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NFT,到底是割韭菜的利器,還是改變行業的鑰匙?

割韭菜,還是革命行業?

2022年6月3日,知名中文説唱歌手MC HotDog熱狗發佈了自己的最新單曲《NFT》,隨即在音樂圈引起不小的熱議。

這可能是華語樂壇第一次有歌手把NFT作為歌曲名字並展開探討,整個歌曲也更像是一場NFT藝術的展現:

不僅歌裏唱着元宇宙、去中心化等概念,在視覺上,熱狗也進行了類似的結合,無論是歌曲封面還是MV都融入了目前NFT市場流行的像素風、拼貼主義等元素,儼然一個NFT領域的老玩家,還有人在評論區裏調侃:“狗哥是不是虧麻了才寫出這首歌的。”

事實上,音樂一直是NFT產業發展的重要領域,音樂NFT更是整個市場上最常見的品類,據統計,整個2021年就有近50個音樂NFT交易平台上線,這為整個音樂NFT產業的擴張與發展帶來了機會。

但機遇與問題共生,伴隨着一個個明星音樂NFT的水漲船高、秒速售罄,炒作、盜用、割韭菜等負面評價也層出不窮。

對於音樂行業來説,音樂NFT的發展到底意味着什麼?它會像很多人説的那樣革新行業嗎?帶着諸多疑問,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翻開屬於音樂NFT的編年史,希望能找出一個答案。

音樂人,靠NFT發家

如果説在2021年以前NFT還是個“新鮮詞”,那麼經過一年多的飛速發酵,它已同“元宇宙”“虛擬偶像”等概念一樣,成為了大眾眼中的熟客。

不同於同質化代幣在金融圈的風生水起,NFT在藝術領域大放光彩,而除了PFP等形式NFT的大流行外,作為重要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音樂行業在NFT這一新形式的衝擊下掀起新的潮流,全球音樂人、唱片公司、音樂平台都將目光投向了這一新生產物。

如同不少新生科技企業在web3產業的前赴後繼一樣,最先投身NFT的也是音樂圈裏最“新潮”的一幫音樂人,EDM(電子舞曲)、New Wave(新浪潮),他們玩的是當下年輕人最愛的音樂,也追着最新的潮流,“如果把音樂製成NFT,將會發生些什麼?”

美國DJ、製作人3LAU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2021年2月,他的專輯《Ultraviolet Vinyl NFT Collection》在電商平台Dshop上正式發佈並拍賣,隨即引起軒然大波。這一次,他並不是因為自己的音樂而火遍全球——從某個角度來説也是因為音樂,而是因為那個嶄新的名詞:NFT。

《UVNC》共有33張,是3LAU與NFT平台Origin Protocol(起源協議)合作發行的NFT專輯,這也是全球首張代幣化的音樂專輯,在整個NFT發展史上都具有歷史性的意義。

專輯也並非將音樂簡單的轉化為了NFT,而是為購買者提供了全新的音樂體驗:拍賣最高級別“白金級別”的競拍者不僅可以獲得一張實體黑膠以及專輯中的11首音樂NFT,還能收穫3LAU根據其音樂品味打造的定製歌曲,除此之外,其他的級別的競拍者還擁有自定義混音、獲取未發行音樂的權益。

這場拍賣的總收益達到1168.41 萬美元,光是白金級別的獲勝者就出價366萬美元。一場NFT競拍讓3LAU賺得盆滿缽滿,對於靠點擊和播放取得分成的音樂人來説,這樣的一次性鉅額收益無疑令人震驚。

3LAU的“成功”吸引了更多人入局,如果之前這個領域還只是一些小眾音樂人在“玩票”,接下來入場的可都是國際巨星。

2021年4月,著名説唱歌手“狗爺”Snoop Dogg就發佈自己了的NFT藝術品《A Journey with The Dogg》,將自己的説唱作品製成獨家音樂NFT進行出售,同時還搭配由西海岸文化、生活碎片組成的藝術NFT。

這次發行沒過多久,他還與知名NFT彩虹貓的原作者展開合作,他們聯手推出的NFT作品上線後即迎來飛漲,幾個小時內就超過原價值的十倍。

除此之外,“潮爺”Steve Aoki、知名電子音樂製作人Deadmau5、Grimes等頂尖音樂人紛紛進軍音樂NFT,發佈NFT專輯。憑藉自身全球級別的人氣以及NFT藏品的特殊性,幾位音樂人的NFT專輯成交價都十分驚人,這樣的新鮮嘗試為他們帶來了幾百萬美元的收益,更是讓全球音樂行業為之震動。

而在國內,也有人第一時間跟上了潮流。曾因歌曲《蹦迪治大病》而聞名的音樂人高嘉豐就是其中之一。

2021年3月底,高嘉豐在NFT交易平台Opensea上線了自己的音樂NFT《Emotional Dance Muisc》,這是一段僅有7秒的MP4文件,由其以往音樂片段以及3D波形動態化的“jiafeng”字樣組成。高嘉豐在上傳時將起拍價設置為0.ETH(約623美元),在競拍開始13天后的4月10日,一位名為“Oxunnamed”的買家以0.01ETH(約1953美元)的價格將其拍走。

音樂NFT,到底是割韭菜的利器,還是改變行業的鑰匙?

《Emotional Dance Muisc》競拍界面,圖源網絡

就這樣,國內音樂NFT的“第一槍”,以約一萬三千元人民幣的價格“打響”了。

隨後的5月,知名歌手阿朵發佈國內首支NFT音樂作品《WATER KNOW》,並在阿里拍賣以30萬元的價格成交,這也宣告着國內音樂人開始以更專業化的姿態入局音樂NFT。

伴隨着平台的推動與NFT產業的日漸成熟,國內外大批音樂人入局音樂NFT市場,國際上,ASAP Rocky、Kings of leon、Jay z等歌手、組合都在製作NFT專輯,而在國內,胡彥斌、張楚、羅大佑等不少歌手、老牌唱將也在與平台的合作中發行了自己的NFT作品。

除了將音樂“代幣化”這一條路外,更多的知名音樂人則選擇成為NFT玩家,前面提到的Snoop Dogg就是圈裏的知名巨鯨,2021年9月,他高調宣佈自己以名為Cozomo de' Medici的賬户收藏了價值超過1700萬美元的NFT藝術品,並且發行了諸多非音樂載體的NFT藏品。

在國內,周杰倫、林俊杰等巨星的NFT玩家身份更是人盡皆知,他們不僅收藏NFT,還發行屬於自己的名人NFT。2022年初,周杰倫的潮牌PHANTACi宣佈發售NFT項目Phanta Bear,總價超過6200萬元在40分鐘內被一掃而空。前不久,“周杰倫天價NFT被盜”的消息更是刷爆網絡,登上熱搜。

無論是與音樂這一藝術形式的契合,還是各種音樂NFT展現出的高價值,都讓整個市場為之“瘋狂”。一時之間,搞NFT似乎成了音樂人們發家致富的新道路。

音樂行業NFT時代來臨?

音樂NFT的火熱,除了知名音樂人們的下場,更離不開平台及企業的推動。

例如2020年年底上線的音樂NFT平台ROCKI,其是Binance智能鏈上的第一個音樂平台,也是全球第一個音樂NFT平台。2021年4月,ROCKI上線了公測版本,在這個平台上,用户可以收聽部分免費音樂,並對音樂NFT的聽歌權限進行交易,而音樂人則可以創建自動分配收益的版税合約,並且像大多數藝術家一樣將自己的歌曲聽歌權限鑄幣。

平台上線後,迅速吸引了大批獨立音樂人的入駐,而其“音樂人與用户都可從中獲益”的特性更是引來許多用户,截止到2021年12月30日,平台的估值已經高達2100萬美元,目前已有近萬名獨立音樂人聚集在ROCKI上。

在很多人看來,音樂NFT更像是這個行業的“攪局者”。

ROCKI的創始人Bjorn就曾在採訪中表示,ROCKI的成立是為了改善音樂產業的一些問題。他認為,在在線音樂已被壟斷的情況下,音樂NFT能為更多的音樂人提供盈利的機會,而關鍵點就在於通過NFT及交易創造稀缺性,從而創造價值。

許多新興的音樂NFT平台似乎與以往的音樂播放平台的商業邏輯完全不同:在線音樂平台們靠播放點擊的流量及廣告收益掙錢,而NFT平台則讓價值歸於音樂本身,同時音樂人與用户都將成為受益者。

有趣的是,許多音樂NFT的早期玩家——那些最先入局的頭部藝人們,已經成為NFT平台的投資者。

前不久,“巨鯨”Snoop Dogg宣佈將其旗下的hiphop唱片公司轉型為NFT唱片公司,並且還與Steve Aoki共同創建了NFT平台Aokiverse。音樂NFT“先鋒”3LAU還是音樂NFT平台Royal的創始人,目前該平台已與多組知名藝人展開合作,收益非常可觀。

國內,NFT平台的生長速度同樣驚人。數據顯示,截止2022年5月,國內上線的NFT交易平台多達500家,但真正“擁有姓名”的並不算多,基本被各大廠包攬。值得關注的是,無論平台規模如何,幾乎所有大廠都將音樂NFT作為自己進軍數字藏品產業的突破口。

騰訊音樂正是整個騰訊集團在NFT領域的“先行者”。

2021年,伴隨國內首個NFT交易平台騰訊旗下的“幻核”的上線,TME也正式宣佈進軍NFT領域,推出了NFT音樂項目“TME數字藏品”,讓音樂開始成為收藏品。8月15日,歌手胡彥斌成為TME數字藏品合作的第一位音樂人,2001張紀念黑膠NFT《和尚》上線QQ音樂,頃刻間便被一搶而空,據悉,有8萬人參與了數字藏品的預約。

音樂NFT,到底是割韭菜的利器,還是改變行業的鑰匙?

《和尚》數字藏品,圖源網絡

半個月後,獨家音樂版權時代伴隨政策的頒佈正式落下帷幕,國內在線音樂領域正式進入後版權時代,也正是這個特殊的節點TME開始高調進軍NFT產業。NFT對於版權、所有權、創作者收益等板塊的特殊性也引起了更多人的猜想:NFT會是TME重鑄版權護城河的“利器”嗎?

在正式推出第一款TME數字藏品後,騰訊音樂開始了積極的嘗試,與張楚、周傳雄、莫西子詩、騰格爾、羅大佑等知名音樂人展開合作,可以這樣理解,在整個國內音樂NFT發展的過程中,價值、知名度較高的音樂數字藏品基本都是TME數字藏品,騰訊在音樂NFT領域實實在在的走在了前端。

前不久,騰訊與阿里先後與中國唱片集團達成合作,中國唱片集團分別在TME數字藏品與阿里旗下平台鯨探上發佈三張數字藏品唱片。與中國唱片集團的合作,也體現了國內音樂NFT產業也正在不斷向主流靠攏。

而合作中的另一方阿里旗下的鯨探也同樣值得注意。作為國內最大的NFT交易平台之一,音樂NFT已經成為鯨探上最重要的品類之一。儘管與知名歌手的合作較少,但鯨探也成為了不少音樂人的選擇,同時還有許多獨特的音樂NFT項目,上海交響樂團在NFT領域的初次試水就選擇了鯨探。

2022年3月,上海交響樂團在鯨探平台發佈了一萬份NFT藏品《中國最早的交響樂唱片》,其是一段時長2分21秒的音頻,記錄了1929年上海工部局樂隊演奏的《魔法師之戀》。藏品上線後在幾秒內被一搶而空,這也是古典樂在國內音樂NFT市場的新鮮嘗試。

早在2018年,網易就已上線了區塊鏈相關產品“網易星球”,而在2021年,網易星球也開始入局NFT領域,推出了數字藏品平台網易星球,但音樂NFT相關的動作要謹慎的多,2022年年初,網易雲音樂與網易天音、網易星球聯合發佈了網易首批音樂NFT,但不同於TME與歌手合作的路徑,網易將視角放到了AI虛擬歌姬身上,推出了拜年數字藏品專輯。

除了平台端外,許多音樂行業上游如唱片公司、音樂廠牌等企業也在這一領域積極地進行着探索。國內最具代表性的即是摩登天空。

2022年5月26日,摩登天空首個數字藏品系列《I.M.O. 星際動力別動隊-星際漫遊者》開始超前預售,摩登天空旗下APP正在現場也正式上線了數字藏品板塊,這距離2022年1月摩登天空正式宣佈全面佈局虛擬世界僅不到半年,其動作不可謂不快。

但有趣的是,摩登天空的首款NFT並非音樂NFT,而是取材於旗下視覺廠牌MVM的作品,共七款數字藏品以場景+虛擬形象的樣態為主,玩家獲取後還可以通過AR形式進行展示與觀看。

不同於許多歌手利用NFT盈利,這更像是摩登天空在虛擬世界佈局的重要一環,與國內外許多音樂廠牌、唱片公司一樣,他們不急於將旗下藝人的作品轉變為音樂NFT直接進行售賣,而是傾向於將NFT與虛擬偶像、虛擬世界等概念進行結合,他們更注重的,是打造一個屬於Web及元宇宙的虛擬品牌。

NFT會成為音樂行業的新出路嗎?

音樂人紛紛下場,平台如火如荼,伴隨着一篇篇相關文章與快訊,NFT的火已經燒遍了整個行業,也引起了越來越多業內人士的注意:NFT難道真的會成為攪動整個音樂行業的“鯰魚”嗎?

如果從NFT的根本特性出發,其對於整個行業帶來的改變似乎是顛覆性的。

首先就是音樂NFT商業邏輯的不同,正如前面介紹ROCKI平台時所提到的,音樂NFT的價值實現不在於點擊播放帶來的流量價值,而是品質、稀缺性與所有權所帶來的價值。

可以這樣舉例解釋,如果一位非頭部音樂人想要通過作品實現盈利,如果按照傳統的渠道,他可能會將作品上傳到在線音樂平台或流媒體上,而真正實現盈利則要看作品能不能火,同時播放帶來的收益也並不算高,其根本收益點在流量上。

如果通過NFT形式,音樂人只要將自己的作品鑄幣並進行限量發售,憑藉內容的品質,只要有粉絲或聽眾願意花錢購買,音樂人就能直接獲利,並且該作品進一步在二級市場進行流通時,音樂人還能再次獲利。

根據目前NFT市場的高溢價特點,這對於不少非頭部的音樂人無疑是一本萬利的生意:他們將告別“苦哈哈”的流量之爭,而將價值迴歸作品本身。這根本上是在這個歌曲批量時代將歌曲單一藝術品化,通過限量等方式進一步強調其稀缺性,音樂也不是網站上一個只需要點擊就能播放的“按鍵”,而成為一個個珍貴的“虛擬黑膠”。

而NFT的“專有”特質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解決音樂行業飽受困擾的版權問題,也能讓音樂人擁有對作品更強的控制權。

與此同時,音樂人不僅可以製作音樂形式的NFT,也可以將自己的其他周邊產品進行數字藏品化,圍繞音樂、文化、藝術,音樂人能夠生產更多的NFT藏品,一段未發佈的Demo(小樣),一條現場視頻,一張經典演唱會的門票,自己身上標誌性的裝飾,都能成為NFT藏品,這大大拓寬了音樂人的營收渠道:只要有人願意買單,你能將一切都製成商品。

但就如現在的整個NFT市場一樣,音樂NFT產業在飛速發展中同樣伴隨着太多的問題。

首先是整個市場的泡沫化,一個直觀的數據能夠體現整個市場的瘋狂:2021年3月,諸多頭部音樂人入局之下,整個市場的銷售額呈直線上漲,單月就達到了驚人的2700萬美元,似乎立馬入局就能“遍地撈金”,但僅不到兩個月,市場銷售額就飛速下降,降回了150萬美元左右。

整個行業面臨着一個問題,為音樂NFT稀缺性買單的並非真正的音樂欣賞者,而更多是投機者,伴隨市場初期的昂揚,除了早早入場的玩家,很少有人能實現設想般的盈利。

這樣讓音樂NFT本來的優勢之一“讓非頭部音樂人被看見”打上了一個問號,大多數投機者們關注的更多是頭部藝人的人氣與流量價值,真正高價值甚至天價的NFT基本還是被頭部音樂人佔據,儘管長尾效應下仍有其他人能夠獲利,但相比來説仍舊只是掙點“小錢”。

對於不少頭部音樂人來説,真正像Snoop Dogg、3LAU這樣的深度玩家仍是少數,更多人的行為更像是“賺快錢”,發一次NFT收割流量之後就再無相關後續,“賣完了就退場”很多頭部音樂人如此操作下,相關NFT的價值也大打折扣,粉絲就成了“冤大頭”。

更重要的是,在市場未成熟與監管缺失等等條件下,欺詐、盜用等行為屢見不鮮,2022年2月,音樂NFT交易平台HitPiece就受到多位音樂人指控,稱平台未經許可就將他們的作品製成NFT並出售,這無疑是對音樂NF的巨大挑戰:本該保護權益的NFT成了侵權獲利的工具。

同時,NFT被盜,盜版頻發等問題都讓整個市場蒙在陰影之中。從NFT本身出發,其或許真的能夠在未來改變音樂行業,但前提是能夠建立起一個規範化、標準化、安全的市場,這也意味着整個行業有很遠的路要走。

MC Hotdog熱狗在歌曲《NFT》中將這三個字母解構為了近乎粗俗的“Nonstop Fucking Trouble”,用犀利的歌詞表達着自己對於NFT產業的看法與擔憂,但諷刺的是,在現實世界裏,伴隨他《NFT》單曲即將發佈的消息,NFT交易平台上也出現了以MC HotDog為名的NFT項目。

這無疑是盜用行為,跟歌曲本身的映照下,一次完美的“行為藝術”被完成,這是一場針對元宇宙、web3時代的行為藝術,就像歌詞裏唱的那樣:

“為何謊話越來越荒謬,是為了發財還是為了藝術。”

“這就是潮流,你這隻魚快往這裏遊。”

本文源自刺蝟公社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501 字。

轉載請註明: 音樂NFT,到底是割韭菜的利器,還是改變行業的鑰匙?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