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華晨宇不夠格,周杰倫都沒上榜?我的年度歌單才是華語樂壇的未來

由 司徒元基 發佈於 娛樂

文|令狐伯光

2021年發生了不少大事,現在2021年馬上就要度過了,這個時期各大媒體人都在歸納,總結2021年流行文化各個領域發生的事情,這自然也包括2021年的華語音樂,而説到華語音樂當然還是失望的多,特別是前段時間周杰倫霸榜結合。

伯光君作為一名自媒體人經常寫稿子聽歌曲,這個某平台的年度歌單也出來了。這個結果還是除了證明伯光君是樂隊福祿壽FloruitShow的忠實粉絲之外,這個歌單和聽歌變化也早就證明,伯光君從原本單一的流行樂,進擊到了更多樣化的音樂風格中,這個好聽和好玩的歌曲真的就多了太多。

這個榜單裏面也就沒有華晨宇和周杰倫,當然可以説這個平台沒有周杰倫歌曲的版權。但是早年mp3時代就下載了周杰倫幾乎所有歌曲,結果就是這一年除了偶爾懷舊聽聽,已經很少聽周杰倫一代歌曲了。

雖然現在大眾的耳中還是充斥着各種短視頻神曲,但是伯光君這個聽單已經是很多中國年輕人的選擇,即使大家喜歡的音樂人並不一樣,而隨着現實音樂節,livehouse和各種音樂媒體的迅速發展,這一定會是未來華語音樂的發展方向。

王力宏人設崩了,周杰倫一直在擺爛?華語音樂這就完蛋了?

現在的人一直在談華語音樂崩了,很多人就認為是周杰倫不出歌了,連王力宏人設也崩了。實際上,我們先不講周杰倫,王力宏和陶喆早過了創作巔峯期(林俊杰還好些),一如內地同個時代的汪峯,朴樹和李健一樣。

2021年華語音樂的輿論重新把周杰倫捧了起來,原因確實是這幾年的華語樂壇凋零的緣故,再加上聽周杰倫一代的聽眾成為了中國社會的中堅力量。周杰倫作為2000年代華語樂壇最後一個超級天王,於是就反向將他捧上了神壇。

2000年代,中國台灣流行樂壇因為之前的積累,迎來了周杰倫這一代的爆發。

這個脈絡和全世界國家經濟發展崛起的脈絡基本一致,日本後就是亞洲四小龍後的中國港台地區(新加坡太小,人才林俊杰被吸收),港台地區後是韓國音樂,此後應該輪到中國大陸,但因為發展問題這個不就不講下去了。

我們回到周王陶林四位台灣音樂人上面來講(林俊杰,孫燕姿,梁靜茹是外國人,但是因為人才被吸收暫時放到台灣音樂人裏),這一代台灣音樂人在經歷過70年代台灣“新民歌運動”的鋪墊,也就是鄧麗君,羅大佑,李宗盛一代,迎來了第一波高峯。

音樂風格偏搖滾、民歌和民謠、舊中國風音樂和華語樂壇一直非常擅長的都市情歌。

周王陶林一代對於華語音樂的革新主要就在於學習西方再融合本土化的R&B,嘻哈,説唱和新中國風音樂幾種(當然還有各種相互的融合,像説唱+中國風),當然也有華語樂壇一直最擅長的都市情歌,林俊杰擅長的就是這個類型,流行搖滾台灣省那邊就是五月天吧。

2000年到2010年唱片時代崩盤的這十年,也就是彩鈴時代生存最困難的音樂人。大概是內地搞搖滾,民謠和各種獨立音樂人,主流市場打不過周杰倫等港台音樂人,通俗傳播上面又競爭不過刀郎,鳳凰傳奇,龐龍,許嵩,鄭源等通俗音樂人。

不過,當時玩獨立音樂的要麼憑夢想,要麼家底厚。很難賺錢生存,當時主流是周杰倫等港台音樂人的天下,同時數字音樂唱片市場又崩了,他們當時做音樂也有種老子不賺錢,老子做的東西高級,你們這羣人不懂欣賞的感覺(要麼唱英文,要麼鄉土尋根),大眾聽是不喜歡聽的,眼看實在苟不下去了。

2010年過後,因為經濟發展的關係,華語音樂市場由港台遷入了內地。音樂選秀捧出華晨宇一代,再到後面的唱跳愛豆,最後就是現在的短視頻神曲佔據了天下,這就是這十年華語音樂不行的主要原因,特別是2018年以來嘻哈説唱,再到唱跳愛豆,還有短視頻完全佔據流行樂壇的時期。

內地樂壇比港台樂壇爛多了?答案可能恰恰相反

和港台樂壇相比,內地樂壇一直有個國內聽眾都漠視掉的巨大優勢。那就是內地獨立音樂遠在港台音樂之上,而且越來越豐富多彩。港台樂壇因為市場小,人口少。他們流行樂巔峯基本上就是整個樂壇的巔峯了,絕大多數做獨立音樂的也會考慮市場,因為市場太小不考慮就活不下去。

比如台灣獨立音樂人林生祥,陳永淘,老王樂隊,落日飛車等等——

其實草東,告五人等新樂隊就介於獨立與主流之間了,借草東的歌曲還有些獨立性質,告五人的歌曲就是好聽的流行歌。原因就是台灣市場小的原因,音樂在獨立和流行間一直沒有那麼明顯的界線,這是他們特性做到的

大陸獨立樂壇則是完全不管大眾的,2000年一代國內做到巔峯的有謝天笑,二手玫瑰,新褲子,痛仰等等。民族樂隊九寶,杭蓋,後朋重塑,後搖惘聞,沼澤,花倫,還有一票金屬鬱樂隊,夢靈,以及葬屍湖和年輕的利維坦leviathan都走上國際了。

記住,這些內地獨立樂隊放到源頭的西方未必多強(一流還是有的),這個情況是當年港台樂壇巔峯時都沒有做到的,內地獨立樂的問題就是自己嗨,大眾好像都沒聽過。痛仰樂隊,新褲子樂隊,二手玫瑰樂隊等先吃音樂節紅利做到巔峯(還是得流行),後來又吃了一波綜藝的紅利,刺蝟樂隊,重塑和一票老樂隊都是如此。

2010年後內地獨立樂領軍者毫無疑問是萬青,假假條,秘密行動,梅卡德爾,髒手指,孤獨利裏,海朋森,野外合作社,醒山等等。

這好像搞成列樂隊名字了,其實和流行和獨立界限不太明顯的港台獨立樂相比,大陸獨立樂雖然大眾不聽,但益於經濟發展,人口數量和地域文化的複雜,雖然還比不上歐美日本,但是玩各種音樂風格還玩出水平的音樂人和樂隊並不少,而且其實挺能打的,至少打過港台樂壇已經沒有問題了。

比如現在的台灣新樂隊中,除了草東兼具深度和流行難打一些,其它像告五人、椅子樂團、康姆士、原子邦妮、茄子蛋、八三夭和甜約翰等等。他們的音樂在有各自鮮明的音樂風格上,還是滿足嗓音有辨識度,詞曲編唱有水平,但是好聽偏流行的特點。

原因就是市場小,人口少,歌曲要生存下去要考慮市場化,代入現實這就是台灣的小資生活情調的一種反應。好聽是好聽,浪漫是浪漫,我個人有段時間挨着順序一直聽台灣新樂隊,任何單人樂隊聽多了都感覺有點膩味。

如果從音樂風格來講,內地這種經濟發展迸新樂隊像夏日入侵企劃、橘子海、帆布小鎮、霓虹花園、回春丹、稜鏡樂隊等等就是差不多的,但這種偏流行的樂隊在內地樂隊當中是被鄙視的,罵他們流行和編曲簡單,陽光,沙灘和愛情是樂隊賺錢密碼——

實際上,這兩年出現了很多眼前一亮,有着自己鮮明音樂風格的新樂隊,那真的叫做雨後春筍,《樂夏》兩季的幾支新樂隊就堪稱代表。第一季的九連真人,第二季的超級斬、福祿壽,白皮書,Mandarin等,他們的音樂風格就更鮮明些,我個人感覺沒有台團那種讓人膩味的同質化。

關鍵是這種2018年後出道,好多還只發表一張專輯就找到自己音樂風格的新樂隊很多,《草莓星球來的人》看了,開始覺得蛙池拉,但後面還是有實力的,虎嘯春相同,沒上綜藝的就更多了,隨隨便便能找出幾十支,絕大多數毫不知名,有水平卻小眾。

這些只列舉的樂隊圈,再加上電音,嘻哈,古風,民族等等各種各樣的音樂,這個龐大還是很龐大的,我個人預言撐起未來十年絕對沒有問題。但問題就出來了,當下內地音樂產業鏈不成熟,主流聽眾的音樂審美結合等等。

現在華語樂壇的當務之急,應該是建立完善成熟的音樂產業鏈,觀眾對於藝術有一定審美。音樂人能賺錢,中間商能賺上錢,觀眾能聽上好歌。雖然現在大家都在罵華語音樂完蛋了,但我感覺網上年輕人二元對立罷了,私下各個音樂圈子發展得越來越好,而且聽眾玩得也更嗨了。音樂節,livehouse和地下音樂為此消費的年輕人音樂越來越多。

事實上,只要中國經濟持續發展下去,這個接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的年輕人也是越來越多的,未來新媒體和平台更是越來越發達。全世界流行文化都會變得越來越分化,內地音樂遲早就會迎來爆發,到時引領整個華語樂壇,到時可能就是各個音樂圈子,不太可能出現單個音樂人統治樂壇了,如果能出現得打通各種音樂圈子,這種音樂人只怕真的會強到世界級別。

華晨宇不行,短視頻神曲沒完沒了?放心,華語樂壇不會完

現在的華語樂壇最大的問題,其實是因為平台和資本大力在推(中國人口規模大,聽眾拉得又太長),最終導致了唱跳愛豆還有短視頻神風佔據了整個樂壇,説白了就是下限比較低,而且比以前都更低了的感覺。

現在這種獨立音樂和各個音樂圈子發展挺好的,現在就是缺乏更好宣傳讓更多人瞭解這些音樂罷了,他們聽了肯定也會有人探索有內容硬核的作品,好的音樂也能有更多的生存空間,就像流行樂一樣有注重編曲注重歌詞的也有好聽好蹦的,音樂本來就不該那麼的單一。當然,可能也會有更多音樂人去圈錢而不做好作品。

説白了,發達國家的音樂產業就是這樣的,比如現在的網紅樂隊更多是消費主義的產物,到不用上升到前途和發展這麼高,大多數人喜歡,它夠流行,就足夠了,流行就説明它符合大眾偏好,容易聽和難懂的區別,也就是小眾和流行的區別了。

我們仔細想想,如果痛仰樂隊,新褲子樂隊,夏日入侵企劃,橘子海等等成為華語音樂審美的下限,那華語樂壇頂級樂隊和音樂人得有多厲害,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