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娛樂觀:這6位相聲演員的角色扮演,角色不適宜,演得再康復也沒用

由 聞人海瑤 發佈於 娛樂

  相聲是幽默的語言藝術,表演者往往被稱為“笑星”。但似乎從沒人認真想過,他們的其職業仍然算是演員,其敍述的事,往往基於自身或者搭檔,細節多半純屬虛構,但觀眾卻樂於當真,這種關係相當微妙。

  和演戲不同的是,相聲演員大部分時間是以自己的身份在台上説話。演員在舞台活躍久了,慢慢會有特屬的風格,“演”的那個人也會帶有延續性。

  馬三立

  馬老先生是冷幽默高手,身段帶着老式做派,流傳的單口中很少主動扮演誰,而是老老實實以一個説相聲的老頭為本體,不動聲色地給觀眾講述一件又一件可樂的事,時間長了,一位睿智通達的民間智者形象就慢慢留下來。

  馬老的包袱埋得很深,抑揚頓挫也不是特別突出,所以有娓娓道來之感。觀眾聽着聽着甚至就會鬆懈,忘記了要笑的慾望。而當包袱抖落出來,大家往往有種恍然大悟宛若隔世的感覺。《上樓》段子全篇主體的兩個故事毫無笑料,但聽下去也不悶,可當最後一位説完“我忘記帶鑰匙了”,實在讓人不能不長出一口氣,捧腹中又帶着點心酸。

  馬季

  馬季一直是富有激情的演員,早期大量作品中都以高亢音調和極快語速來敍述,具有很強的感染力。觀眾即使不聽內容,看到他圓滾滾笑眯眯的臉和就覺得可樂了。特別在歌頌類作品裏,馬季多以一個實心眼的忠厚男性形象出現,以世俗的簡單眼光看待那些要讚揚對象,用可笑的語言描述別人的優點。在相聲《女隊長》中,女隊長形象很模式化,但馬季這個“丈夫”又埋怨又支持的自相矛盾的話,卻令人忍俊不禁。

  姜昆

  姜昆明顯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階段:早期同李文華、唐傑忠搭檔,因對方是前輩,言辭之間若譏諷太多會,顯得演員不尊老。所以姜昆常扮演冒失的年輕小夥子,説話口無遮攔,笑料多是從自己身上尋找。比如《鼻子的故事》親自口述假鼻子在臉上亂晃的荒誕場面,經典作品《虎口遐想》《電梯奇遇》更是把人物那種可憐巴巴的勁發揮到了極致。即使譏諷到捧哏演員,也顯得十分委婉。在《看電視》中,姜昆胡扯李文華腦袋在電視裏變成三角形是因為愛看《黑三角》,李文華也不過樂呵呵地説“有這事嗎?”

  唐傑忠退休後,姜昆的年紀再裝嫩也不合時宜。於是他在戴志誠面前充起了老資格、老油條。在首次合作的春晚相聲《埋怨》中,姜昆毫不顧忌地開場就對着戴志誠説“你,你你,怎麼長這樣就上來啦,你見過這麼多觀眾嗎?”,這也導致戴志誠這麼多年似乎一直定位就是“青年相聲演員”。這些年,表演套路完全成熟的姜昆在段子的創作上,偏向於把自己塑造成那種精力過剩的貧嘴,用譏諷別人的手段來進行自嘲,戴志誠則在一邊端正站着,以不變應萬變。

  侯耀文

  侯耀文在傳統作品之外,奉獻過一些打破之前套路的段子。不管是《心累》,還是《砸鍋記》,侯躍文往往演的一位有着很強傾訴慾望的失敗者,對社會對他人充滿了系統式的抱怨。角色自然偏反面,但因其小奸小惡卻能説出一套套歪理,卻顯得比較可愛,有石富寬捉狹地在一邊損損,觀眾就心滿意足了。像《砸鍋記》中侯躍文振振有詞地念叨:“加班是工作需要,不加班(拿錢)也是工作需要啊。”簡直可以直接用回到生活,但因此被領導處分者概不負責。

  馮鞏

  牛羣馮鞏是屬於他們那個年代的黃金搭檔。從站位看無疑是牛羣逗馮鞏捧,但馮鞏抖的包袱從來不少,甚至後期他們字數經常基本上是對稱的。牛羣的嗓音較高亢,明着開玩笑,而馮鞏常是在聽完之後帶着壞笑頂一句。聽他們的相聲,通常是欣賞兩個腦子反應都很快的人鬥智鬥嘴,而互鬥結果輸贏沒準。在二人停止合作以後,馮鞏的春晚作品雖然越來越不像相聲,也越來越愛重複那句“我想死你們了”,但大部分角色的設置,都還是嘴巴上愛討便宜,心底又不夠壞的小人物,很能逗觀眾哈哈大笑。

  郭德綱

  郭德綱的成功原因很多,但最早被津津樂道的,還是他基於劇場演出的環境,用更具時代感的的信息包裝大批傳統相聲。那些在不經意之間扔出來的俏皮話,更是把他牢牢定格在蔫着點小壞的普通老百姓身上。損人都是拐幾個彎變着法讓人費腦子找罵,説發財夢卻是一套一套。看似無稽無聊的傻話,卻十分貼近平民心態。這個和郭德綱自身有過苦日子不無關係,“外面大雨,破屋裏暴雨。雨實在太大,大家去院子裏避雨去了”就是來自於真實體驗。郭用低姿態去描述那些看來高高在上的文化現象,懵懂笑話裏折射出其空虛的一面,這樣更拉近了和觀眾的距離。

  只是近年來郭德綱已變成了大人物,再扮窮毫無説服力,於是把描述于謙的窘迫事蹟當做笑料的來源,之前那個小黑胖子的“角色”也就自然“消失”了。

  這也引出了一個最有趣的現象,“角色”不能隨心所欲,也不可能太真實。所有假的都基於真。觀眾享受的是把笑話當生活看的樂趣,而演員一旦不符合角色,他演得再好,也毫無用處。

  文/武束衣

  作家、導演,曾著有《芳草萋萋》等小説

  北京民俗 / 近知北京風物,遠播四海民俗

  北京民俗版權作品轉載與合作及交流民俗,請加微信:beijingminsu

  點擊關注:2016年度文化頭條號:北京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