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楊冪可以説是熱搜常客了,又是上春晚,還有發新電影的宣傳。
在採訪中她也展現了自己的高情商談話技巧,回答得滴水不漏。
當被問及如何看待“白幼瘦”審美時,楊冪的回答也是十分得體。
她説自己如今也就佔一個瘦字了,而且希望女孩子能被社會公平對待,可以更好地為社會做貢獻。
楊冪就是那種從小美到大的靈氣美女,長時間以來,“白幼瘦”一直是她的標籤。
她這次的回答可以説是有意去掉這些標籤,消除大眾對女性的審美偏見,達到公平。
可是,這些由外表引起的不公平真的能消除嗎?
我看不見得,非但沒有進一步消除,而且有了愈演愈烈的趨勢。
看問題要看它的本質的內核的原因,要搞清楚矛盾的對立面,什麼是主要矛盾。
“白幼瘦”才是審美大勢嗎?是男性造成的嗎?
不見得吧。
好多男性甚至都分不清一個女人是否化了妝,而且大多數男人並不喜歡女人們整容成的“螳螂臉”和“犁地臉”。
許多社交平台的美妝博主的下方評論中,評頭論足的許多都是女性,男人表示根本分不清各種類型的妝容有什麼區別。
一種審美的形成是整個社會大環境影響,和有影響力的階級的引導共同作用的結果。
審美也受社會生產力的影響。
自古以來,只要是太平盛世,生活富足,人們就會趨向喜歡柔弱的人。
因為他們的安全感已經不需要強壯的伴侶來提供。
而動盪的環境下,男性需要強壯的女性來共同勞作提高整個家庭的存活率,女性同樣需要一個強壯的異性來保護自己。
在古代盛世時,男性敷粉戴花,孌童氾濫,女性也是偏柔弱風,如果女性説話大聲,會被認為不體面。
普通百姓的審美最容易受什麼影響?
無疑是時尚前沿的娛樂圈和有煽動性的廣告。
從近十年的藝術院校招生到各類選秀節目,都從選演員變成了選美。
一部影視劇的選角應該是有“生旦淨末醜”的各類型演員,以前藝術院校招生也是按照話劇的選角來招。
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如今招生只是粗暴的全部選靚男美女了呢?值得反思。
娛樂圈可以説是進一步固化了審美的刻板印象。
中國國民的審美是從什麼時候改變的?
是在八九十年代香港影視劇進入大陸開始的。
港台的審美可以説是全盤西化的,但港台也就是“三道販子”,“二道販子”是日韓。
從此“洋氣”成了誇獎人的常用語,西方的高鼻深目成了美的標誌。
韓國的整容市場更是火爆。
西方擁有了美的“定義權”。
美的定義權能帶來許多好處,他們有了定義權與解釋權,就擁有了奢侈品和高端化妝品的“定價權”。
國內的商人和資本家應該爭點氣啊,難道要一直在人家的下游等着西方施捨的殘羹冷炙?
美,從原始社會開始,其實就是表現在性吸引力上。
就是健康、年輕和生殖能力對異性的吸引。
表現在膚質、髮質、激素水平,還有腰臀比。
也就是所謂的白幼瘦。
這本來就是正常現象,只要不是過分病態的追求就好,別像歐洲的束腰和滿清時的纏足那樣極端。
如今網絡上爆火的丁真和王冰冰,他們吸引那麼多的粉絲是因為“白幼瘦”嗎?
我想更多的是因為他們純天然的美,和有親和力的笑容,再加上業務能力與人格魅力等綜合原因共同影響的。
他們可以説和如今流行的男團女團形象完全不一樣。
這是年輕男女們對審美定義權的一次爭奪,是對資本導向的虛假審美的一次反抗。
所以我對年青一代的審美持樂觀態度。
他們已經開始獨立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