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團綜漸成潮流,專家解讀《blueblue的少年》的“真人真秀”做對了什麼

在當下年輕人舉着各色應援燈牌為自家“愛豆”應援時,在青少年在房間掛滿偶像團體的海報時,請思考一個問題,當年輕人崇拜所謂的偶像時,他們到底在崇拜什麼?所謂的偶像只是出現在演播室光鮮亮麗的燈光下嗎?當舞台燈光褪去,年輕人所崇拜的偶像又都在做些什麼呢?

從2018選秀元年至今,我國造星產業鏈不斷髮展,男團女團出道成團的同時,團綜也應運而生,從NINE PERCENT成長紀實真人秀《限定的記憶》到火箭少女101青春探險真人秀《橫衝直撞20歲》,這些團綜都面向粉絲圈層,專注於呈現成員的生活日常。

偶像團綜漸成潮流,專家解讀《blueblue的少年》的“真人真秀”做對了什麼

近期,優酷出品的S.K.Y天空少年團綜《blueblue的少年》作為國內首檔沉浸式環保體驗團綜則以環境保護為主題,創新團綜以娛樂為主的內容方向,以少年們自身的環保實踐出發,通過“真人真秀”打破團綜的固有模式,為偶像團綜擺脱偶像選秀衍生品的這一定位,從而轉向價值追求和社會責任的精神層面品質綜藝做了一個良好的嘗試。

1. “真人真秀”引領年輕人環保實踐

《blueblue的少年》節目中,S.K.Y天空少年以自身環保實踐的“真人真秀”告別傳統通告劇本式的“真人作秀”。環保並非口號和噱頭,而是真正貫穿少年們整個海島之旅始終,在十幾天的時間裏,少年們合宿同乘,一起上潛水理論課、一起進行潛水練習、一起撿垃圾變廢為寶、一起打卡一日“奶爸”普及垃圾分類知識、一起克服重重困難考取潛水證並積極參與珊瑚保育。在這一系列的沉浸式環保體驗過程中,少年們切身感受到海洋環保的緊迫性,不斷感受自然與生命的力量,尋找人與環境的和諧相處之道,從而獲得成長、鑄造團魂,不僅充分彰顯了少年們青春無限的活力,也持續向大眾傳遞着年輕人對於環保立心力行的勇氣與擔當。與此同時,伴隨着少年們的沉浸式體驗,粉絲和觀眾們也通過“雲”體驗更深入地理解環保的重要意義,進而選擇更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

可以説,以少年成員在節目中成長和蜕變的“真人真秀”,節目不僅表現了青年藝人的正能量與時代使命感,也真正把環保和青年偶像的社會責任作為節目的價值觀加以傳遞。少年們切實發揮着青年偶像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以自身的實際行動向粉絲和更廣泛的羣體傳遞環保理念,呼籲和帶動着更多的人加入環保行列,傳遞公益正能量,從點滴做起保衞藍色星球。

2. 團綜迭代創新真人秀主題內容

2018年選秀元年帶來了“團魂”熱情,選秀元年至今,團綜也經歷了野蠻生長:從記錄愛豆生活片段的1.0小團綜時代,走向塑造團體羣像、以主題任務為主的2.0大團綜時代。但團綜的同質化不僅帶來了各個團體對有限市場資源的無序爭奪,也造成了觀眾的審美疲勞。不同的是,《blueblue的少年》節目中S.K.Y天空少年將“團”貫徹到底,洞察了觀眾從單純的娛樂目的轉向精神層面情感追求的變化趨勢,弱化了以往團綜公式化的任務流程和強行營銷人設的內容設置,而是真正做到以環保為主線,以潛水為核心的新主秀模式,創新了團綜主題和內容的可能性。

偶像團綜漸成潮流,專家解讀《blueblue的少年》的“真人真秀”做對了什麼

節目巧妙地運用釘釘以男團神秘boss的身份來給少年們發佈日常任務,極大地減少了物理空間內工作人員的介入感,用少年們真實反應的“真人真秀”有效打破綜藝節目的“劇本”感。為打破環保概念形而上的困境,節目除了學習潛水和珊瑚保育的主線任務以外,還設置了帶娃和變廢為寶等副線任務,不僅填補了近幾年綜藝裏稀缺的“奶爸帶娃”看點,少年們和小朋友一起踐行垃圾分類的過程呈現也有利於環保細節的切實落地。此外,節目中談話場景的遊戲化也有效激發了少年們的自我情感表達,讓節目在充分呈現每位少年鮮明特徵和個性標籤的同時,也讓少年團魂和節目主題的傳播能夠把握信息傳播的“時間周邊”,進而實現綜藝娛樂性和實用性的高度平衡,提高周邊傳播效果。

3. 專業化製作豐富節目內容形態

《blueblue的少年》採用“生活記錄+外景探索”的專業化拍攝方式,360度展示少年們的海島之旅,並通過不同場景的設置呈現“藍孩子的環保日記”。為了全方位記錄少年們學習潛水和保育珊瑚的過程,節目在多個場景加入高難度的水下拍攝,以保證在不同鏡頭語言的敍述下,既能完整地展現S.K.Y天空少年的海島體驗過程,又能輸出豐富的環保知識。

從創作理念上,節目的名稱、藍色的主調和海洋元素彰顯了少年們的活力與勇氣,海島之旅“藍”出發,blue一詞與海南大海的藍,環保理念的藍以及少年團名中的sky天空藍相呼應,以藍色的視覺美學來反映如何保衞藍色星球,給觀眾獨特的觀看體驗。不僅如此,節目拋棄了以往男團偶像常用的誇張妝發造型和刻意的表情管理,少年們用最真實的狀態面對鏡頭,全方位呈現自己的生活日常,在此氛圍下,少年羣像和團魂也隨着環保主題體驗自然而然地獲得充分呈現。此外,節目還採用了在小體量綜藝裏非常罕見的多版本主題曲旋律作為不同情緒的渲染,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強化主體增強記憶點的效果。

偶像團綜漸成潮流,專家解讀《blueblue的少年》的“真人真秀”做對了什麼

節目還通過官方微博、趣味花絮、話題互動等方式激發觀眾討論熱度,豐富觀看體驗,通過對節目素材的二次創作,促進節目裂變式傳播,提升節目影響力。節目相關話題中,除了當代男團業餘生活、綜藝裏的特困生、男明星帶娃名場面、男人對奧特曼的執念有多深等多維度的娛樂向趣味性話題持續發酵外,哪些時刻讓你害怕父母的問候、不只你想家家也在想你、當代年輕人社恐圖鑑、離珊瑚消失可能只有50年等社會向話題也深入人心,引發廣泛的共鳴和討論。

可以説,《blueblue的少年》以創新的理念和手法,打造了一檔真正意義上的沉浸式環保體驗真人秀,不僅擺脱了以往團綜作為偶像選秀衍生品思維定式,實現了受眾圈層的有機拓展,吸引更廣泛的用户羣體討論和觀看,也為偶像自身的影響力傳播和環保主題的價值傳遞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作者:冷凇(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

      郭菁(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研究生)

編輯:徐璐明

責任編輯:王彥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97 字。

轉載請註明: 偶像團綜漸成潮流,專家解讀《blueblue的少年》的“真人真秀”做對了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