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游到海水變藍》上映 賈樟柯談藝術與票房
1905電影網訊 9月19日,賈樟柯導演的最新作品《一直游到海水變藍》正式全國上映。上映當日,影片於阿那亞先後舉辦主題論壇“海水是如何變藍的?——從文學到電影”和特別放映活動“一直游到阿那亞”。
導演賈樟柯,片中人物、作家梁鴻,片中人物王亦梁,藝術顧問歐陽江河等影片主創與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著名作家邱華棟,學者、翻譯家、北京大學法語系主任董強亮相阿那亞,與觀眾分享交流,碰撞出更多關於電影、文學、歷史、人文的獨特思考。
“藝術的唯一推動力不是金錢,是內在表達的渴望”
在海邊社區阿那亞觀看《一直游到海水變藍》,片名與環境的碰撞使觀眾獲得了一次獨特而難忘的觀影體驗。映後,賈樟柯、梁鴻、歐陽江河與王亦梁面對觀眾,講述了他們心中“海水變藍”的故事。
賈樟柯分享了影片的創作始末:2015年他從北京回到故鄉賈家莊居住,就開始思考農村與城市的關係。農業社會的歷史積澱決定了如果想理解現代和城市必須要理解故鄉和農村。因此,他決定拍攝一部關於農村的電影。此外,前兩部紀錄片的經驗讓他體驗到用電影語言與另外一種藝術語言對話的火花和樂趣,這一次便選擇了讓電影與文學相遇,以幾位出身農村的作家的視角,觀察、感受、講述生活。
在阿那亞的海邊,賈樟柯也講述了片名《一直游到海水變藍》的由來:作家餘華在拍攝時,回憶起童年在家鄉浙江海鹽的海水裏游泳的故事,便脱口而出:“一直游到海水變藍”。“‘一直’是不順利、不暢達,充滿了困難,這種情況下才需要堅持。‘遊’是向前,帶有一種主動、不確定性、吃力的感覺,‘海水變藍’是更開放更潔淨,理想化的未來”賈樟柯説。
梁鴻對影片的闡釋讓不少在場觀眾深受啓發。她認為,這部電影通過作家羣體,揭開了每一個人的身世之謎:“我覺得這‘身世之謎’不單單是我個人的,或者説是一個作家的,它其實是我們整個時代中普通人的身世之謎。”
影片中最後一個登場的人物、梁鴻的兒子王亦梁令很多觀眾印象深刻,賈樟柯曾表示,王亦梁對自己家庭歷史的興趣和迷惑,“讓自己有機會走進下一代人的精神世界”。時隔兩年,16歲的王亦梁於阿那亞驚喜亮相,現場向觀眾闡釋自己再次觀看影片的感受,“每個人觀看時的焦點不一樣,讓影片呈現出多義性。”
在回應觀眾提問:“導演堅持拍“真實”的電影,會不會擔心沒飯吃?”時,賈樟柯一番動情的回答獲得了全場歡呼和掌聲。
他説:“藝術的維繫本質上不是靠給不給飯吃,很多詩人沒有飯吃也在寫詩,很多電影導演兩手空空還在拍電影,藝術唯一的推動力不是金錢,而是內在表達的渴望,這種渴望不會熄滅,因為人類最不缺的就是困擾我們的問題,只要有困擾我們的問題就需要一個報信者,這就是藝術家,就需要表達者,把我們共同的感受通過他們職業化的能力呈現出來,藝術史就是人類的痛史,而不是票房歷史。”
此前,主持人曾提到電影的票房數據一直在增長,賈樟柯也表示:“不要票房播報,我們在聊藝術。”
海邊精彩探討“海水如何變藍”
放映之外,賈樟柯攜梁鴻、歐陽江河兩位主創,與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邱華棟,學者、翻譯家、北京大學法語系主任董強參與主題論壇,從文學和電影的維度,就“海水是如何變藍的”這一話題展開了熱烈而豐富的討論。
作為一個作家,邱華棟對影片中三位同行的講述深有感觸,“三位作家作為電影的主角出現在銀幕上,有很多細節打動了我。”董強則從國際化角度分析了電影中真實的力量。“賈樟柯的電影是給我們中國人拍的。”他説,“影片裏對農村生活的真實表現,以及每一位作家對自己踏上創作過程的講述,都是近年來最能感動我的。”他還表示,“非虛構不是簡單地去記錄,非虛構是真正的藝術創作手段。我認為這種探索是對電影注入一種生命力的新手段。”
梁鴻向現場觀眾坦言,“賈導的凝視之感讓人有一種敞開心扉的願望。”她表示,對於我們來説,這部電影可能是要游回最初的一個渾濁的地方,“渾濁裏面可能包含痛苦、包含了泥沙,但同時也包含了很多營養。黑暗會滋養你,痛苦也會滋養你,黑暗和痛苦都可能是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某一種新的力量。”影片藝術顧問歐陽江河則總結,“無論你怎麼認識電影和文學,如果想要與我們的真實人生、與自我發生關係,你都得下水去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