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粉絲的自述:飯圈的底層邏輯就是“你死我活”
這些年,我前前後後追過不少“愛豆”,見證過萬眾矚目的“頂流”崛起,也曾為“十八線糊咖”做過應援。幾次真情實感追星後,才恍然大悟:飯圈模式實際上高度同質化,無論粉上誰,你都將面臨相似的話術表達,共享同一套底層邏輯。
本以為自己早已“羣星叢中過,片葉不沾身”,可當幾個月前遇上熱播劇男主,看他從多年蟄伏到一鳴驚人,被高捧着推入流量場,我還是一股腦地紮了進去。回頭看來,成為他粉絲後所經歷的一切,恰能成為如今飯圈的縮影。
追星最開始的快樂都是高濃度且純粹的。劇播期間,數不盡的採訪、綜藝和“糖點”刺激多巴胺大量分泌,讓我的心臟像氣球一樣膨脹,快樂得彷彿要飛起來。第一次線下接機那天,我精心挑選了衣服,化了妝洗了頭,像是要去赴一場盛大的約會。
劇播結束後,飯圈的真正“戰爭”才剛剛開始。狂歡落幕,一切行程迴歸常態。我的小“愛豆”一樣面臨着播放量、帶貨量、藝人新媒體指數等一系列數據榜單的考驗。“飯圈”粉絲永遠活在競爭與比較中,比實績,比排名,“讓他的排名更靠前一點,擁有更多的商業影視資源”成為不少粉絲行為的出發點。
為了維繫粉絲活躍度,不定期開展賽博“團建”是圈內的常規操作。“團建”可以發生在任何一個需要數據的場合,尤其是有“對家”在的地方。前段時間,我的小“愛豆”有部電影要發佈宣傳片,這是他走紅後的第一部作品,同組的還有另一家“頂流”。這是一場榮譽之戰,追星羣裏的小姐妹一個個都是摩拳擦掌,早就做好了在官微下“控評”的“團建”部署,鉚足了勁要給他排面。羣組裏,大家的行動邏輯也很簡單:“別家都在衝,你不衝,哥哥的數據怎麼會好看?”
不難發現,泛數據化邏輯早已在飯圈佔據主導。數據代表着“愛豆”的流量,成為社會影響力和商業價值的體現,而粉絲的數據實力直接影響偶像未來的發展。為了爭奪數據熱榜第一,粉絲自願成為“數據工人”,即使是到處複製粘貼毫無意義的話語,能夠讓超話排名再多爬升一位也心甘情願。而“團建”的集體行動模式,也會讓每個參與其中的粉絲個體感到與有榮焉。
在這種看似約定俗成的規矩下,粉絲羣體淪為被壓榨的免費勞動力,其背後是一些娛樂公司及其代理人對粉絲情感勞動的利用。
我記得,劇播期間,我們家小“愛豆”的後援會曾主動呼籲粉絲不要“控評”,以創造健康的討論環境。然而終究頂不住飯圈大環境“內卷”的壓力,最終不了了之。“團建”時大家都熱血沸騰,而當熱情退卻,你會發現所有的愛與奉獻,最終都為社交媒體的日活數據做了嫁衣。
若是“團建”中的摩擦升級,便有可能演變為網絡罵戰。很多時候,飯圈的底層邏輯就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比如先行者與後來者,老牌“頂流”與流量“新貴”的粉絲之間的劍拔弩張。比如,若某明星粉絲在網絡上發表了對於其他明星的不當言論,後者的粉絲髮現之後予以反擊,事態隨後便可能擴大,演變為集體罵戰,最終以明星團隊出聲明甚至是發律師函告終。
粉絲們長期處於高度密集且單一的信息環境中,在信息繭房的作用下,飯圈衝突往往陷入“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的狀態。不要説圈外公眾,恐怕同屬一個飯圈的粉絲也很難通過“互撕”來判斷是非曲直。罵戰不再以發現真相、明辨是非為目的,而是一種集體情緒的盲目釋放,甚至成為一種社羣動員機制,成為鞏固粉絲身份認同的重要手段。這種普遍且密集的罵戰往往伴隨着謠言的傳播和激烈的人身攻擊,不但污染網絡環境,甚至會蔓延至現實生活。
飯圈“互撕”一旦開始,粉絲們便會忙於“澄清”,監控輿論走向。每個參與的粉絲都忙到昏天黑地、精疲力竭後,或許沒有人還記得一場蔓延了幾天的戰火,最開始的導火線可能僅僅是一次“撞衫”。
在高度同質化的飯圈模式中,我發現,“團建”“虐粉”已成為飯圈進行情感動員的一種手段。在單一且密集的飯圈敍事中,粉絲被塑造為“愛豆”的“唯一拯救者”角色,通過渲染英雄主義情懷,刺激粉絲的養成與競爭心理,增強粉絲黏性。而這種情感聯結,本質上是以“團建”之名動員粉絲開展數據勞動,將粉絲價值解構為虛擬流量,成為日日供給數字平台的養分。更為嚴重的是,在突發緊急狀況下,情緒化、不穩定的粉絲圈更容易脱離控制,出現“人肉”網友、網絡暴力等非理性行為。
很多時候,身在局中的粉絲難識廬山真面目,但若跳出飯圈思維再看,就會意識到:愛的表達方式從來不止一種,粉絲也不應揹負決定“愛豆”星途的責任。你的追星體驗,完全可以由自己做主。
楊潔茹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