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廣播電視總枱推出的挖掘式紀實採訪節目《吾家吾國》十一期間在央視新聞頻道、央視新聞客户端同步播出。《吾家吾國》每期節目都是針對“時代的寶藏老人”進行的“人生之問”,節目中,伴隨“兩彈一星”功勳人物陸元九老先生的分享, #中國航天人説99分也是不及格#、#百歲科學家怕吃蛋糕長胖#等關鍵詞接連成為熱搜。日前,節目製作人、主持人王寧,總導演沈公孚接受媒體採訪,在節目主創團隊看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困惑,《吾家吾國》搭建有“國之大家”之稱的“寶藏老人”和當代年輕人交流的渠道,希望用老人沉澱一生的寶貴經驗,為晚輩答疑解惑,進而找到人生的方向。
有別於傳統的人物訪談,《吾家吾國》強調場景化、碎片化的紀實風格,在尊重採訪對象意願和兼顧他們身體狀況的前提下,節目走到老人們生活、工作的真實環境中,陪伴他們回到曾經揮灑過汗水、銘刻過青春的地方。
“兩彈一星”功勳人物陸元九。
談及《吾家吾國》的創作緣起,王寧表示,做《面對面》節目主持人10多年的時間,自己採訪過很多人,每一次的採訪都覺得是在記錄歷史,“在這個過程中,我對那些為國家奮鬥終身的老人們印象尤為深刻。他們醉心專業、深居簡出,和公眾距離較遠,我們往往無從知曉他們的付出和奉獻,甚至只有當他們‘隕落’的時候,我們才第一次從新聞中知道他們的名字。”王寧説,有一組數字,2021年的3月份,僅在科學領域,就有6位院士隕落,在此前的兩個月,還有3位院士離開。“直到他們告別人世,我們才知道他們曾經為國家做了這麼多的貢獻,他們對於家國有那麼深的情懷。”
“今天的年輕人生活在相對優渥的環境裏,他們中的不少人對要不要奮鬥、奮鬥有價值嗎、該如何去奮鬥等人生議題充滿了困惑。”在王寧看來,沒有誰比老人更適合談人生,沒有誰比“國之大家”更能夠解答當下年輕人的迷茫和疑惑,節目將帶着時代的痛點來完成人生的探尋。
對話:他們熠熠生輝,卻一直默默無聞
新京報:作為一檔“寶藏老人”的紀實訪談節目,《吾家吾國》如何與價值觀日趨多元和講求個性表達的年輕觀眾產生共鳴?在今天的時代背景下,對於他們又有怎樣的激勵作用?
王寧:我們這次採訪老先生有一個統一的初衷,就是我們的主創團隊希望能夠讓老先生回憶他們的少年,回憶他們的青春。雖然時代在變化,時間在流逝,但是每一代人的青春都會有大家經歷的痛苦、困惑、求索和理想,這些情感是共同的。我們希望通過展現老先生們青春的回憶過程,激發年輕人當下的思考,找到他們情感當中的共鳴。
欒恩傑院士
新京報:現在已播的幾位老人分屬不同領域,甚至都不能用科學家一概而論。節目組聚焦這些“爺爺奶奶”的標準是什麼?
王寧:他們對共和國的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這是我們選人的唯一標準。他們對共和國的建設曾經付出了特別多的心血,但長久以來是默默無聞的狀態,所以我們也有一個自己內心的口號,“他們熠熠生輝,卻一直默默無聞”,這也是我們選人的一個標準。他們在各自的領域裏都曾經是奠基人、開拓者,但是因為領域跟媒體公眾距離比較遠,他們的專業性非常強,很多領域是鮮為人知的。而我們每一個人的吃穿住行,我們今天所享受到的生活,其實都跟他們曾經的貢獻息息相關,所以這些人構成了我們中國的國家影像。對於他們的記錄我們是持續的,我希望不僅僅是“正在進行時”,而且是“永遠進行時”,我們不僅會有第二季,也會有第三季、第四季乃至更多。因為在梳理為共和國做出貢獻的名字時,我們發現這個名單是漫長的,無論用任何方式、花多少時間和精力我們都要找到他們、去記錄他們,這是一個跟時間賽跑的過程。就在我們籌備、拍攝乃至於在今天,很多院士已經很遺憾永遠也採訪不到了,所以這激勵着我們要繼續和時間賽跑。
新京報:這一次採訪這些耄耋老人,和你之前的採訪經歷相比,有什麼不同的感觸嗎?
王寧:因為年齡、閲歷,他們所經歷的波瀾壯闊,所以他們特別的“真”,這種“真”不僅僅是不加掩飾的真誠,而且是他們已經完全活出了一個人最本真的樣子。他們對於我們的問題很多時候是一種本能的狀態,時常會回應我“不是”“説的什麼呀”“你這問的都是什麼問題”,我經常被懟。在我以往所有的採訪經驗當中這是不存在的,這一次《吾家吾國》應該是我被懟的最慘的一次,幾乎每一個老人我都有無數次被懟得經歷,他們會覺得你説的這個不是這樣理解的、你理解錯了等。比如我被常沙娜先生懟對於審美的一些基礎要求,説你能分得清土紅、土黃、土綠嗎?為什麼它們是中國顏色;被陸元九老先生懟,説你的資料錯了。其實被懟是一個特別開心的過程,因為你能通過他們的坦率感受到這些老先生們活得真,世界上還有什麼比真善美的“真”更動人的嗎?
王寧採訪常沙娜。
新京報:從播出的內容來看,每一集的觀感是完全不同的。比如第一集陸元九院士,看起來非常日常,甚至能用細瑣來形容,包括怎麼吃、怎麼洗手,這些看起來似乎與“主題”沒有密切關聯。為什麼會在30分鐘時間裏,很詳細地描述他們的生活狀態?
沈公孚:陸元九101歲了,我們現在也很難把他拉到某個地方去,很難把他規劃到哪個情景當中去,他的場景就是家的場景,就是家的概念。其實只要有空間、有時間,我們一定會把這些老爺子、老太太們都拉到他們應該去的地方,但是受限於種種限制,陸元九很難做到,所以這也是我們製作的一個困難。
王寧:我覺得就像是武功一樣,世界上最偉大的書是無字,最高妙的功夫其實並沒有招數,在我們做人物的時候就變成了無形中的一種本能。我們對待這些老人家,在剖析他們每一個人的故事,最終呈現他們人生的時候,都只能忠實地呈現他們本身給你的底色。每一個老先生的生命狀態裏都有他們各自非常鮮明的特點,你只能如實地去描述它。比如説陸元九先生的瑣碎細節,在我們拍攝的過程當中,這些就是真實發生的,我們拍攝回來看到素材,看到老先生自己吃漢堡、喝湯的時候,想流淚。就是這些細節打動了我們,我們必須要把它如實地呈現出來。而到了欒恩傑老先生那裏,他對於航天事業的刻骨銘心,他的倔強,説話的爽快和直接,又震撼着我們。他們給予我們的底色不一樣,所以我們最終呈現的不同。
新京報:爺爺奶奶們的人生高光時刻非常多,但在陸元九院士和欒恩傑院士兩集中,都提到了失敗,為什麼把中國航天事業遇到的挫折放進來?
沈公孚:如果一直在説成績和成就,那會讓人覺得好像是在表揚,在挫折和困難面前才能體現出來航天人的精神。只有談到失敗、談到挫折,人才會奮進,才會往前走。
王寧:無論是“巨浪一號”還是“長征三號”,我們去呈現這些失敗的時候,我們在這些老先生的眼睛當中看到的是他們在年輕時代奮鬥的光彩。欒恩傑老先生給我講述,他説你知道嗎,中國航天所經歷的所有失敗我都經歷了,小到一個插頭插錯了,大到火箭裏面有一個特殊裝置出現了問題,這些失敗對於航天人意味着什麼?意味着多少個日夜的辛苦付之一炬,意味着今天失敗了明天還能否成功,意味着你所經歷的失敗是不是會讓你在世界的航天格局當中突然之間換了賽道,這些失敗都是非常致命的,有多少七尺男兒面對着曠野、靶場放聲大哭,但是航天員站起來了,所以我希望年輕人可以從中看到奮鬥和相信的價值。
新京報:今年國慶期間湧現了很多建構“家國記憶”的佳作,所選擇的視角有所不同,但可以發現形成了一條“祖輩、父輩、我輩”的表達線索。從祖輩,到父輩,再到我輩,你感受到其間變化和始終延續連通的是什麼?
王寧:當我們梳理這些老先生人生故事的時候,我們突然間發現,他們作為祖輩和他們的祖輩之間是有非常密切的聯繫的,每一個老先生的祖輩、父輩都有着一顆報國心、愛國心,到了他們這一代這種精神是潛移默化的傳承,當我們叫他們“寶藏爺爺”“寶藏奶奶”的時候,其實他們自己本身就有寶藏爺爺奶奶。所以,所謂的家國情並不是我們有意為之、故意刻畫的故事,而是在時代的前行中,紮紮實實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這種傳承非常神奇,讓我們在記錄他們故事的時候,也經常會有歲月沉澱下來的奇妙感,這是非常打動人的瞬間。
新京報記者 劉瑋
編輯 佟娜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