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專稿 近期院線新片中,有一部作品雖然票房表現平平,但口碑以8.6分,一騎絕塵,它就是《誤殺瞞天記》。
説“新”,《誤殺瞞天記》其實是一部2015年就在海外上映過的電影,因為“誤殺”這兩個字,中國觀眾對它更是已經相當熟悉——2019年末,肖央主演的《誤殺》一躍成為當年賀歲檔票房黑馬。
儘管影片並未就翻拍和原版進行過多宣傳,但細心的影迷們還是早早扒出了這部“寶藏”印度電影,將當中的精彩反轉和推理梗進行了詳盡解析。
時隔多年,《誤殺瞞天記》首登中國院線。我們不禁好奇:已經被“劇透”的故事,真的還能吸引觀眾為它買單嗎?
01
不怕“劇透”?
《誤殺瞞天記》,觀眾究竟在看什麼?
《誤殺》上映時,肖央飾演的父親巧妙利用電影“蒙太奇”手法與警察鬥智鬥勇。為絕望中的一家人“脱罪”的故事征服了大批觀眾,超13億的票房讓它至今依然保持着內地影視犯罪懸疑片票房冠軍的紀錄。
而作為原版,《誤殺瞞天記》的故事內核除了如各類影評中分析的那般,在中國版中得到了高度還原和巧妙本土化,最終的懸念和反轉也更加極致。
與我們此前擔心“劇透”成為阻礙觀眾觀影《誤殺瞞天記》的狀況截然相反,走進影院,幾乎絕大多數的觀眾都是因為《誤殺》“慕名而來”。
一位女觀眾表示,雖然沒看過肖央主演的版本,但自己卻是被翻拍細節科普帖“種草”了這部電影。
對於她而言,只要確定是自己喜歡的題材、類型,已經知道結局也並不會影響她對電影精彩程度的期待。
被這位女孩邀請一同觀影的朋友則是《誤殺》系列的忠實影迷:“《誤殺》1和2我都看過,第二部劇情比較平淡,有點失望。知道它們是根據《誤殺瞞天記》翻拍的,想看看原版能有什麼不一樣。”
尋找“不一樣”成為了採訪中觀影者的頭號“訴求”。
有個男性觀眾就直言,即便同一部電影,每次看也都可能會發現此前被忽略的新細節,“再看《誤殺瞞天記》,我最期待同樣的劇情在兩個國家不同文化背景的演繹下會有什麼不同的視覺衝擊力,懸疑的內涵又會有何種差異,很高興我看到了。”
這種對比也給觀眾帶來了單純欣賞劇情之外的一層樂趣。
儘管《誤殺》系列在進行本土化時吸收了原版大量的劇情設定“精華”,但依然有許多觀眾被《誤殺瞞天記》更加出人意料、和大膽的結局深深震撼。
有觀眾表示,兩個版本通看下來,印度版本的劇本更加精彩,情緒更極致,更能引起觀眾共鳴。但演技層面,中國版演員的表演則更細膩,比如肖央飾演的父親狀態更加有層次和説服力,而印度版中的一些角色則難免有些懸浮。
對於選擇買票觀影的觀眾而言,翻拍和原版電影之間“不存在誰高於誰”。
一位經常觀影的資深女影迷就表示,自己看過很多不同版本甚至翻拍多次的影片,比如當年先後登陸中國院線的《看不見的客人》和《死無對證》。
“每個國家的文化基礎不同,所以電影也會根據文化、國情、民俗做出不一樣的改編。我相信一部電影一定是有過人之處才會有人翻拍它,我也不介意去發現(同一個故事遇到)新的導演、新的演員能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02
把“原版”打在公屏上?
逆向營銷可行嗎?
無論是上文中曾提到的《看不見的客人》和它的意大利版本《死無對證》,還是《來電狂響》《嫌疑人X的獻身》《五個撲水的少年》等一大批華語作品,“翻拍”這個概念對於中國觀眾而言早已不算陌生。
不過此番《誤殺瞞天記》上映,我們還是注意到一個有趣的變化——與過往多數作品上映時避談“翻拍”話題不同,《誤殺瞞天記》在宣發的各個環節都格外着重強調了自己“《誤殺》原版”的身份。
所以如此“逆向營銷”,對於《誤殺瞞天記》來説真的好嗎?
我們就此詢問了曾參與翻拍電影內地宣發的工作人員小徐。在他看來,儘管“翻拍”在國內電影市場中早已不是新鮮事物,但在普通觀眾心中,“翻拍”“抄襲”這些概念的界定依然是比較模糊的。同一版本的翻拍及原版,如果情節完全一樣或者80%一樣,上映時肯定難以超越先入為主的觀念。
以《看不見的客人》和《死無對證》為例,由於內容基本屬於1:1復刻,後者上映後的市場反響和口碑顯而易見。
而目前,《誤殺瞞天記》多少也陷入到了這樣的桎梏,因此小徐坦言,這部電影的選擇多少令他有點意外,“涉及原版和翻拍,同一個梗可能會作為(宣發)‘彩蛋’,但片方基本上不會選擇用它宣傳,因為觀眾通常也不會因此選擇觀看。”。
不過從我們走訪影院瞭解的情況來看,作為當年賀歲檔最大黑馬,《誤殺》所積累的路人盤,對於《誤殺瞞天記》來説成了某種意義上的“雙刃劍”:有部分觀眾透露,自己原本在買票時注意到了這部電影,但瞭解過後認為“很難超越《誤殺》的完成度,沒必要再看一遍”;但也有人直言,如果不是看過《誤殺》,自己不會對一部印度電影產生觀影的興趣。
此前,業內也曾期待《誤殺》與《誤殺瞞天記》的這一撥“逆向營銷”能再帶動起行業新的熱潮,但從現在的市場反響來看,這個願望或許難以實現。
不過小徐也表示,懸疑類型片對情節新鮮度的觀感要求是最高的,如果換做愛情或喜劇題材,完全相同的故事或許對口碑的影響會相對較小。
《誤殺瞞天記》目前仍在熱映,且以豆瓣8.6的高評分暫居同期第一。所以,屏幕前的你還會為它買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