上的所有人物色彩都被附上了刻意且簡單的對抗關係,對抗鎮上有權有勢的所謂“惡人”。這其中的種種反應的是一種劇作的大退步和某些國產創作者表達情感的貧乏和簡陋。
在這種兩極化的評價裏,或許看得到聚焦現實主義作品拍攝中價值取向的重要性。當代鄉村渴望並亟待被電影人所聚焦,然而選對了人物和羣體,並不意味着電影的成功。
易寒此前也曾拍攝同樣聚焦南方鄉村兒童的電影《遙望南方的童年》,豆瓣評分高達9.4分。很顯然,當電影真正走向市場,這次《不期而遇的夏天》沒能續寫前作的優質評價。
編輯:陳熙涵
責任編輯:黃啓哲
綜合自豆瓣網、微博、1905電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