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年輕人不愛社交了嗎?

由 烏雅竹雨 發佈於 娛樂

“不敢和別人對視交流,一緊張脖子就發抖。”“平常別人看不出來,但實際上碰見個熟人,腦袋空白五秒,然後不知所措,最後掉頭就跑,實在太近,就裝作不認識和視力不好。”

這些是一些“社恐人”真實的內心自白。

近日,“社恐成為年輕人的流行病”這一詞條上了熱搜。“社恐”的全稱是“社交恐懼症”,當然,這並非指的是醫學上的病症,而是用來描述一部分人見到陌生人,或者是不那麼熟悉的人就緊張地説不出話、想躲避社交的一種心理狀態。

相關調查顯示,自2016年以來,“社交恐懼”一詞的網絡檢索率便持續攀升。社交恐懼似乎已經成為年輕人的流行病。

具體到一個人來説,如果這個人有“社交恐懼症”,那麼他在和陌生人或者説不那麼熟悉人打交道時,會陷入糾結。一方面,他需要與人的正常的溝通和交流,另一方面,他卻懼怕這種溝通和交流。這種“自身的需要”和“內心的懼怕”之間的拉扯,讓他們中的不少人陷入了“社交焦慮”。

“社交恐懼”在一個人的學生時代,影響可能並不是那麼明顯。因為,學生時代接觸到的人多為同學、親友,這也意味着社交壓力沒有那麼大。但當這些年輕人開始工作、進入社會時,需要面臨跟不同人溝通協作時,“社交恐懼”給人生活和工作帶來的顯性的負面影響,在新的社會語境下就會被放大。

比如,就有不少人在網絡上詢問如何跟領導打招呼,如何跟同事相處等問題。“社交恐懼”深刻地影響一個人與周圍環境的“交互”,因而,也就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需要去正視“社交恐懼症”。

需要認識到的是,“社交恐懼症”有其產生的社會背景。“社交恐懼症”只是一些人在社會語境變化下,自然而然產生的一種社交習慣,其本身並不包含價值判斷。

放在如今的社會語境下,“社交恐懼症”似乎是一種年輕人的“時代病”,背後折射出的其實是當代社會生活規則的深刻變化。在傳統的“熟人社會”,在“熟人好辦事”這一規則下,人們需要多參與社交來增加自己與社會的聯繫、便利自己的生活。

但隨着城市化的發展,社會由“熟人社會”進入了“陌生人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多遵循某種既定的規則而非“人情社交”。可以説,人與人的社交不再依賴傳統的“熟人社會”的規則。經濟形態的變化,社會規則的演進,讓一些人的“人情社交”需求下降了,與人打交道的需求也就變得沒有那麼迫切。

我們倒不必過度規訓年輕人,讓他們敢於社交、勇於社交,不妨多看看他們的成長環境,城市空間提供了某種更加個人化的行為模式。對社交的拒絕,其實也可以視為一種進步——年輕人通過自身的努力,即實現可自我滿足。

當然,在可見的歷史時空,社交依然是一種“剛需”。再多的恐懼,社交也終歸是需要的。從“社交恐懼症”的這波網絡討論裏,社會也應當有所省思。比如,人們到底需要怎樣的社交模式?是繁文縟節還是暢快簡單,是虛情假意還是直來直去?這些,恐怕是這個話題更宏觀的公共意義。

來源:光明網

更多精彩內容,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晨視頻”客户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爆料微信關注:xxcbwx,24小時報料熱線0731-855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