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姨媽不管在原著還是影視劇裏,都是一個不討人喜歡的角色。儘管如此,康姨媽在孃家的待遇可是最高的,不僅有父母喜愛,還嫁入高門,可為何她卻被送人慎刑司了?
明蘭的嫡母王大娘子,雖然是康姨媽一母同胞的姐妹,但是待遇卻有着天壤之別。王大娘子是被經商的叔叔和嬸嬸養大的,而康姨媽是被在外為官的父親帶在身邊的。
為什麼同是女兒,康姨媽卻可以跟隨父母上任,王大娘子卻不可以?
王大娘子和康姨媽雖然同為嫡女,身份卻有着很大的區別。康姨媽是嫡長女,而王大娘子是嫡次女。所以,康姨媽的身份要高於王大娘子。
在古代,嫡長女與嫡長子是同級的,身份遠高出其他嫡出的孩子。所以,康姨媽才看不上那些庶出的孩子,而且骨子裏就覺得庶出的孩子,就是出來做奴才的。
在原著中,明蘭和盛老太太的一次閒聊,還傳遞了一個消息:康姨媽容貌是勝過王大娘子的。而且,王大娘子目不識丁,康姨媽可是滿腹經綸。
康姨媽跟隨父親上任,她的父親過世後,又坐享太廟,所以,她的身份自然是高貴的。在原著中,連盛老太太對於王家的身份都是有所顧忌的。
有權有勢的康姨媽,自小就是被父母捧在手心裏的,她飽讀詩書,又慣會討父母歡心。所以,很多時候,父母對她的喜歡,遠超過王家嫡長子和嫡次女。所以,很多好東西,父母都給了康姨媽。
甚至,康姨媽嫂嫂的父母一步步跪求來的賜子觀音,被她看上後,只是撒了個嬌,嫂嫂就乖乖的把觀音讓給她。
可見,在康姨媽的世界裏,沒有什麼,是她得不到的。而且,得到的理所應當,理直氣壯。但在得到的同時,也養成了康姨媽自私自利的性格。
因為生長環境的原因,所有奇珍異寶都是可着康姨媽來的。所以,別人有的好東西,她沒有,她就覺得這個世界不公平,必須搶過來,這就是典型的“公主病”。
到了婚配的年齡,康家和盛家同時求親的時候,康姨媽和王大娘子一同看上了康姨夫。而且,康家是世家,盛家世代經商,不過盛紘的父親是個探花郎。可見,比身價,盛紘就徹底被KO無數次了。
王家老太太沒有理由的偏心康姨媽,見康姨媽喜歡,根本不顧及二女兒的心思,就把康姨媽嫁進了康家,王大娘子自然只能嫁入盛家。
康姨媽嫁過去的時候,康家已經開始落寞了,而盛家雖然根基淺薄,但有一個勇毅候獨女坐鎮,家裏的錢財又是取之不盡。所以,慢慢的王大娘子開始佔了上風。
在原著中,這姐妹倆新婚後,是不怎麼往來的。後來,康姨媽聽説王大娘子過的不錯,才恢復了書信往來。而且,康姨媽一直想把嫡長女允兒嫁給長柏。
盛老太太和盛紘自然是不願意的,最後,由盛老太太做媒,將允兒嫁給了明蘭大伯的次子。而且,品蘭和明蘭聊天時,品來還説允兒帶來的嫁妝不及淑蘭出嫁時的一半。可見,康家已經衰落成什麼樣子了。
康姨媽還經常藉着探望王大娘子,來盛家打秋風。盛老太太和盛紘也只好睜隻眼閉隻眼。康姨媽看到盛家的家資雄厚,而且妹妹手中還有豐厚的嫁妝,可是她的嫁妝都快被康家掏空了。所以,她心裏更是氣急了。
嫉妒,憤怒,康姨媽甚至覺得康家當時求親,就是為了她的嫁妝,她覺得自己被欺騙了。而生活上沒有妹妹的風光,讓她人格更加扭曲。
唯一讓康姨媽心裏舒服的時候,王大娘子這個愚蠢的妹子,連一個小妾都都鬥不過。如果換做是她,十個林小娘也被她團滅了。
但是,她從來不給妹子出主意,只顧着看着熱鬧,王大娘子的日子不如意,她才稍微覺得平衡一些。
明蘭幼年喪母,被盛老太太收養。在盛家一直是一個爹不疼媽不愛的孩子,但是卻得嫁高門,她心裏這個氣啊。所以,她覺得顧二能看上明蘭,那自己也塞個庶女過去,即使不得寵,也能給明蘭添堵。
可是,被明蘭和盛老太太來了一個釜底抽薪,連康姨夫倒貼老臉,向妹夫求的一官半職,也泡湯了。這讓康姨媽心裏更加不平衡。
於是,康姨媽嗦擺王大娘子給盛老太太下毒。她篤定,盛老太太必死無疑,以她的聰明才智,這鍋必定是王大娘子背,自己還可以打着賢惠的名聲,去盛家幫忙,不僅可以撈財撈名,還可以功成身退。
哪怕事情敗露,王老太太也定然保全她。只是,康姨媽算計到了一切,卻算漏了明蘭。
最後,在明蘭、長柏和顧廷燁的共同努力下,終於把康姨媽送進了慎刑司。而且,如果,沒有顧二叔的努力,康姨媽還沒資格進入慎刑司呢!
可見,康姨媽雖然是高門嫡女,才貌雙全,但是她德不配位,被送進慎刑司,算是她的幸運了:
父母的過縱嬌慣,自身的恃寵而驕,沒有感恩之心......康姨媽一身的毛病,真是罄竹難書,外加一雙不辨是非的父母,只知道護着康姨媽。如果,王家老太爺被趕出太廟,也是不冤的。
編後語:原生的家庭環境,真的很影響孩子的性格。如果,王家父母對康姨媽教育,可以學一學海家,那麼,就不會有康姨媽荒唐的行為。
人在成長的時候,就明白了,不是所有的好東西,都應該是你的。相反,你要學會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