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驚心動魄的警匪對戰,沒有抽絲剝繭的刑偵推理,這樣的警察題材影視作品能火嗎?近日播出的新劇《警察榮譽》給出了答案。該劇將鏡頭聚焦於基層派出所,情節就是片警如何解決各種繁雜的“雞毛蒜皮”,結果意外收穫大量“自來水”。
警察題材歷來是影視創作的富礦。但也要看到,龐大的警察隊伍中,“孤膽英雄”“天才偵探”畢竟是少數,大案要案也不是經常發生,大多數基層警察面對的,就是轄區內亂丟垃圾、犬隻咬人、鄰里吵架、噪音擾民等麻煩事。這些瑣碎日常,因缺少戲劇性而常常被忽視,但近些年,《守護解放西》《東方110》等紀錄片以及一些影視作品以真實表達詮釋了“有困難找警察”背後的平凡與偉大。事實證明,只要真走心,“雞毛蒜皮”同樣不缺感染力。
《警察榮譽》火了,但在如今影視市場中仍屬“爆冷”,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現實主義創作還是太少。雖然各大平台上打着現實主義旗號的影視作品極多,但觀眾看到的卻是,小年輕剛工作就能租住豪宅,小女生拼職場靠的是“霸道總裁”,工薪階層張口談錢就是百萬起步……現實如何、生活如何,觀眾心裏都有數,對拍腦門亂編的“懸浮劇”“狗血劇”“四不像劇”自然非常反感。以至於有觀眾患上了“劇怒症”,一次次詰問編劇到底接不接地氣。
藝術源於生活。創作可以天馬行空,但最不能少的還是人間煙火。回顧過往,《我愛我家》《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生存之民工》《父母愛情》等作品,無不是因為真切觸動人心、成為經典。今天的生活中同樣有無數故事,關鍵需要創作者吃透現實、尊重現實,而非在流量綁架下拼拼湊湊、閉門造車。
近年來,隨着相關清理整治,以及觀眾品鑑能力水漲船高,影視市場的流量邏輯愈發失靈。一些反映社會“雞毛蒜皮”的影視劇受到追捧,更傳遞出積極信號。把“接地氣”拍得“有生趣”,把“有意義”拍得“不刻意”,何愁不能贏得市場、贏得人心。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 鮑南
流程編輯:U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