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小》是我關注了很久的一部電影,我本以為可能是現實中有人要追殺一個小説家,然後雙雙穿到小説世界的故事。
畢竟我關注到它的時候還很早,那時候啥都沒有放出來,只是傳出説是有雷佳音和楊冪參演。
由於我對大頭雷佳音的喜愛以及《刺殺小説家》這個名字的好奇讓我早早便將它列入我的必看名單之上。
但坦白講我對這部電影的期待值不高,不僅不高而且非常低!因為這樣的奇幻題材太容易拍的空洞而不知所云了!
但很奇怪的是,我又真的很好奇,這究竟會是怎麼樣一個故事?它又會如何去講述小説與現實?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因為耐不住等待的焦躁,手賤的點開了一篇關於《刺小》的影評以慰“相思情切”。
本來是不該如此的,畢竟這樣很容易被別人的思想影響。事情也果然不出所料,電影放映的時候滿腦子想着該影評裏提醒注意的一句話:只要相信 就能實現!
不過現在回過頭來想想,其實算是一件好事吧,如果沒有這句提醒可能我真的會看不懂。
當然,現在也不能用“看懂”這個詞兒,畢竟我的哈姆雷特和別人的甚至和作者的,自然也是有些差別的。所以只能説通過《刺小》感受到了我現在所感受到的東西:
如上所説,這是一部需要你去相信的一部電影,儘管它顯然是荒誕無稽的,但它仍然也確實讓我有一種不自覺想要去相信它的力量!
電影採用雙線敍述,影片中的現實與虛幻交織出現,將兩者之間微妙的演進關係表現得恰如其分!從某種角度來説,整個電影是以關寧(雷佳音飾)落腳,從小説家路空文(董子健飾)開始展開的。
其中六年尋女無果的關寧算是是小説《弒神》的旁觀者也就是所謂的讀者,除此之外他還是路空文靈感的點撥者。
電影以他尋女為由作為故事的切入點,埋伏了劇情發展的走向。而小説家路空文則既是電影中小説《弒神》的創作者,與此同時也是《刺小》的“創作者”!
因為這個人物他的整個狀態或者説別的什麼,都在表達“創作者”這種身份所迸發的熱愛與赤誠,以及某些時刻的無力與迷茫,也是《刺小》背後所有創作者們的一種精神隱現。所以説從某種程度上説,這可能是一部給所有有“創作者”身份的人的一部電影。
而路空文也是整部片子中也是我個人最喜歡的角色,因為在人物性刻畫上路空文顯然要比只有尋女兒一條線的關寧飽滿的多。
他像是被刨除在電影“荒誕”之外的一個落地者,他的生命有小説但也有他母親,更有命運前途的暗絡。
雖然他看起來呆呆的,不負以往他口中所説的“活潑”,但他仍然是個有思緒情感的人。挫敗潦倒的人,並非就該是鄰里口中標籤一樣自私、無能而冰冷的樣子。
因此不管是路空文還是關寧其實都是與觀眾情感溝通的橋樑,是一種力求在身份上的無限呼應!
這種呼應使《刺殺》具備了初步的小説般的代入感,而不是電影般的代入感。另外電影在細節上的互給互動處理的非常完美,主要就是體現在兩個世界的轉場以及隱喻對應上。
比如:小説中赤法鬼對應現實世界一個科技公司的CEO李沐。
李沐在現實中殺害了合夥人也就是路空文的父親,而小説世界中赤法鬼也殺害了他的摯友空文的父親。
而其它的對應也有很多就不一一贅述了,想必此間已有許多説法了。我想要説的是劇情上的某種互給互動,影片中有兩處能動性的劇情。
第一處是小説家路空文在陽台上與關寧談心之時,他談到自己的小説卡文,不知該如何讓被眾人圍於庭院的主角脱困。而這時關寧告訴他你是小説的作者你就是他們的神,想怎麼寫都可以。
而後一個奇妙的轉場小説裏的故事就繼續開始發生了,這個節點是最明顯的一次互給互動。
因為它完成了從虛幻的文字到具象的人物情節發展,完成了創作並“實現”的那個“意淫”,而這就是小説的內核,他直白的演示了這個內核,將它從腦海移到大熒幕完成這種轉換。
在意識上告訴你小説也可以是真實,只要你相信!而相信是一種神奇的力量,是強大的也是蠻橫恐怖的!
若是像路空文和關寧那樣相信希望,他們可以在近乎絕望的現實裏苦苦堅持六年;而若是像李沐像那些被他或赤法鬼蠱惑的人那麼他們就會變成別人手下的提線木偶,瘋狂而麻木!
話説回來,在這個節點上給出的互給互動:相信,其詣在讓你相信設定。
就像你看一部小説,你不會去糾結為什麼修仙小説裏的人可以御劍,仙魔妖三界為何為敵,何時為敵。所以為什麼要去糾結李沐是怎麼發現他與赤法鬼的聯繫,為什麼要去糾結非關寧不可等,你當它是設定就好了。
這些絲絲縷縷的互給互動使得電影中的兩條線是緊密纏繞而不顯得鬆散毫無聯繫,然後再一次加強了觀眾與電影的聯繫。
第二次是最後,關寧執筆寫結局那段。
這一次的“意淫”在呈現上也更加赤裸直白,什麼“加特林”、“加個彈”、“代表月亮消滅你”這些中二的畫面情節似乎與前面完全脱節,但很關寧,或者説很雷佳音不是麼?
這才是正常人會“脱筆而出”的東西,在那樣的情形下。
至於為什麼不直接寫死大概是為了“裝B"吧,中國人似乎對結果雖然重視但對過程卻總是定義為曲折,因為有了曲折而頗具悲劇意義的過程,結果才顯得“偉大”!
不過,我在之前還看到過一個關於這段情節的另一種理解解釋,很走心的評論: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一部具有魔幻色彩的特效片,它的喜劇效果部分居然比《你好,李煥英》還自然不造作,顯得清爽不用力,讓人不覺間會心一笑。
它的打戲也很驚豔,堪稱完美的那種帥氣,總之就是要帥有帥,要搞笑還有搞笑,真的是人間清奇!
另一方面,演員選擇合適搭配周到,老少市場全部涵蓋,可惜在人物關係和人物推動的劇情轉折太過生硬,在情感上的張力性劇情缺失從而使整個劇情稍顯乾癟,編劇真的存在很大缺陷,實在是可惜了。不過説真的,這樣一部改編的具有小説味道的電影真的很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