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什麼,只要是包貝爾領銜的喜劇電影,
總能帶來超出喜劇電影評價範疇的“笑果”。
哪怕那部翻拍韓國電影《老手》的《“大”人物》裏,
靠着“本色出演”折服了觀眾,
例數這些年包貝爾領銜主演的喜劇電影,
《胖子行動隊》把想要“迴歸”的文章帶歪了,
《斷片》讓葛優“晚節不保”了一把,
同樣翻拍經典的《我的女友是機器人》,
讓憑藉《慶餘年》知名度上揚的辛芷蕾,
感受到了什麼叫“貨不對板”。
你説包貝爾有才吧,他還真有。
單論對特定人物的塑造,戲路剛剛好,
至於“演而優則導”的自信,估計還得拜資本所賜。
其實,我對《大紅包》沒什麼“偏見”,
對所謂“爛片之王”的包貝爾也沒太多想法,
只覺得,這部片子的時間點“卡”得很準,
正好在兩節之間,
躲過了元旦檔略顯混亂的捉對廝殺,
不用在春節檔跟人家同類題材影片硬碰硬,
被前面幾部片子挑逗之後,觀眾正處於索然無味的狀態,
然後guang地砸下來,看就完事兒了,
想不到,這部《大紅包》,依然與包貝爾領銜的喜劇片一樣,
依然爛得純粹而徹底。
《大紅包》爛在哪了呢?
一句話概括:這依然是一部靠着熱搜詞、橋段拼接、“戲中戲”的戲劇性,強行混搭出來的“半成品”。
首先,咱們要明確一點,這個片子,克拉拉當不了背鍋俠,
哪怕有人拿出她的中英混搭台詞,以及沒什麼演技的素人表現説事兒,
明眼人都看得出,克拉拉在片中的作用,
相當於肖央、閆妮主演的那部《情聖》中,她本色出演的紅衣誘惑女的台詞加強版。
説白了,只要能把前凸後翹、驚豔美好的“花瓶美女”定位詮釋好了,就真沒人傢什麼事了。
其次,經典的喜劇片模式、“戲中戲”的故事構架與“人情社會”的喜劇化探討,本身也沒什麼問題,
《大紅包》的創作動機其實很討巧,用一部關於“紅包”的鬧喜劇,來講一個關於誠信與愛情的故事,
進而,將高額紅包的陋習、人情世故的荒誕都擺在大家面前,
問題是,“產生誤會——製造更大誤會——用真誠化解誤會”的結構,是需要邏輯清晰、有説服力、真情實感的劇情去填充的,
否則,這就是一個缺胳膊斷腿、十三不靠的小品笑話大串燒了,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片的主創乾脆祭出殺手鐧——“戲中戲”。
通過“戲中戲”,讓主演在“戲裏”和“戲外”反覆橫跳,可以非常輕易地製造出巨大的戲劇衝突,毫不費力地不斷創造笑料,
與其説,這是機智的選擇,不如説,純粹是為了省事+糊弄人。
態度上糊弄,必然帶來故事中的糊弄,於是在《大紅包》中,觀眾看到的故事始終處於搖搖欲墜的邊緣,
前一個反轉要靠後一個情節找補,前一個人物的動機,要靠後一個反轉來解釋,
於是乎,觀眾在不斷的“黑人問號”中,尋找整部電影的內在的邏輯和價值,
結果是,邏輯是假,價值就是虛,合到一塊就是又虛又假。
至於片尾最大的反轉:
包貝爾飾演的男主陳重,是為了給重病的老媽攢看病錢,才想盡辦法假結婚、騙紅包的,
不知道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最後,憑藉自己的理解,嘗試解答一下很多朋友對包貝爾的最大的誤解:
為何爛片演了一籮筐,還能舔着臉“演而優則導”,卻能夠越黑越紅?
除了聽資本爸爸的話,完全按照“商業規律”辦事的創作思路之外,
包貝爾對普通觀眾的觀影需求、對熱門話題的獨到把握、對女性物化和屌絲意淫的精準處理,超過了國產商業電影人的平均水準,
總之就是,雖然你挺不待見,但也沒那麼討厭,不仔細看的話,還能跟着樂一樂。
説到底,還是一些觀眾對喜劇電影的容忍程度很高,娛樂的基準線依然不高,
哪怕像《大紅包》這樣短板明顯的半成品電影,依然能穩穩拿到1.8億累計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