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對“韋東奕走紅”做出回應。圖片來源: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官方公眾號截圖
文|和生
近幾日,網上掀起一陣圍觀北大數學天才“韋神”的熱潮。
“韋神”韋東奕因一次偶然的街頭採訪走紅。他手提饅頭、頭髮蓬亂、不修邊幅的形象與其極高的數學天賦相配,充分滿足了公眾對於一個“天才的想象”。
隨着輿論的矚目,他過往的“光輝傳奇”被一一扒出:連續兩次滿分獲得奧賽金牌,在一次數學競賽中他曾包攬六枚獎項,拒絕哈佛的破格錄取邀請……與此同時,他日常生活的形象,也被零星披露。比如,高中數學老師説他在大學期間還穿高中校服,生活自理能力差,他從不玩遊戲甚至沒有微信等等。
韋東奕的“天才形象”極大滿足了外界的獵奇欲,也引發了熱烈討論。有人膜拜大神,視為偶像;有人將最近熱炒的“躺平”與之關聯,將他當成不“躺平”的最好例證;有人覺得該適度宣傳,讓“後浪”們看看網紅之外,天外有天,“韋神”才是榜樣;有人認為不該去打擾他本來的生活,不關注才是最好的保護。
對於網上的熱議,韋東奕婉拒了媒體採訪,北大也做出回應,稱“數學研究需要安靜的治學環境,衷心希望社會各界與我們一起,營造有利於年輕人,專心開展學術研究的氛圍”。北大的態度明確且正確,對“韋神”來説,安靜的治學氛圍,才是當下他最需要的。
金庸在武俠世界中塑造了“掃地僧”的形象,他武功絕高,又身處底層,避世隱修,真人不露相。而往往這類形象,又能極大刺激外界的好奇。
在很多人看來,韋東奕的經歷與形象,多少與“掃地僧”有類似處,他形象極質樸,本事又特大。他遜於常人的木訥言行與迥超常人的傳奇經歷之間,釋放出強大張力,釋放於輿論場中,威力也極大。
人類對於天才的出現本就有極大的熱情,人們喜歡追捧、吹捧天才人物,而如果天才又遺世獨立、言行不拘於常矩,反而更能激發外界對他的熱情。
比如,現在人們還津津樂道於愛因斯坦4歲才會説話,走路喜歡用傘頭去劃欄杆;網上不時還會有人憶起曾經出家的北大“數學天才”柳智宇。特異不羈的韋東奕這次“強勢出圈”,一點也不意外。
但是,被過度關注的天才往往也需要被特別保護。這次的網絡爆紅,是韋東奕人生的一場意外。對他已經選定的人生道路而言,對這次“出圈”最好的處理方式,就是平靜看待。希望隨着輿論熱度轉冷,這場意外的熱鬧也會隨風而散。
數學研究的世界,需要足夠的安靜,足夠的專注,需要守得住寂寞,韋東奕如果在這樣的世界裏如魚得水,舒適遊弋,那外界不該再用過度的關注去打擾他。
韋東奕今年29歲,作為一個數學家的路才剛剛開啓。這是一條崎嶇而漫長的路,需要極其強大的心力與智力去跋涉。三個饅頭一桶水,他對物質世界的需求顯然不高,對他最好的保護,還是守護好他的精神世界。在那裏,來自外界的嘈雜越少越好。
□和生(媒體人)
編輯:馬小龍 實習生:唐傑婧 校對: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