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專訪美術指導林木 | 他,為張藝謀“造”了一台坦克

由 許愛花 發佈於 娛樂

1905電影網專稿 前段時間,張藝謀新作《滿江紅》立項和《懸崖之上2》官宣的消息引發影迷們的廣泛關注。

尤其是《滿江紅》,這將是張藝謀和編劇陳宇繼《堅如磐石》《狙擊手》之後的三度合作。

根據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真實事蹟改編,《狙擊手》講述了抗美援朝戰場上狙擊五班戰士與敵軍殊死對決的故事,豆瓣評分7.7,領跑一眾同檔期影片。

在張藝謀執導的20餘部影片中,它更憑藉超6億的票房成績高居第4位,實現了口碑和票房的雙豐收。

影片的成功離不開張藝謀嚴謹到極致的追求,也離不開劇組成員的辛勤付出和創作。本期《幕後》,我們特別邀請到《狙擊手》美術指導林木做客,聽他講述《狙擊手》背後不為人知的細節,以及他多年以來跟張藝謀合作的點滴。

《狙擊手》跟《長津湖》“搶”坦克?

林木:我們重新“打造”了一台

區別於一般戰爭片的宏大敍事,《狙擊手》的靈魂在於以小見大,整部戲場景不多,主要聚焦在一片遼闊的雪地上,那是志願軍和美軍展開對決的第一戰場。

林木直言影片場景數量的減少並沒有降低美術組置景的難度。單是找到張藝謀心中的“最佳戰場”,大家就費了不少功夫。

美術組最初考慮過張家口一帶,隨後又到過東北和內蒙古勘景,對比了很多地方之後,才最終選擇白山作為《狙擊手》的主要取景地。

林木解釋白山能夠脱穎而出的理由:一是地勢。

白山附近的村莊中間有窪地、有河道,丘陵狀的地勢起伏層次豐富,且適逢動態河灘枯竭,被冰雪覆蓋起來,非常適合作為狙擊戰的場所。

二是降雪量。

張藝謀對於《狙擊手》的明確要求是,只要是拍雪,就必須拍真雪。這意味着取景地必須大量穩定地“供雪”。

而根據歷年的降雪量數據分析,林木發現白山正是東北每年降雪量最大和最穩定的地方,契合導演想拍真雪的執念。

定下兩軍決鬥的戰場後,林木團隊開始馬不停蹄地搭建雙方的戰壕。

其中我方戰壕位於山坳背後相對低窪的地方,搭建用的都是當地木材和土石結構。連林木自己也坦言,這是一個比較簡陋的設計。

因為我方在朝鮮戰爭裏基本沒有制空權,再加上條件有限,搭建取材只能因地制宜,把營地選在低窪之地也是為了更好地躲避空襲。

相較之下,美軍的戰壕就顯得“豪華”了。

林木為美軍戰壕做了一個三叉形半包圍的設計。這樣一來,他們就有很多可以作為掩體的支點,更符合他們選擇“守株待兔”的作戰策略。

“美軍和我軍的戰壕高度相差七八米,整體落差不大,但作為狙擊手來説,這種落差帶來的瞄準視野完全不同。”

林木介紹,這突出了我軍處於劣勢的作戰狀態。

當然,雙方作戰條件的差距不僅體現在戰壕位置上。

戲裏,坦克作為美軍最後依託的重要場所,對戰局產生着舉重輕重的作用。戲外,為了能讓劇組拍攝到“真實”的坦克,美術組更是排除萬難,親自“打造”了一台。

當知道劇組需要用到坦克作為道具的時候,林木先是考慮去借,“我們走遍了各種道具單位,但因為拍攝時間幾乎和《長津湖》重疊,好的已經被借走了,剩下的基本達不到要求。所以我們決定,整個坦克的內外部分都重新來做。


美軍在朝鮮戰爭用的坦克是歷史上著名的“謝爾曼”。

考證了大量素材之後,林木團隊先是1:1還原了坦克的外觀,包括坦克上的戰爭塗裝以及戰爭痕跡都儘量做得跟歷史記載上一樣。

在內部設計上,則是先把艙架起來,放在可以震動的平衡器上,讓它自然表現坦克行進時的晃動感。然後再切割出活動空間,給攝影師、燈光師留出位置。

林木自豪地表示,他們做出來的坦克雖然是個道具,但還是做到了正常行駛,炮塔能夠自由轉動,裏面所有的操作都可以模擬,“國產電影能在坦克內部拍如此複雜鏡頭,真的很少見吧!”


張藝謀一直強調志願軍和美軍在裝備上的反差。用他的話説,志願軍是以極其簡陋的條件,去迎戰武裝到牙齒的,號稱世界第一的軍隊。

為了體現雙方在作戰武器上的差別,美術組的設計也是費盡心思。

美軍的武器原本是按照正常美國陸軍的裝備來匹配,但林木在跟導演商量的過程中,認為無論是從凸顯人物性格上看,還是從劇情方面來講,美軍都有一定的僱傭軍成分,所以美術組這次對於美軍武器的設計更為大膽,“用了美軍制式外的改裝槍,有些甚至包括獵槍風格的武器。

另一方面,志願軍的槍則相對很簡單,用的是莫辛納甘。很多軍事迷都知道,莫辛納甘完全靠盲射。

林木拿到“這款槍”時曾經有過一番感受,“瞄準難度不低,尤其是在雪地戰場,對眼睛觀察力和精神捕捉力要求都很高。”

碰上最寒冷的冬季,面對最難纏的對手,手握最簡單的武器,我們的戰士就那樣堅守着......

林木這樣總結《狙擊手》的美術設計,“一切從真實出發!

《懸崖之上》佈景讓張譯震撼

林木:我們做了大量史料研究與考察

張藝謀最初找到林木合作的電影,其實是未上映的《堅如磐石》。《堅如磐石》之後,兩人才有了《懸崖之上》和《狙擊手》的再度搭檔。

回首《懸崖之上》的美術創作,林木直言它的體量甚大,早在籌備階段,他前前後後畫了上百張草圖。最後確認下來的,也有四五十張,作為貫穿影片的關鍵幀。 

影片背景置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還原上世紀哈爾濱中央大街的面貌,成了美術組的重點工作。

“以前的中央大街早不存在了。但我們還是去了原址,包括馬路的寬度、材質,都一一做了勘測。”

林木揭秘,哈爾濱中央大街的場景是美術組在大同找了一片空地重新搭建的

為了達到更高的還原度,他們看了很多紀錄片和回憶錄,像是大街上的書店,很多建築都源自真實參考,是一比一地將當時的中央大街“複製”過來了。

“林老師你看,我們家就在那兒!”

令林木印象深刻的是,張譯去到了現場特別激動。因為他是哈爾濱人,老家就在中央大街上,當他看到中央大街上特徵鮮明的地標建築時,一看就認出來了,心情也隨之感動起來。

張譯説,這個場景,讓他有種回家的感覺。

談及《懸崖之上》的製作困難,林木直言是短短几分鐘的一場戲,創作過程卻需要橫跨多個拍攝場地。

比如張譯、秦海璐一行人從林海雪原趕火車的情節,雪原部分是真實取景於東北雪鄉;但他們進入車廂的部分,則是在北京的攝影棚裏拍攝;再到他們下了火車走進哈爾濱大街時,取景地已經變成了大同;緊接着他們從街道開車到洋樓的過程,又需要回到北京的攝影棚來製作。

如此來來回回,反覆穿梭,要求影片整體的美學風格要銜接得非常緊密。

實際上,《懸崖之上》美學風格不僅緊密統一,影片對於美學細節的把握更是精益求精。

基於特殊的時代印記,很多文字資料在還原成平面設計之前,需要把其中的俄文和日文翻譯過來。劇組為此專門找了精通俄文和日文的專家前來校對,對於表達不通順,語法不得當的地方,全部改正過來。

林木表示,細節要經得起考證要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真實存在性,二是文本準確性,先看這個東西是否真正存在於時代,再看它的表達是否簡煉而精準。從美學角度來看,它還要有美感,能適應全片風格。

從《堅如磐石》到《懸崖之上》再到《狙擊手》,幾部影片下來,林木愈發享受與張藝謀的合作。

“張導不會執着於盯住某一點不放,而是很開放地去接納各種可能性,給予我們很大的信任。在創作過程中,給出的細節要求都非常明確,反饋也十分直接,我們能學到很多東西,同時又能發揮很多特長。”

在林木看來,在壓力中成長,很好地形容了他與張導搭檔以來的狀態。而他最敬佩導演的一點,則是他的電影境界,“現在的張藝謀,早已經是遊刃有餘,完全享受電影創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