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狼2》出品人的這匹“狼”,為什麼遇冷了?
1905電影網訊 電影《狼羣》上映至今,票房仍未超2000萬。這個數字比起製片人呂建民此前出品的《戰狼》系列,成績相差甚遠。
口碑方面,《狼羣》從起初的7.1分,降至如今的6.9分。而兩部《戰狼》的評分,至今分別維持在7分和7.1分。相比之下,似乎相差無幾。
那麼,同樣都是“狼”,“羣狼”抵不過“獨狼”的威力,明明自帶光環籠罩,這部軍事動作題材電影《狼羣》到底怎麼了呢?
單從影片的排片來看,首日仍有10.6%,並拿下超844萬的票房,位居單日第三。與此同時,次日即便佔據了中秋檔這一節假日的“天時”,但整體仍驟降至2.6%,後續幾日裏,排片最高不過4.7%(9月15日)。
製片人呂建民在首映禮上,就不斷向院線發出呼籲,求排片。主演張晉、蔣璐霞等人,也一直喊話現在動作電影越來越少了,這類電影能出現在市場上,實屬不易。
即便如此,《狼羣》“逆襲”似乎已經成為小概率事件,我們試圖從影片的各個方面,再到當下觀眾喜好,覆盤這部從題材到片名,都企圖複製《戰狼》的電影,問題所在。
宣傳不提“戰狼”,卻處處“戰狼”
2020年官宣時,電影片名為《我的傭兵生涯》,海報上,主創一字排開。2021年殺青,原計劃當年夏天上映。
或許各種不可控因素導致,導演於今年年初在微博上表示,電影后期完成,改名《狼羣》,並計劃春季上映,殊不知,最後定在了秋季。
電影發佈的海報,從設計風格,到電影標準字,很難讓觀眾不聯想到《戰狼2》。尤其是“狼”的字體上,都自帶着一把匕首,風格可謂非常一致。
只是電影在宣傳過程中,除了提到製片人呂建民是《戰狼》系列的出品人之外,其他地方沒有主動和《戰狼》進行關聯。
誠然,從電影品牌的角度考慮,製片人延續《戰狼》系列無可厚非。
正如呂建民談及《狼羣》時坦言,《戰狼2》上映的時候,已經經過前作的市場反饋,形成了一個成熟的IP,“但《狼羣》還是空白,我跟主創籤的都是三部戲,希望能系列做下去,但更希望的是觀眾對這部影片能有一個好口碑,這樣才有機會把後面拍下去。”
回看《戰狼》系列,首部作品定檔在業內眼裏“冷門檔期”的4月初,主創們一場場的跑着路演,最終票房累計超5.44億,在那個“吳京”尚未成為國民符號的年代,實屬不易,更是被稱為奇蹟;2年後,吳京賣房拍片的信息被反覆提及,《戰狼2》在當年暑期檔創下了長達4年之久的票房冠軍。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一時間成為那個夏天最熱的口號。而到了《狼羣》這裏,影片也提煉出類似的宣傳語,“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很顯然,沒有過強的品牌概念,《狼羣》的號召力就相對薄弱許多。
在電影宣傳方面,《狼羣》前期打出#中國人在海外的安全感來自他們#的話題,這種模式上,很容易讓觀眾聯想起《戰狼2》中,吳京飾演的角色救人,以及片尾中國護照價值的體現。
影片顯然希望通過這種強情緒輸出的宣傳,引起觀眾的共鳴和共情。
資深電影人高軍在採訪中談及,“電影運作更需要激情,一定是激情澎湃的去做自己的影片,你不激情你能打動市場,能影響觀眾嗎?就是你影片要拍好,你在市場運作的時候,仍然要有充分的這種就是思維空間,把你的影片找到最合適的宣傳點,把它推出去。”
雖不能説《狼羣》的宣傳模式和《戰狼2》如出一轍,但或多或少,都會讓觀眾對此產生“兩者類似”的認知。
只是電影在上映前期,因在洗手間裏張貼的某些激進標語,引起了不少爭議。所謂過猶不及,片方或是想強調影片本身質量過硬,但這類不合時宜的話術,最終只是得到了反作用的效果。
軍事動作片真的過時了嗎?
電影《狼羣》除了情緒輸出之外,類型優勢,同樣是宣傳過程中,較為突出並強化的地方。
作為中秋檔中唯一一部動作電影,從類型和題材上面,都會相較於其他多部電影更容易下沉。畢竟在發行看來,能下沉贏得市場基本盤,票房才有機會獲得更大的空間。
只是事與願違,即便主演張晉在採訪中談及,“現在很多人都説,動作電影越來越少的這個問題,真希望能夠有一些現在還可以去吃苦啊、打啊的演員,用一個真誠熱情玩命這種去拍一個電影,想被更多的人看到,然後得到更多的認可,所以希望大家能夠去支持這部電影。”
從諸如電影各種幕後來看,張晉、蔣璐霞以及其他一票演員,為了這部電影的動作戲,親力親為,沒有一句怨言,甚至蔣璐霞拍戲過程中,眉骨斷裂縫針留疤,仍雲淡風輕地説,“給我留條命就行”。
如今看來,這些付出似乎並沒有得到市場的回應。真的是因為這類動作電影在市場上過時了嗎?
大家很難給出絕對的答案,而高軍評價到的,“我覺得現在這些喜歡看動作片的觀眾。尤其是青年觀眾,已經不再滿足於那種小打小鬧的,他們要看千軍萬馬,尤其像《長津湖》這樣的大場面。”
回看市場近年的市場上爆紅的軍事動作電影,且不説《戰狼》系列,就《紅海行動》《金剛川》《長津湖》總是有不少又燃又熱血的場景,而這類場景自然成為挑着觀眾觀感情緒點的關鍵。《狼羣》在宣傳過程中,獨缺了這份內容的遞進。
與此同時,高軍提出,《狼羣》這個片名也很難和這種火爆場景產生直接聯繫。譬如,《戰狼》雖也是“狼”,但重在“戰”,更不用説其他的“行動”“救援”。
從初期沒有抓住觀眾,後期若沒有得到可以進行二輪擴散的口碑支撐,最終只能面臨當下的情景。
或許再回看《狼羣》,從類似《戰狼》系列的宣傳口徑,到無法真正抓住觀眾的內容情感,縱使得到“天時”,沒有“地利”和“人和”,註定其走上“冷場”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