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梗"大量走紅網絡平台 背後有怎樣的文化認同?

  如今,各種“方言梗”在幾大短視頻平台上佔據了半壁江山。伴隨着網絡自創語言走紅的,還有各種爆款方言。近年來,重慶話、河南話、貴州話、山東話、廣西話等方言的段子大量地湧入了影視作品、短視頻平台、網絡綜藝,早年“觸電”的廣東話以及四川話、陝西話、東北話這四大天王終於不再孤單。各類“方言梗”乍一聽再怎麼艱澀奇怪,在循環播放一兩遍之後,即使是從小生長在普通話環境裏的人也會覺得有趣親切。我們不禁要問,方言是“土氣”的存在嗎?“方言梗”流行的背後有怎樣的文化認同?

  回答這些問題,就不能不聊到漢語的特點。漢語是一種方言種類繁多、文化內涵豐富的語言,除普通話外,還有官話、晉語、吳語、閩語、粵語、客家話、贛語、湘語、徽語、平話和土話等十大方言,內部差異巨大,特別是我國的東南地區,有很多方言土語之間完全無法通話。

  在全球化和城鎮化的高速進程中,方言日漸式微,保護傳承方言文化現已成為國家語言文字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大眾的共同願望。方言文化保護傳承和普通話推廣普及並不矛盾,因為兩者有各自的使用空間和圈層——普通話是國家通用語言,在公共場所、教育、行政和傳媒中具有法定語言的地位,學習和使用普通話更是基本語言權利;而方言則是區域性的,是民間語言,適用於非正式場合、家庭或其他私人領域。當前,面向普通話、方言乃至外語多語並存的社會生活環境,我國社會正逐漸形成“多語分用”的語言態度,即明確各語言、各方言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形成了主體與多元,公共與私人,正式與隨意等並行不悖、和諧共處的語言生活觀。

  不過,短時間內要讓所有方言迅速恢復同等的語言活力或使用頻率,這既缺乏可行性,也沒有必要。在此情況下,保護傳承最可行的辦法是開發利用,即以利用促使用、以使用促保護、以保護促傳承。方言文化保護傳承的主體是社會大眾,而青少年是關鍵人羣。新媒體極大地推動了方言文藝娛樂的創作和傳播,青少年通過短視頻關注、瞭解並熱愛方言,使方言成為他們文化生活的組成部分,有利於對方言適度使用。從這個角度來看,“方言梗”頻上熱搜,這是方言仍活躍於語言生活的表現,有用總比無用強,無須過分擔心。

  然而,我們也必須認識到,在“方言梗”走紅裏的那些被娛樂化、低俗化的方言,也隱藏着危機。一些“方言梗”裏偏愛“土味”,彷彿可以帶來接地氣的感覺,但卻屏蔽了地域文化之美;一些“方言梗”只顧矮化方言使用者以達到搞笑的目的,卻忽視了挖掘並展示其藴含的文化民俗及悠久歷史;我們不能以保護傳承方言文化為名,就一窩蜂地刻板複製,讓方言貼“土”“爛”“俗”的標籤。面對這種紅極一時的網絡文化現象,應注意避免盲目追求流量而裹挾着方言與低級趣味掛鈎,要積極探索並鼓勵多樣化的方言開發應用,塑造高端、典雅、文化氣息濃郁的方言形象。近年來,海派音樂人林寶用上海話演繹了多首流行歌曲,如《上海謠》用吳儂軟語將上海的歷史變遷和上海人的喜怒哀樂娓娓道來,改編自陸游的《釵頭鳳》通過方言獨特的韻律平仄再現了宋詞的細膩唯美,在新媒體平台上累計點擊量破億,頗受好評。

  其實,正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鄉,共同語也從鄉土語言生活中走來。可以説,方言是共同語之根,在一定程度上承載着人們的鄉土之情。方言文化也是鄉村文化、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相信它在鄉村振興的偉大征程中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發揮獨特的作用。

  (作者:饒高琦 王莉寧,分別系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北京語言大學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研究中心研究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36 字。

轉載請註明: "方言梗"大量走紅網絡平台 背後有怎樣的文化認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