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數碼浪潮席捲電影工業的當今社會,膠片作為一種古老的拍攝方式仍舊被諾蘭、昆汀等著名導演青睞。
當光影充斥現代社會,人人可以隨時記錄,膠片更是以其高分辨率、復古色彩和不用特意調試就自帶濾鏡的畫面受到眾多文藝愛好者的追捧。
今天就讓小編帶着你重温數字時代的膠片浪漫。
1、《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
影片講述了一個平凡家庭在經歷次貸危機之後在生活線上掙扎的故事。
導演全程使用顆粒感重且感光面積小的16mm膠片拍攝,將與瑞奇一樣疲於奔命,在生活重壓之下一點點將夢想磨滅的小人物形象展現的淋漓盡致。
肯·洛奇將鏡頭對準英國底層,用最樸素卻最有力的語言展示了零工經濟背後的“現代奴隸制”,資本家對於底層勞動者壓迫與剝削的本質不會改變,變的只是壓迫的形式。
但在沉重的話題之下,導演也用輕鬆愉快的色彩與鏡頭展示了瑞奇一家的温情,給觀眾內心帶來一絲慰藉。
2、《婚姻故事》。
這部電影被視為斯嘉麗·約翰遜的轉型之作,寡姐因為在本片中的出色表現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女主。
《婚姻故事》為我們展示了一場漫長而繁雜的美國式離婚。
在婚姻這座圍城裏,他們用最不體面的方式將彼此撕裂,夫妻生活裏最簡單的場景卻充斥着兩人最深的疲憊與厭倦。
一位觀影者這樣描述自己在看完這部電影后的感受:大家都戀愛吧,不要結婚。一生的承諾太久了,所有參與者都疲憊不堪。
3、《馬丁·伊登》。
巴赫古典音樂與顆粒感飽滿的電影畫面相互穿插,使觀眾迅速墜入意大利電影的光影之中。
馬丁是懷有“美國夢”的一代青年的縮影,由愛意驅動理想卻最終沉淪厭世。
拋棄大海的水手以為自己是追求自由的蜉蝣,卻最終淪陷在理想坍塌的牢獄。
在膠片的復古畫面之下,導演採用了意識流的剪輯手法,將回憶與現實交叉,給電影敍事增添了朦朧美。
膠片愛好者將本片奉為圭臬,就只畫面與配樂而言,本片也值得一看。
4、《血色將至》。
一個穿着神袍卻利慾薰心的“上帝使者”,一個心狠手辣對上帝嗤之以鼻的“魔鬼”,當牧師的詭計被油礦主識破,油礦主毫不猶豫選擇了將靈魂出賣給魔鬼。
影片用不加修飾的狂野鏡頭直接展現了油礦主粗糙的生活,色調偏暗的鏡頭將油礦主的臉置於陰影之下。
導演用濃縮的鏡頭語言為我們展示了美利堅的西部開發史。
在信仰崩塌的年代,人人自危,以上帝之名行苟且之事。
《紐約時報》曾用這句話概括本片:安德森的影片不是美國夢,是美國夢魘,觀眾將隨着影片進入熊熊烈火的地獄,每個人都將在其中得到沸騰和詛咒。
5、《阿曼達》。
巴黎遭遇恐怖襲擊,來自中東的怒火蔓延至歐洲大陸,政客埋下的導火索最終卻讓平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年幼的孩子失去了媽媽,照顧孩子的重擔落在了舅舅身上。
但面對苦難仍舊有人熱愛生活,這部影片用暖色調、明麗的色彩、治癒的畫面給觀眾帶來了一絲心靈慰藉。
看完這部電影温暖從心頭徐徐升起,在壓抑生活中給人温情。
6、《天堂電影院》。
意大利南部小鎮,古靈精怪的小男孩託託喜歡看電影,更喜歡看放映師阿爾弗雷多放電影。
他和阿爾弗雷多成為了忘年之交,在膠片中找到了童年生活的樂趣。
好心的阿爾弗雷多為了讓更多的觀眾看到電影,搞了一次露天電影,結果膠片着火了。
託託把阿爾弗雷多從火海中救了出來,但阿爾弗雷多失明瞭。
託託成了小鎮唯一會放電影的人,他接替阿爾弗雷多成了小鎮的電影放映師。
30年後,阿爾弗雷多去世,此時的託託已經是功成名就的導演,他回到了家鄉,看到殘破的天堂電影院,追憶往昔,唏噓不已。
在這個膠片放映員已經成為歷史的時代,膠片電影和放映機的嗡鳴、輸片齒輪的顫抖一起被封印在了圓形鐵盒中。
但依舊有不少人喜歡“從前慢”的時代下,那厚重顆粒感和些許劃痕所帶來的獨特味道。
感謝那些還在堅持用膠片拍攝的導演,讓我們能在數字時代感受膠片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