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這次王心凌不再被逼迫轉型|娛評

撰稿/罐頭辰(娛評人)

微博、抖音熱搜數十條,B站熱搜登頂,微信指數破億,QQ音樂飆升榜前十位佔到九個名額,音樂平台熱搜包攬前三,《愛你》登頂第一。王心凌自《乘風破浪》播出後的“回春”效應,刷新了華語樂壇此前的天花板。和安室奈美惠、瑪麗亞·凱莉這些日本和歐美樂壇一線歌手“回春”最大的不同是,她們沉寂多年後再次殺回頂峯往往都用轉型洗刷掉從前的刻板印象,而王心凌,則依然靠着“經典皮膚”——JK制服、18年前的《愛你》以及經典舞步,贏得了全網青睞。

終於,這次王心凌不再被逼迫轉型|娛評

《乘風破浪》初舞台上,王心凌再次唱起《愛你》。

自2005年的《閃耀2005(新歌+節奏精選)》這張唱片裏《Da Da Da》換上可以稍能展露身材的黑裙子開始,王心凌的轉型持續了17年,但最後,依然靠着2004年最初爆紅的樣子征服全網。對華語樂壇來説,這是幸運卻又是不幸的。

當下的音樂已經無限趨近於互聯網產品

先説不幸的部分:2022年5月,樂壇最熱的兩個話題,一是王心凌“翻紅”,二是周杰倫演唱會重映,華語樂壇似乎一直困在千禧一代的泥淖之中。而這一切,其實2005年就註定了。

2005年,在後來的回顧裏被稱為“神仙打架”。在這一年裏很多歌手都發了他們職業生涯裏質量最高的唱片,王心凌也在一眾強者裏穩穩守住自己“少女偶像”的蛋糕。但這不是故事的全部,2005年爆紅的同樣有另外一些歌:《那一夜》、《老鼠愛大米》、《兩隻蝴蝶》,如果單純以受眾廣度來判斷,這些歌甚至並不輸給周杰倫和陶喆,觸及到了5到80歲的所有聽眾。

這些製作簡單卻也朗朗上口,且一定有15秒到20秒強記憶點的歌,在短視頻時代甚至得到了傳承,去年TME盛典的“華語樂壇十大熱歌”,皆與2005的彩鈴爆款相似:製作模式簡單、大批量生產、朗朗上口、強記憶點。甚至,從前製作一首所謂網絡歌曲尚需要MIDI鍵盤和一台電腦,當下的樂壇則是一台手機搞定一切製作流程的年代。

《2020華語數字音樂年度白皮書》的統計顯示,2020年一年華語新歌數量為74.8萬首,超過2017年至2019年三年新歌數量的總和。發歌歌手人數達到13.3萬,其中首次發行歌曲的華語新歌手人數比2019年擴大了一倍多——製作這些音樂的不再是唱片公司,而是孵化音樂人的MCN公司。

為何王心凌只需要一個舞台就能掀起流行的浪潮?其實“周王陶林五月天、四大三小蘇打綠”當下還在活躍,本質就在於:他們依舊可以抓住唱片時代的受眾。那為什麼沒有新的音樂人去抓這批受眾了呢?答案是——性價比不高。

終於,這次王心凌不再被逼迫轉型|娛評

截至5月25日QQ音樂飆升榜,前十八位排名中,王心凌的歌依然“霸榜”佔據17席。

還是拿王心凌舉例,她是艾迴(愛貝克思)在中國市場簽下的第一位藝人,訓練花了三個月,經紀公司大聲音樂又把戲劇約給到當時台灣地區最大的偶像工廠喬傑立,在出道之初就能在《西街少年》這樣的當紅偶像劇裏拿到角色。第一張專輯《Begin...》的詞曲配置皆是頂級水準,但“灰姑娘”的定位出現問題,導致銷量只有6萬張。在第二張專輯《Cyndi loves you》裏,穿上高中制服的王心凌才終於得到市場認可。

無獨有偶,2022年5月,另一位被懷念的千禧一代的周杰倫,出道時同樣是阿爾發唱片公司買下了電視台眾多時段,播放他的MV來打歌。

再看看當下,在以效率為首選項的樂壇,這種資源砸在歌手身上是不被允許的,資本不再像唱片時代那樣會給樂壇新人這麼多試錯機會。還是拿王心凌的例子來説,此次王心凌“翻紅”,各個公司是會選擇從頭培養一個與她成功模式相似的少女偶像,還是直接吃現成的,努力達成和王心凌的合作機會以期從她這裏分一杯羹?答案顯而易見是後者。

即便有打造下一個王心凌的資源和機會,也不會有任何一家公司選擇冒着現金流可能斷裂的風險去這麼做。批量生產一千首6415、4536和絃的爆款,其中某首恰好搭上短視頻風潮成為熱歌,才是現在最常見的運作模式。

不是中國人變得不會做音樂才出不了巨星,也不是周杰倫和王心凌擋了後輩的路。是因為現在的音樂已經無限趨近於互聯網產品而非藝術品,甚至繼續透支王心凌的形象賭一把她能“回春”,也比打造下一個王心凌的機會更大。

對“少女偶像”年齡的包容度在提高

但也有幸運的地方——王心凌這一次終於不需要再被逼迫轉型了,而這背後的原因則是:對少女偶像年齡的包容度,正在提高。

王心凌為什麼有嘗試過轉型?其實本質原因在於,當年的主流輿論並不接受年過25歲的女偶像,這不僅在中國,整個東亞都是如此——日本的“四八系組合”中的成員,如果年紀稍長仍未畢業,在粉絲羣體中得到的評價就會非常刻薄,韓國女偶像同樣如此,少女時代、Twice這兩組代表女團,在所有成員進入20代後半段時,就幾乎不約而同從甜美的風格轉型。

“轉型”二字可能也是王心凌星途裏的阿喀琉斯之踵(編者注:指致命的弱點),從爆紅的第二年就開始往性感方向轉進的她,形象一直反覆無常、舉棋不定。明明在2006年的《Magic Cyndi》裏已經走輕熟女風格的她,到2011年的《(黏黏)²》又夢迴2004。直至現在,王心凌仍在被樂評人們批評是不願走出舒適區、沒有破釜沉舟的志氣。

終於,這次王心凌不再被逼迫轉型|娛評

從過往專輯封面中能看到,王心凌曾經幾度嘗試轉型。

可為什麼要有這種志氣?為什麼非要轉型?20年過去,我們都知道王心凌骨子裏就是個扭捏倔強、喜歡甜蜜風格的少女,但年齡大了些,這種形象就不再被允許。30歲的女性再唱少女風格的歌,會被批判為不思進取。這種輿論和主流樂壇獎項的要求,與王心凌自身特點之間的拉扯貫通着她20年的歌手生涯。高峯也好、低谷也罷,王心凌每次的新作品都要面對一個最凌厲卻也無理的質疑:你憑什麼在這個歲數還要可愛?

如今“80歲還要做甜心奶奶”的宣言,以及宣言之後“甜心奶奶”一詞得到的認同乃至激賞,讓人看到了屬於華語樂壇好的一面:即便“超齡”,可愛、甜美也仍然是被允許,甚至會被追隨的。對女性力量的理解終於更加多元:不是隻有看起來“女王”、心直口快和“拽”的,才能被稱之為有力量。

王心凌想通了,我們也都想通了,她自由地照她希望成為的樣子就好,不是到了某個年齡,就要必須接受轉型的逼迫。

真好,我們依然擁有甜美的王心凌。

終於,這次王心凌不再被逼迫轉型|娛評

《乘風破浪》節目中,王心凌談到被叫“八十歲甜心奶奶”也蠻好的。

本文為新京報Fun娛樂(ID:yuleyidian)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63 字。

轉載請註明: 終於,這次王心凌不再被逼迫轉型|娛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