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十幾年前得罪了誰?讓樂壇全體攻擊,落得今天無人問津的下場
刀郎當初做錯了什麼,引得樂壇羣攻?落下如今這個下場
説起刀郎,恐怕80、90後一代的人們或多或少都聽過他的歌,特別是80、90那批人的爸爸媽媽們,簡直也愛刀郎的歌愛到痴迷,甚至現在他們去KTV唱歌的時候,還在點唱刀郎的歌曲,可以説是男女老幼多多少少都能哼唱幾句刀郎的歌曲,可是那麼紅的一位歌手,華語樂壇的其他歌手都特別排斥刀郎呢?那麼火的歌手為什麼突然就無人問津了呢?今天我們來簡單的分析一下。
刀郎原名羅林,出生於四川省內江市,小時候的刀郎就有着音樂天賦,同齡的孩子在“撒尿和泥”的淘氣的時候,而刀郎卻喜歡把自己關在屋裏擺弄着各種各樣的樂器,不是説刀郎的家庭條件有多好能給他提供很多樂器,是因為刀郎的父母在當地的文工團工作,這無疑給刀郎提供了他對音樂上的需求。
長大後的刀郎也繼續追求着自己的音樂夢,但是夢想總是被現實打敗,當生活下去都成了問題的時候,夢想很難再堅持下去,因為無法維持生計,前妻留下一張字條後離開,心灰意冷的刀郎開始一心投入到事業中。
1993年刀郎遇到了一個改變他一生的女人朱梅,朱梅建議刀郎和她一起回新疆,於是刀郎在新疆一邊做迎合大眾的音樂養家,一邊做自己的原創歌曲來治癒自己,在2002年下雪的一天,刀郎走出工作室,那是新疆2002年的第一場雪,在公交站“八樓”處正停着一輛公交2路汽車,一陣孤獨感襲來的同時,靈感也突然襲來,後來就有了讓刀郎一夜成名的《2002年的第一場雪》這首歌。
説句題外話,給大家解釋一下歌詞中的“停靠在8樓的2路汽車”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公交汽車停在了第八層樓,而是新疆的一個公交車站點叫“八樓”具體位置在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解釋完這個我們接着聊刀郎的成名之後遇到的阻礙。
《2002年的第一場雪》毫無徵兆的就爆火了,在沒有任何宣傳的情況下火遍全國,那時候街邊的大小店鋪幾乎都在放着刀郎的歌曲,在發行這首同名專輯的時候,他的正版銷量竟然達到了270萬張,這個銷售量別説內地的歌手了,就連整個亞洲也只有一人超過了刀郎的銷量,他就是周杰倫,他的《七里香》銷售量是300多萬,只比刀郎多出幾十萬而已,一個沒有名氣的草根歌手,突然橫空出世,秒殺一切歌壇“前輩”的時候,大家都應該能想到會是什麼結果。
很多業內的歌壇“前輩”開始紛紛出來指責刀郎的音樂根本不算音樂,就像歌壇“大姐大”那英提起刀郎説他是:
“在ktv點刀郎歌的都是農民”
在音樂風雲榜的評選上,身為評委的那英阻止刀郎進入“內地十大影響力歌手名單”説他的歌曲根本不具備“審美觀點”,寧可讓獎項空缺也不選刀郎,卻讓自己和汪峯入圍。
而楊坤提起刀郎的音樂也是嗤之以鼻的道:
“刀郎的音樂那能算的上是音樂麼?”
説他的音樂沒有品質。
而汪峯更是評價刀郎的音樂銷量這麼高是因為“農村包圍城市”大多數都是不懂音樂的農村人才買,農村人又比城市人多,所以造成了大家都喜歡的“假象”,還表示刀郎的歌曲太粗糙,喜歡他的音樂是因為聽慣了“精緻細膩”的音樂。
個人認為刀郎的嗓音滄桑沙啞,聽起來就有一種大漠風沙、飽經風霜的感覺,比一些所謂的“主流”音樂更有特色,雖然大眾很認可刀郎,但是主流音樂卻極力反對刀郎甚至開始“羣攻”刀郎,這讓刀郎很難進入到“市場”因為“市場”已經被這些所謂自認為是“主流”“內地歌壇大姐大”“內地歌壇大哥大”的人們所掌控,憑藉刀郎單打獨鬥根本不可能。
説起刀郎被“主流”音樂所羣攻的時候,讓我不由得想到了郭德綱,郭德綱也是經過摸爬滾打一步一步熬到了今天的成就,但是在郭德綱爆火初期的時候,多少“主流相聲”演員開始炮轟郭德綱,説他“三俗”,説他的相聲根本不叫相聲,也是被這些所謂的“大師”們聯名抵制,個人理解為,這些草根爆紅之後,達到了“主流”們不可觸摸的頂端,搶了“主流”的飯碗和風頭,這些“主流”如果不把這些“草根”壓住,自己的地位就難保了,看看現在的德雲社就知道了。
但是刀郎和郭德綱不同,郭德綱野心大,心氣高,屬於睚眥必報的性格,也是這種決不妥協的性格造就了現在的德雲社,而刀郎卻比較“佛性”,選擇淡出了大眾的視野,他淡出的原因無非是歌壇“前輩”的打壓,和自己真的不願和這些人“玩”了。
刀郎不是沒有機會結識“背景”,在張藝謀邀請刀郎參加《十面埋伏》的首映禮時,同台幾乎涉及到了“京圈兒”“港圈兒”“搖滾圈兒”“流行音樂圈兒”很多大咖,如果刀郎願意搭上這些人,在當時的情況下應該很容易吧,也有可能根本融不進去,就像郭德綱當初想融進所謂的“主流”圈子一樣被排斥,後來成功後他説了一句話:
“我願意給你當狗,你不要,怕我咬你,現在我成了龍”
這其中的辛酸恐怕只有經歷過才能體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