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百家丨重温電影《我是醫生》:依靠故事中的精神、情感,以及價值取向,形成影片的感染力

2017年,由上影集團出品的影片《我是醫生》首映,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為原型,講述他年逾九旬依然奮鬥在攻克癌症科研最前線的故事,獲得評論界的高度認可。

2021年5月22日,治病救人78載的吳孟超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逝世,享年99歲。我們重温這部曾經感動了無數觀眾的電影,以緬懷這位肝膽外科開拓者和創始人。

文藝百家丨重温電影《我是醫生》:依靠故事中的精神、情感,以及價值取向,形成影片的感染力

▲《我是醫生》劇照

醫生在現在的社會語境當中可能處在一個比較複雜的狀態,這種狀態會影響社會的方方面面。上影出品的《我是醫生》則用吳老“我是醫生”這一樸素,但又響亮的話語回應這個話題,告訴大家,我們身邊有這樣的好醫生守護,生命會倍感踏實和温暖。影片對於社會熱點話題的正面回應,特別有意義,傳遞出一種正能量。

文藝百家丨重温電影《我是醫生》:依靠故事中的精神、情感,以及價值取向,形成影片的感染力

這部電影在藝術上有創新。當想到一部模範人物或者榜樣人物的傳記電影時,人們心目中總會覺得有一個框或者一種套路,但是看了這部電影之後,我原來對傳記片的這種印象被打破了。一般傳記片有兩種常規的“套路”:要麼把主人公拍得脱離我們的生活,神化對象;要麼強化戲劇衝突,表現所謂的衝擊力。但《我是醫生》很沉靜也很緩慢,雖然裏面包括幾條線索的交鋒,但都處理得特別沉穩平靜,非常生活化,帶給我們的感動不是靠戲劇性的張力來形成的,靠的是故事中的精神、情感,以及價值取向形成的感染力。我覺得這種處理特別有藝術的追求和藝術的價值,體現了主創團隊的藝術眼光和膽識。

傳記片這個題材本身很難做,而且市場不一定會很好。但是一定要有人做。唯其難才更顯出上海的文化自覺和責任擔當。上影在今天給我們奉獻這麼一部好的作品,讓人敬佩。



作者:張斌  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副教授

編輯:陸紓文

責任編輯:衞中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09 字。

轉載請註明: 文藝百家丨重温電影《我是醫生》:依靠故事中的精神、情感,以及價值取向,形成影片的感染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