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春晚上,有一個感動了全國13億觀眾的節目,如今十多年過去依舊沒辦法超越,它曾被韓國連續四年邀請,但是卻險些葬送在春晚舞台!
17年前的春晚上,21個殘疾演員身着華服,伴着悠揚莊重的音樂,緩緩伸出了自己的手臂,千變萬化的手姿猶如開屏的孔雀,美輪美奐、搖曳生姿,簡直就是一場視聽盛宴。
春晚的審查十分嚴格,每個節目都有固定的時常,很多演員不到最後一刻上台都不敢放心,生怕自己的節目被拿下。
2001年,潘長江與閆學晶合作的小品《三號樓長》就差點被砍,彼時在他們之前表演的一個小品演員,因為將彩排時去掉的台詞又重新説了出來,導致小品的時長增加,於是導演組無奈就砍掉了潘長江的小品。
彼時多虧了趙本山仗義,他在表演時加快了自己小品《賣枴》的節奏,這才為潘長江省出來兩分半的時間。
而那時《千手觀音》也是面臨這樣的狀況,為了準備登上春晚,他們需要做各種極限運動,只為保持好自己的體型,因為《千手觀音》的21個演員中,只有最前面的邰麗華需要露臉,後面的20位演員都要隱匿在她的身後,體型要求非常高。
彼時為了訓練,他們大清早就要迎着寒風奔跑,還要做蛙跳、高抬腿等等極限運動。
而為了手臂的粗細大小一致,他們用厚厚的保鮮膜包裹住自己的手臂,經常因為出汗導致手上的皮肉與保鮮膜粘連,皮膚不充血壓出一道道紅印,可就是靠着這樣的毅力,他們都瘦了下來。
可儘管如此,他們面對的困難卻遠遠不止這些,他們都是殘疾人士,耳朵聽不見聲音,需要身體的機械記憶,每個動作的變化都需要隊友的提醒。
21個人緊緊相依,後面的演員緊貼着前面演員的腳後跟,鼻尖頂在前面演員的後腦勺上,也就是説,他們在表演之餘,還要一心二用,依靠觸覺與吹氣傳遞信號,一秒鐘內完成兩項任務,還能做到整齊劃一,這對正常人來説都極度困難。
由於春晚的特殊性,編舞老師張繼剛還特意在舞蹈中加入了拜年的祝福動作,只為體現更加祥和的氛圍,這才讓觀眾們看到了驚豔的盛世開屏。
然而當團隊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春晚的導演組卻通知他們,舞蹈的時長必須要從接近6分鐘的節目刪減到4分鐘。
這接近兩分鐘的刪減實際上是對作品的致命打擊,因為他們作為殘疾演員,每一個動作都需要練上成千上萬遍,春晚短短的準備時間怎麼可能讓他們重新再學一遍呢?
因為春晚的這則通知,編舞張繼剛沒少發愁,不過最終他半分鐘都沒有刪減,原封不動的搬上了春晚彩排的舞台,他想讓導演完整的看上一遍,再決定要不要砍。
當舞蹈演員們搖曳的舞姿在舞台上上演時,導演驚呆了,現場的工作人員也驚呆了,他們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到,這羣殘疾人時如何做到繼整齊劃一又不失美感的,於是最終導演自己否認了之前的想法,這才有了2005年春晚上那傳奇的一幕!
事實上震撼了13億國人的舞蹈《千手觀音》,首次亮相的舞台並不是2005年的春晚,而是2004年的雅典殘奧會。
2004年,張繼剛作為雅典殘奧會閉幕式中國8分鐘的總導演,為世界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這個節目就是《千手觀音》,不過在登上雅典閉幕式之前,這個節目就早已誕生。
1999年,張繼剛被中國殘疾人藝術團邀請編一支舞蹈,彼時他聯想起自己曾在雲岡石窟、五台山金閣寺等地的遊歷經歷,於是便想要將千手觀音搬上舞台,但是這件事想想容易,真正操作起來,卻有極高的難度,因為他所面對的,是一羣殘疾人舞蹈演員。
她們聽不到聲音,掌握不了音樂節奏,對正常人來説都是難度極高的動作,更別提耳朵一片虛無的她們,但張繼剛卻並未放棄。
他選出了12名女舞蹈演員,組成了第一個版本的小隊伍,這12名舞蹈演員並不是天生殘疾,她們都是在兩歲左右,因為發燒時使用了抗生素才導致變聾,因此她們僅僅只有耳朵上的殘缺,每個人都擁有優美的舞姿。
彼時張繼剛讓手語老師放慢節奏,在前面指導演員們的動作,但是聽不到節奏的她們也無法做到動作上的一致,於是她們就趴到地上,通過固體傳聲感受音樂的震動,當她們將音樂的節拍與鼓點牢記於心之後,再開始學習動作就簡單了一些。
可是解決完一個困難之後,另一個困難也迎面而來,因為要表演出觀音的神韻,每位舞蹈演員的手臂都需要有一個固定的位置,一分一毫也不能偏離。
為了達到這樣的效果,張繼剛在牆上量好了每個人手臂的位置,讓每一位演員對着牆壁勤加練習。
2000年,那是《千手觀音》第一次登上國際舞台,但彼時的她們技藝並不嫺熟,也沒有幾年後的默契,直到接到了雅典的邀請。
為了完整呈現一台完美的表演,張繼剛將人數增加至21人,女演員不夠,他就從其他藝術團借人,只不過借來的9個演員,都是男的。
但儘管如此,張繼剛也沒有選擇放棄,於是他讓這羣男演員模仿女生的動作,張繼剛從蘭花指教起,最終終於做到了神韻如出一轍。
也正是有了這21位舞蹈演員的辛苦付出,這才有了2005年雅典殘奧會閉幕式上,那場驚豔世界的表演。
你知道嗎?中國有一場表演,被韓國人連續邀請了四年才終於如願看到,這場表演就是著名的舞蹈節目《千手觀音》。
整整6分鐘的表演中,現場的觀眾從未停下驚呼的聲音,連主持人都懷疑:“他們真的不是外星人嗎?”
事實上表演千手觀音的每一位演員,曾經都有正常的聽覺,可是在兩歲多左右,因為發燒過度使用抗生素、或其他意外原因造成了聽覺障礙。
在團隊中領舞的邰麗華正是在兩歲那一年因為高燒不退,在使用鏈黴素降温治療後,突然失去了聽覺。
彼時得知她聽力喪失,父母帶她到全國各地求醫問藥,可最終還是沒能如願治好邰麗華的耳朵。
後來邰麗華進入特殊教育學校學習,在課堂上,她首次感受到了音樂帶來的樂趣,彼時老師一邊彈鋼琴,一邊敲擊象腳鼓,讓孩子們通過震動來感受音樂的節奏,儘管聽不到美妙的音樂,可是她趴在地上,感受到音樂的律動時,卻感覺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有一次她在電視上看到了楊麗萍在表演《雀之靈》,舞姿輕盈靈動,彷彿是一隻翩翩起舞的孔雀,邰麗華看得如痴如醉,她夢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像楊麗萍一樣翩翩起舞。
可是想到父母並不算高的收入,邰麗華只好偷偷地跟着電視上學習舞蹈動作,可細心的父親還是發現了女兒的小秘密,於是他買了一雙漂亮的舞鞋送給了邰麗華。
在父母的支持下,邰麗華堅持練舞,15歲時被中國殘疾人藝術團選中,成為了一名正式的獨舞演員,入團之後,她首次接到的任務就是表演那支帶她入門的《雀之靈》。
為了記住節拍,她將音箱的音量開到最大,趴在音箱上感受音樂的律動,而這首音樂的的3000多個節拍,她花了整整一年時間才完整的跳出來,這期間,她只有沒日沒夜的練習。
2004年,邰麗華被選進了《千手觀音》表演小隊,為了保持最好的狀態,邰麗華與隊友們一起,每天堅持跑步鍛鍊身體,帶着隊伍一起不眠不休的排練。
她是團隊中的主心骨,所有的演員最開始都隱匿在邰麗華身後,因此她必須要保持好最完美的狀態,而在她們的努力之下,這支舞也非常完美的表演了一場又一場。
如今幾十載過去,曾經領舞的邰麗華已經退居幕後,開始培養小演員,還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而當年表演《千手觀音》的那些演員們,也都與邰麗華一樣,紛紛從事着不同的工作。
如今《千手觀音》傳承了一代又一代,但當年的經典卻沒有變,它永遠是屬於中華民族的傳奇,因為在這支舞蹈背後,代表的是聾啞表演者對生命的頑強追求,儘管他們聽不到聲音,但他們傳達的精神卻振聾發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