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備受大家關注的張一山版《鹿鼎記》也收官了,這部劇真的令原著粉感到失望,也傷了那些喜愛張一山的粉絲們,對於張一山版《鹿鼎記》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導演和編劇的不懈努力讓其他版本的豆瓣分數都漲了,也讓部分新的00後開始看起了原著。辯證地看,這種反向引流的方式,這種自我犧牲的方式,都是一種崇高的品質,值得新麗的其他武俠劇認真的學習和借鑑。
但是這部劇最諷刺的是,《鹿鼎記》的原著是開創了虛構人物嵌入歷史史實的經典著作,金庸寫的時候,對歷史考據工作就花了很多功夫,為了讓韋小寶這個人物的行為軌跡高度貼合曆史實際情況的發展還煞費苦心,結果一羣人,導演自己原著都沒看就在那瞎拍瞎編,別人罵了還得瞎找藉口,導演自己就能説出鬧劇這樣荒唐的理解,你自己想拍鬧劇,自己不就成了鬧劇?找什麼藉口呢?
退一萬步説,若真想拍無厘頭風格,也要有能邏輯自洽的基本整體設定,和過硬表演能力的演員,即便是張衞建那版的魔改,後期拍的一塌糊塗,但最開始階段還知道召集一眾大咖來撐場面,比如鄭伊建的陳近南,舒琪的小金魚,人家也算是在亂拍,至少還知道咖位要有誠意,哪怕是隻能來拍幾集,後面魔改劇本也得請來,類似這個劇這樣的,弄兩個小年輕主演,連主要配角咖位都不怎麼考慮,完全靠水軍包裝走流量強行推銷的,那麼不要臉的做法,那麼多人拍過鹿鼎記,那麼爛的操作也算是頭一回吧?
同時針對這部劇口碑慘遭撲街一事,作為影視圈資深人士黃渤也談及了此事,黃渤表示,對於張一山版《鹿鼎記》我也追完了,但説實話並沒有我想象的好。在我看來這部劇之所以撲街正是因為劇情改變的太爛,對劇情刪減的也太多了,讓觀眾看着很不順,這鍋張一山肯定要背了。其實單純的從喜劇上看沒多大問題,有問題也多是刪減的鍋,但是帶着《鹿鼎記》三個字就各種問題出現了,作為金庸老爺子的封筆之作,這部作品其實打2分都算多給了!
對於黃渤所説我也是很認可,不過這部劇之所以耗資上億也正是因為想着有張一山在,但如今口碑翻車,張一山想必也會受此影響必將身敗名裂了。從現在這劇口碑這麼差來看,估計短時間內輕易不會有人敢翻拍了(當然鹿鼎記這劇翻拍難度也大現在),而且鹿鼎記這題材本身有點微黃,後期廣電的審核肯定會越來越難,我們想等下一次翻拍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了,説句悲觀點的話搞不好這有可能是鹿鼎記最後一次翻拍的電視劇了。
對於準備金主角不説了,看看陳小春版《鹿鼎記》裏的配角,温有道,温有方,張康年,趙齊閒這些,雖然説他們不搞笑,但會覺得很有意思,比較之下連假太后都演的特別好,眼神,語氣,舉手投足。新版的從茅十八,海大富,假太后,柳燕,再到吳三桂,洪安通,一個個都是逗比,都是韋小寶。連最後陳近南死都整個大喘氣,我説總舵主你就不能死的嚴肅點嗎?風際中也一個套路,總舵主死的不傷心,風際中死的不解氣,為了逗比而逗比。
最後一句
如何評價張一山版鹿鼎記?一起來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