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評大賞#2023年就剩不到三個月了,回首今年的國劇,可以用“全程開掛”來形容。
開年一部《狂飆》開啓了國劇狂飆的歷程。
接着一部《三體》,為科幻劇打開新的大門。
到了年中,《漫長的季節》直接將今年國劇評分拉到了9.4。
暑期檔通常是古偶的天下,也是國劇通常的口碑淡季,但今年的古偶爆款同時也是口碑爆款,熱度最高的《長相思》和《蓮花樓》分別拿下了7.6分和8.2分。《古相思曲》更是衝到了8.6。
過去很難拿到高分的類型都在今年取得了突破。
比如情景喜劇,趙本山重出江湖的《鵲刀門傳奇》評分升到了8.1。
又比如都市劇,《裝腔啓示錄》衝到了8.2分。開播前誰能想到?
而傳統高分項目年代劇,也出現了《父輩的榮耀》這樣的8.7分作品,江湖變了,康洪雷依然是康洪雷。
我本擔心《狂飆》的出現會令2023年的國劇開局即巔峯,沒想到,它真的就僅僅是一個開始。
是時候,跟大家聊聊2023年到現在口碑評分最高的10部國產劇了。
我驚喜地看到,許多評分最高的作品,同時也是熱度最高的作品,當觀眾審美水漲船高,國劇水準也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從這個意義上説,觀眾和國劇一起經歷了漫長的季節後,其實是共同成就了2023年的國劇狂飆,和這場狂飆背後,國劇的榮耀。
—10—
《歡顏》
豆瓣7.9分丨“公路諜戰劇”新模板
看《歡顏》是段奇妙的旅程,一開始以為是個諜戰劇,結果看了個公路片。
以為是羣雄奪寶的冒險劇,結果除了張譯沒一個影帝“活到”最後。
以為一路犧牲這麼多人結局一定很悲壯,結果來了個happyending,反派團滅,主角團能活到最後4集的全活下來了,還有空合影。
一看主創,徐兵,喔,那沒事了。
很多觀眾追劇會想起《讓子彈飛》,的確像。
民國背景,邊陲小鎮,幾方勢力,圍繞三根金條,下藥打槍,明爭暗搶,被救的忘恩負義,有勢的明火執仗,有信念的捨生取義,你方唱罷我登場,有西部片的味道,有黑色電影的味道,甚至有武俠片的味道。
演員也夠分量,廖凡、張譯、張魯一。
廖凡上來就鎮住了場子,張魯一出場短角色卻燦若流星,張譯最後出場,但表演有影帝的分量。
最絕的是,幾位主角都夠絕了,配角竟然還能更絕。
吳曉亮的“柳如絲,我以後不找你了”,田雨的“還是老傢伙好使”,許君聰的“草原的漢子,硬梆梆”,哪個不精彩。
眾星捧月捧出了董子健飾演的又一個徐天,也詮釋了杜甫那句“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劇不完美,畫風也不統一,很多邏輯也很難解釋,最難理解的是,男主家不缺那三根金條,為什麼要讓那麼多英雄前仆後繼的赴死?
但不完美的好劇,還是好劇。
《歡顏》就像廖凡的角色請人劫黑當鋪前一起哆的那碗江西米粉,要説多精緻,那沒有。
可味夠衝,夠帶勁兒,喜歡這口的,倍兒解饞。
哪怕一口下去,口被燙出了煙。
但食客要的就個味兒。
—9—
《鵲刀門傳奇》
豆瓣8.1分丨趙家班團建爆款
趙本山的確沒用這部劇扛起武俠大旗,因為這確實不是武俠劇,但卻用這部劇證明了自己依然是“笑”傲江湖的喜劇之王。
過去10年,這位昔日的小品王一直處於半隱退狀態。
所以《鵲刀門傳奇》大中午剛上線,觀眾也是將信將疑。
沒想到才幾天,不僅熱度狂飆,評分也從開分7.8飆到8.1。
本劇成功三大因素:趙家班、敢諷刺和好笑。
宛如趙家班團建劇的《鵲刀門》不高級,武俠劇的殼,情景喜劇的核,拍出來又像小品合集。
笑點也還是東北喜劇那一套,“愛海呦”的諧音梗、趙家班的動作梗,可就架不住好笑。
在東北喜劇笑料的基礎上,劇集又融入了諷刺元素,對當下的直播、內娛、選秀現象的調侃,也好笑。
當然最大的王牌,還是趙本山。
他在哪兒,笑點就在哪兒。
中午播出也很妙,吃着飯就把劇追了,這才是實打實的下飯劇。
看《鵲刀門傳奇》,就像走進了一個東北小館。
外邊北風呼呼的,爐子燒的正暖,一鍋東北亂燉端上來,量大管飽,就一口小酒,你還要啥?
《一代宗師》趙本山説話:人活一世,有人成了面子,有人成了裏子,都是時勢使然。
江湖的時勢當然變了,當年的面子放到現在的年輕觀眾這兒未必好使,可裏子還在。
出不出山海關,他都還是趙本山。
—8—
《蓮花樓》
豆瓣8.2分丨新時代武俠劇的新出路?
客觀地説,武俠劇在當下是個“偽需求”。
老一輩觀眾看不慣新一代明星主演的武俠劇,新一代觀眾更愛看仙俠玄幻。
武俠這種東西,講究的就是路見不平行俠仗義,這屆年輕觀眾早就路見不平直接躺平了,還行俠仗義幹啥,不如早點回家刷短視頻。
在這種大背景下,《蓮花樓》就有點“逆流而上”的意思了。
劇集剛開播熱度也只算還可以,因為始終不能站內熱度破萬,還有很多博主出來各種分析,誰曾想結局超前點播,biu一下破了萬,評分還破8。
《蓮花樓》的優點,主要有三方面。
首先是作為武俠懸疑輕喜劇,劇情推進節奏夠快,前期一個案子的篇幅控制在1-2集,冤魂索命、密室殺人等元素都融合其中,輔以成毅、曾舜晞組合的武俠探案,新一代觀眾也入坑了。
開場解決了受眾基礎後,這部劇就開始猛攻“武俠”方向了。
其次,它有大男主爽劇的骨架,卻沒有千篇一律的人設。
主創在男主李蓮花的人設、主角三人組上,做到了反套路。
李蓮花是個愛嘴欠耍滑的前天下第一,方多病是初出茅廬透着“傻白甜”氣的名門少爺,笛飛聲雖然整天擺臭臉,其實是最單純的人,滿腦子只有和李蓮花公平決鬥。
三個人相處,是標準的一個奶爸兩個娃模式,名門少爺和傲嬌反派盟主日常開打+爭寵,李蓮花日常修補被打殘的蓮花樓。
成毅這次演得真好,很多人都提到他吐血和哭紅眼的場面,但更喜歡的是他放鬆下來的演技,例如“哎呦”“格局小了”和秀廚藝的段落。
第三個原因,在於它譜寫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江湖。
全劇沒什麼江湖爭霸的執念,觀眾只想跟着李蓮花馬力驅動移動小洋樓,還有他那條小黃狗,一起逍遙江湖。
大結局只留下一個傷感且雋永的開放式結局,算是李蓮花最好的告別。
故事創造出了一個和蓮花樓一樣的空間。
無論江湖如何變化,那羣人和那些事一直在那兒,好像始終不曾離開。
—7—
《裝腔啓示錄》
豆瓣8.2分丨被劇名拖後腿的好劇
又一部被名字耽誤了的好劇。
許多人首先不知道“裝腔啓示錄”是説啥,更不知道它改編自豆瓣連載同名小説,其次看了主演蔡文靜、韓東君和湖南衞視,會以為這又是一部普通的都市愛情劇。
但劇集最終能拿到破8評分,顯然不可能是普通的都市愛情劇。
這部劇成功之處有二。
一是“裝腔”討喜。
“裝腔”這個劇名,一度勸退了很多人,但步入正軌後故事完全承接了小説強諷刺的基因,對都市人裝腔的全方位展示太讓人上頭了,幾乎每集都有金句輸出。
二是真實給力。
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在國產劇中看不到「窮人」和社畜。
尤其是國產都市劇,角色個個光鮮亮麗,唯一的任務就是談戀愛。
但真正的都市生活不全是燈紅酒綠,紫醉金迷。那些底層的打工人才是大多數。
而《裝腔啓示錄》就貴在「真實」二字。
14集的劇裏,我們跟着男女主體驗了深夜被叫回來加班、應付沒完沒了的上司、忍受職場霸凌、漂亮女孩被有錢人當玩物.....
這部劇也讓我們明白了一個殘酷的真相,我們拼盡全力,不過是想做個裝作體面的普通人。
“裝腔”並非是虛偽的表現,而是當代生活的一部分,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要裝。
即便裝得再不像,每個人也都是獨一無二的,也同樣值得被記錄。
—6—
《狂飆》
豆瓣8.5分丨年度最熱國劇
毫無懸念,今年的最熱國劇必須是《狂飆》。
一部主旋律刑偵掃黑劇,竟然引發了全民追劇的熱潮,還衍生出各種貼近流行文化的周邊和表情包。
當熱度逐漸散去後,現在再回顧這部劇,我們會發現它最成功的地方,就是人物。
全劇很多角色都亦正亦邪,難以用隻言片語去衡量和判斷。
當然最耀眼的,還是今年國劇的最強反派,高啓強。
整個故事的前半段,幾乎可以稱為,“高啓強的崛起”。
劇集沒有把他塑造成惡貫滿盈的反派形象,反而時常展現他人性中的亮點。
壞人不會因為有人性就不是壞人,但拍出了壞人的人性,觀眾才更能理解他為什麼壞?
張頌文完成了一次極具深度、廣度和震撼力的表演,即使是好演員,也很難做到一部劇每場戲都精彩,但張頌文做到了。
觀眾看着他一路從小漁村發跡,一步步做大,和曾經的警察好友決裂,最後眾叛親離,構成了完整的角色弧光。
雖然劇作本身後勁兒不足,但張頌文把角色張力一直延續到了最後。
無論是被養女出賣的無奈,還是臨刑前的後悔,都被他演得入木三分。
我們經常會為一部爆款的出圈分析很多原因,劇集的、時代的、傳播的,好像不如此不足以涵蓋一部劇集的成功。
但在我看來,一部好劇成功的原因很簡單,觀眾想看一個人物,想看角色最後的命運,哪怕他是自我毀滅。
《狂飆》做到了,成為了年度爆款,就這麼簡單。
—5—
《古相思曲》
豆瓣8.6分丨國產古偶劇之光
誰能想到,B站竟成了國劇黑馬誕生地。
從當年的《風犬少年的天空》青春中二,到《三悦有了新工作》的現實厚重,《古相思曲》出手就拿下今年古偶劇最高分。
其實無論賣相還是熱度,《古相思曲》在今年這批古偶劇中都只能排到中下。
畢竟沒有大牌明星,也沒有流量鮮肉,更沒有預算大肆營銷。
劇集開分8.4,大結局不但沒跌還漲了0.2,豆瓣評分比《狂飆》還高,實打實全靠過硬的質量和「自來水」。
相比於古偶劇多見的「工業糖精」,這部劇對愛情的處理要高級很多。
最關鍵的概念,就是源自B站作者發明的——逆向穿越。
現代的男主角穿越邂逅古代的“妖后”,發展出一段愛情故事。
但他的穿越時間是逆向流逝的,每次穿越到古代都是回到更遠的過去,所以遇見的女主都比之前的年齡更小一些。而女主陸鳶的視角里,與男主的每一次相見都是在未來。
於是男主第一次見到女主,正是女主生命落幕之時。
這絕非「霸總遇見傻白甜」之流的降智橋段。
劇集用巧妙的編排講述了一個莫比烏斯環式的愛情故事,還加入了懸疑要素,就算把劇集放在權謀劇裏,劇情也能吊打許多把觀眾當傻子的權謀劇。
劇集口碑逆襲,是因為做到了認真對待劇本,尊重觀眾。
正如編劇鶴唳雲端曾説的,《古相思曲》的預算,大概就像“沒有白龍馬和孫悟空還要步行去西天取經一樣”。
沒有大團圓,沒有抱得美人歸。
但餘味不絕。
《古相思曲》的存在也證明了,中國影視圈最需要的不是大筆的投資、人氣頂流,而是好編劇,和一個好故事。
—4—
《去有風的地方》
豆瓣8.7分丨都市治癒劇的全新打開方式
今年最温暖、最治癒的都市劇,沒有之一。
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都市劇,沒有激烈的戲劇衝突,沒有個性極端的反派,沒三角戀,沒狗血,沒絕症,所有國產都市劇被證明行之有效的爆款模式,它都沒有。
整部劇有點類似《小森林》或是《萬物生靈》那種畫風,節奏很慢,主打一個治癒系。
劉亦菲飾演的職場女精英在閨蜜去世後,放棄了近在眼前的升職,去大理談了一場舒緩的戀愛。
無論何時何地,只要一打開劇集,就賞心悦目。
看看這堪比自然風光紀錄片的外景,隨便截圖都能當屏保。
而故事又是反套路的。
觀眾無需操心主角的愛情,跟着主角盡情享受大理的風光和當地的風土人情就好了。
劇中的大理並非人間天堂,現實的困境當地人都有,但故事好就好在,愁而不傷。
它刺破生活的膿瘡,但也以輕鬆和詼諧去消解。
它道出人生的尷尬,但也時不時釋放出歲月醇美的詩意。
人時常會想短暫地忘記一切,逃避當下。
雖不能至,追追劇也好。
在這普通人充滿艱難的一年,這樣的治癒劇來得正是時候。
成功固然可喜,逃避可恥但有用。
—3—
《三體》
豆瓣8.7分丨撞開了國產科幻劇的大門
科幻、三體、真人劇,只要包攬這些元素,幾乎就是撲街預定了。
然而這部劇卻不信這個邪。
從開分剛破8分到一路飆到8.7,這部劇就這麼抽腫了所有人的臉。
經典改編有兩種極端,一是放着原著不管,導演自由發揮,結果徹底翻車。
還有一種是極度拘泥於原著,原樣翻拍卻不接地氣,觀眾還是不滿意。
而《三體》則在尊重原著和擁抱受眾之間做到了最好的平衡。
劇版《三體》對小説還原度很高,很多角色的台詞直接就是書中的原句,但導演楊磊是有自己的發揮的,尤其在原著中基本成為工具人的汪淼,以及汪淼和大史之間的化學反應。
到了劇版,都成為巨大的亮點。
第一部大結局的納米切割在劇集播出前幾乎被所有人認為難以呈現,事實證明這個場景得到原著粉和劇迷一致好評。
最好的還是演員,青年和老年葉文潔的塑造都極符合觀眾預期,張魯一對汪淼的塑造超出了觀眾預期。
原本很多人對外形不似的於和偉飾演大史沒什麼預期,結果於和偉演得好到騰訊把“史強外傳”都一起立項了。
也許網飛版播出後,對於國產科幻會有個極其生動的説明——
國產科幻劇什麼水平?
就是完爆網飛的水平。
—2—
《父輩的榮耀》
豆瓣8.7分丨年代劇的一聲嘆息
去年《人世間》大獲成功開始,湧現了大量年代劇。
收視大熱的不少,口碑能達到《人世間》的,説實話是沒有。
直到康洪雷出手。
面對「林業變遷」這一漫長的歷史進程,《父輩的榮耀》沒有陷於宏大敍事。
而是僅着眼於其中的一個家庭的故事,拍出了一部“平民史詩”。
全劇一開場就是老一輩刻骨銘心的下崗,接下來又是顧家被心懷不滿的林場職工誣告、顧家大兒子沒當上兵,顧家小兒子一隻眼被戳瞎,還有顧長林收養了三個兒女的故事。
年代劇常常會有一個千磨百折的開端,各種各樣的意外和苦難,所以年代劇,經常被看作“苦情戲”。
這也是年代劇為什麼備受老一輩觀眾喜愛,苦情戲的戲劇衝突確實引人入勝,更何況年代劇的苦情並非狗血橋段的堆疊,而是時代車輪碾過後留下的車轍印。
時代的一粒灰,落下來就是一座山。
但全劇最好看的其實是普通人如何面對時代落下的這一粒灰。
德華德福飾演的顧家父母,是老一輩中國人美好品質的化身,艱難沒有改變他們的善良,反倒讓他們的善良更堅韌。
苦情不是目的。
苦情中流露的人性中善良、不屈、頑強的一面,才是平民史詩的底。
全劇的演員表現都極其出色,但最出色的還是郭濤和劉琳。
前者像林子裏的大山一樣厚重,後者一次次抱怨丈夫收養了一個又一個,但抱怨完了又對每個孩子視如己出。
過度完美的人物不好演,這屆觀眾最煩聖母,但沒人煩存花媽和長林爹,因為這些角色不像演的。
觀眾愛看年代劇,本質上是想看的是我們的父輩們,如何挺過那些艱辛歲月,所謂父輩的榮耀,其實就是無論經歷多少艱難,始終保持善良的本質。
—1—
《漫長的季節》
豆瓣9.5分丨年度最佳國劇
毫無疑問,《漫長的季節》,配得上2023年的劇王之稱。
它的熱度和點擊量都不是最高,但它絕對是給我們最大驚喜的一部劇。
三流懸疑劇,看一個形,cosplay般,換湯不換藥。
二流懸疑劇,會一個意,用懸念勾勒時間的沉澱。
一流懸疑劇,則少之又少。
它望的,是一片氣。
什麼氣?時代的風氣。
懸疑只是個引子,年代感才是它的內核。
劇集表面上是講述一起惡性的案件,其實是透過這個案件回溯在下崗潮衝擊下,東北人這幾十年是怎麼過來的。
那是用纖毫之間的細節,嚴絲合縫的懸念推理造出來的精氣。
比如範偉飾演的主角兒子的下落之謎。
當然,最重要的,是再現了一代人的神氣。
那神氣,是秦昊和範偉兩代彪子在命運面前的坦蕩,豁達,硬氣。
是傅衞軍沉默的陽剛氣。
也是羅美素於歲月中釋放的母愛的温情。
《漫長的季節》編出的,是一幅不動聲色的老東北的清明上河圖。
它把你拖出熒幕,拖進故事的時代,拖到特定人物的身邊。
在眾多的的線索與人物關係間,故事有條不紊地同時推進着,展現了該劇的史詩氣質。
在宏大的歷史背景下,落腳點是每一個平凡的個體。
因為優秀的時代劇,不會拋下任何一個人。
故事裏,會有時代留給個人的揮之不去的陰影、彌合不了的傷痕,人物大起大落的命運,始終在與時代共振。
全劇演員都貢獻了極精湛的演技,他們共同完成了一場漫長的尋找,也是一場關於東北人幽默與品格,情感與生活的遙望。
劇集寫下這類小人物的年代生活,也是寫下普通的我們。
相比導演一戰成名的《隱秘的角落》,本劇沒那麼出圈,熱度甚至不如隨便一部不甚成功的古偶劇高。
但這絲毫不會削弱劇集的好。
在這個快節奏的年代,導演敢用慢節奏拍一部懸疑年代劇,這需要巨大的勇氣,也必然承受巨大的壓力。
在《漫長的季節》上線的第二天,還在夢中的導演被製片人電話告知,豆瓣出分了,9.0分。
還不知道評分會一路飆到9.4 的辛爽放下電話,一個人哭了半個小時。如果知道,可能要再哭半個小時。
這是國劇的動人的時刻,現實而言,這個評分,對於平台是個交代,這就是最令人欣慰的結局。
在這個看劇,微博看劇,抖音看劇的時代裏,觀眾越來越沒有耐心。越來越想直奔高潮。
一部劇如果三分鐘沒爆點,會被認為失敗。
話題,爆點,就是生命力。
一種由細密的鋪排,嚴謹的佈局,綿延的品質共同建構的“好劇”正在消失。
這就是目前市場的現狀:爆劇不一定好,好劇也不必然會爆。
但總有好劇,會被觀眾記住。
過去的大半年,我們普通人經歷了太多波折和艱難。
好劇,是我們人生路上,最好的陪伴。
2023剩下的幾個月,希望你我都能走出陰霾。
與更多好劇,不期而遇。#影視我來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