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帶給人們的永遠不只票房,還有驚喜,今年的春節檔亦是如此。截至2月17日24時,春節檔正式收官,據燈塔專業版,整個檔期7天時間報收78.19億元,贏在起跑線上的電影《唐人街探案3》,最終憑藉35.5億元位列票房榜冠軍,借力口碑發酵而成功逆襲的《你好,李煥英》,憑藉27.2億元位列票房榜第二。此前同樣備受關注的電影《刺殺小説家》《侍神令》則分別位列票房第三、第六位。這個春節檔究竟幾家歡喜幾家愁?
“唐探”贏在了起跑線上
作為導演陳思成“唐探”系列電影的第三部,《唐人街探案3》如果只從票房成績來看,無疑是成功的。
據燈塔專業版,《唐人街探案3》上映6天,累計票房收入35.5億元,輕鬆拿下春節檔冠軍。與此同時,打破了包括“中國影史懸疑片累計票房紀錄”“中國影史春節檔人次紀錄”“中國影史國產片首日場次紀錄”在內的13項紀錄。
然而,好票房永遠不是好口碑的保障。
電影正式上映之後,關於電影的口碑也逐漸呈現出兩極化,在貓眼、燈塔、豆瓣上的評分也呈現出明顯差異,分別為8.7分、9.0分、5.7分。喜歡它的人繼續被裏面的橋段所“折服”,而不喜歡它的人則在觀影后毫不保留地展現出了失望。
影迷孫先生表示,《唐人街探案3》中有不少搞笑的情節,延續了該系列電影的一貫風格,每個角色的性格也較為鮮明。但與此同時,影迷吳女士則認為,該片雖然有笑點,但是也不乏多個尷尬的情節,同時片中偵破的案發過程,不再有前兩部出乎意料的驚訝,而是一開始便已有所意料。
伴隨着影片上映後口碑的爭議,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該片的排片也是一路下滑,春節檔七天時間裏,從最高時的45.2%一路下滑至最後一天的28.3%。
某影院經理王先生對此表示,《唐人街探案3》最開始上映時確實電影票供不應求,但上線幾天後,此前對該片較為期待的觀眾已完成觀影,需求量減少,同時檔期內其他上映影片逐步展現出更高的市場需求,逐漸便減少了《唐人街探案3》的排片。
“李煥英”藉口碑成功逆襲
後浪推前浪的戲碼,在這個剛剛過去的春節檔裏被演繹得淋漓盡致。
誰也不曾料想,新人導演賈玲攜處女作《你好,李煥英》殺入春節檔後,在口碑方面,最終成了最大贏家。貓眼、燈塔、豆瓣三大平台的評分清一色的給出高分,分別為9.5分、9.3分、8.2分。
影評人劉賀認為,現階段國內觀眾的觀影次數逐漸增加,因此在選擇影片的過程中也較過去發生了變化,並非只關注是否有特效或是大牌明星,對影片的口碑也更為看重,尤其是影片上映的中後期,隨着影片口碑逐漸擴散,將對排片和票房產生一定的作用。
口碑效應最終直接反映到了《你好,李煥英》的排片及票房上。據燈塔專業版,春節檔排片佔比,從上映首日的20.1%,一路漲至第六天的40.8%,和贏在起跑線上的《唐人街探案3》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隨着影迷觀影水準的快速提升,一部電影要想贏得好票房甚至可以沒有一線卡司、沒有動輒百萬元甚至千萬元的視效,但一定要有的就是好故事。從2018年上映的《我不是藥神》,到2019年的《流浪地球》,以及去年的《八佰》,均是內容為王的經典之作。
某影投公司經理周翔表示,若要贏得當下觀眾的認可,説起來只有一點,那便是過硬的內容,近幾年來可以看到不少大製作電影在上映沒多久後便夭折,同時也能看到部分電影一開始上映時並無太大的水花,但此後卻爆發出更大的力量奪得票房,這便是內容為王。
“人潮洶湧”們的不如意
今年春節檔7天78億元的票房表現,無疑讓業內外再一次看到了國產電影,以及中國電影票房市場的無限可能,也正是由於春節檔喜人的表現,讓今年全年的電影票房規模在2月16日這一天,順利突破百億。
但這個令人振奮的春節檔,也讓我們看到了電影市場競爭的殘酷性。今年的春節檔,無疑又是有人歡喜有人愁。
以電影《人潮洶湧》為例,儘管演員陣容彙集劉德華、肖央、萬茜,但該片自2月12日上映之後,據燈塔專業版,排片最高只有3%,最低為1.1%,該片導演對此在2月12日這天干脆通過微博直接線上求排片,“我希望院線方能再給一些機會,在現有的場次上擠一兩場黃金場給我們,或者不要完全砍掉我們的場次”。
《人潮洶湧》式的無奈,並非個例。
縱觀今年春節檔的片單,除了上述兩部熱門電影之外,還有包括《刺殺小説家》《侍神令》《人潮洶湧》在內的多部強卡司陣容影片,然而這些影片,最終因為《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的強勢表現,在整個春節檔失速,因排片不佳最終票房成績均未突破10億元。
周翔認為,電影院也有着經營方面的要求,因此在對影片進行排片時,會選擇前期展現出更強市場號召力、觀眾更為期待的作品,以保證上座率實現運營效果的最優化,因此預售更高的熱門影片排片會顯得更為強勢,而在整體排片數量有限的情況下,勢必會減少其他影片的排片。
除此以外,在導演黃志勇看來,這實際也在向從業者進一步證明,如果電影作品想要獲得理想的票房,在保證自身內容質量的同時,也要通過有效手段的曝光讓人們看到作品的好,以吸引觀眾前去影院觀影,並藉助口碑效應展現出更大的影響力。
北京商報記者 盧揚 鄭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