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跳脱”的蜀繡手藝人陳明會 拜師奇遇後堅持17年

由 谷太枝 發佈於 娛樂

封面新聞記者 劉可欣

“我記得那天(像今天一樣)也很熱,我實在是灰心了,我想就這一次,再找不到老師我就不學了。結果頭一抬,就看到了郝老師工作室的招牌。”已在蜀繡這一行堅持了17年的陳明會,想起自己“拜師奇遇”的情景,仍歷歷在目。

陳明會

窗外是高大的銀杏樹和低矮的香樟樹,在陽光的照射下,隨風擺動。屋內,三名蜀繡手藝人捉着繡針,一言不發地快速工作着,僅有一牆之隔的車水馬龍的嘈雜聲與她們毫無關係。4月12日,在第一批國家級非遺項目蜀繡代表性傳承人郝淑萍位於成都市送仙橋的工作室中,封面新聞記者第二次見到了陳明會。陳明會從2005年開始跟着郝淑萍學習蜀繡,現在已被評為省級工藝美術大師,是工作室中資歷最老的蜀繡手藝人。

柳暗花明遇師傅:您且看着吧

陳明會(圖據受訪者)

“我從小就兩個志願:一個是當兵,一個是當繡花女。”陳明會對於蜀繡的“幻想”,來自小時候看過的一部電影:“我小時候,家裏有一台電視,最喜歡看的就是電影和電視劇。那時候看了一部講繡花女的電影,裏面的梅花繡得好漂亮!”這樣的想法一直埋藏在她的心裏,直到2005年,彼時還是採購員的陳明會,下定決心要學習蜀繡。在那個網絡尚未普及的年代,陳明會只有兩個方法:一是找朋友打聽,二是在大街上碰運氣:“我走過了好多地方,文殊坊、郫都區那邊都去過,光是送仙橋這一片就來了四五次。”

“有些人跟我説,你交幾百塊錢在這,要學就學,不學就算了。但我真的想找一個技藝紮實、有名氣的老師學習,所以也得罪了不少人。”陳明會回憶,遇到郝淑萍老師的那天,是很熱的天兒。那時,自己已經多次來過送仙橋,始終沒有遇到理想的老師,正是逐漸灰心的時候。走到陰涼處,無意中一抬頭,碰巧看到郝淑萍蜀繡工作室的招牌。陳明會二話不説,腳一抬就走了進去。但她的熱心,卻在郝淑萍這裏碰了壁。

“郝老師那時候跟我説,她要找的人,有幾個條件:一是心善、品德得好,二是確定要一直做蜀繡,還有一個條件”陳明會笑着説,“是會喝兩口小酒的人。”學藝先學人,再説能傳承、有緣分,郝淑萍收徒的標準,是蜀繡技藝的傳承人。郝淑萍説:“這裏的學期一共是3年,我看你有點‘跳脱’,你先回去考慮一下,確定要學再來。”陳明會連連答應,但心裏憋着一口氣:郝老師,您且看着吧!

這些要求,陳明會一直放在心上。在17年的蜀繡生涯中,陳明會也不是沒有想過偷懶。“那種偷懶,我也不是不會,試了兩天,居然比繡得快的時候還累。”

陳明會與自己的學生(圖據受訪者)

早在今年3月,封面新聞記者曾踏入這間工作室,面對來訪的人,陳明會只是淡淡地打個招呼,便繼續埋頭做自己的事情,和如今講起蜀繡時的樣子判若兩人。陳明會告訴記者,很多人都跟她説過她談起蜀繡時熱情高漲的樣子,“他們説我‘就像愛上了蜀繡一樣’。”陳明會在採訪時,那種臉上紅撲撲的、眼睛笑眯眯的興奮樣子,就是她所説的“像是充滿電一樣”的狀態,“人家都説手工業這行,歷來是‘受得了窮,耐得住寂寞’。當時我沒這麼想過,我只是想着我就喜歡這個。”

作為郝淑萍17年的學生,陳明會每每説起老師,都是敬佩:“郝老師的思維很長遠、很前衞。很多繡法、材料,她用很久了,行業內才逐漸興起。”她也很感謝老師,郝老師傳授給她的東西,怎麼也學不完。現在,她想把學到的東西也傳遞出去。在她看來,要有人一直加入蜀繡,這項技藝才是“活的”。“我要教出去,‘撞’到就給人。就像我在小學擔任社團課老師感受的那樣,這些年輕人的想法,真的和我們不一樣。”

成也“跳脱”,敗也“跳脱”

郝淑萍與陳明會(圖據受訪者)

2005年拜師的時候,郝淑萍形容陳明會“有點跳脱”,讓她回去考慮清楚再來。但沒想到的是,正是這點“跳脱”,讓陳明會在蜀繡這行,更容易有新的創意和想法,也成為同批二三十人中,唯一一個還留在蜀繡行業中的人。

陳明會記得最清楚的,是2008年繡《九如玉》(又名《九魚圖》)的時候。《九如玉》中鯉魚,最能體現蜀繡的走線細密;《九如玉》中的荷花,也能體現蜀繡的色澤鮮亮、暈色自然。“那時候工作室的人都不在,我看着花的部分漂亮,就自作主張地先把花繡了。”一朵花繡了10多天,然後再繡葉子。繡葉子的時候,陳明會一反常規,“跳脱”地將幾種綠色的舊絲線摻在一起繡,沒想到意外的好看。深綠、淺綠、新綠……不同的綠色交織在一起,使繡出的綠葉顯得肌理清晰、生機勃勃。但這將近半個月的成果,郝淑萍卻讓陳明會拆了重來。原來是先繡花朵、再繡葉子的順序顛倒,導致作品局部效果不佳。“成也是它(《九魚圖》),敗也是它。”陳明會笑着説。

拆掉重繡,這樣的事情在陳明會身上出現過不止一次,這也是郝淑萍對學生嚴格要求的體現。繡了兩個月的《人面桃花》,説剪就剪,陳明會的眼淚在眶裏打轉,始終沒落下來。“裏面的女生都哭過的,包括我自己。”陳明會指着工作室説。但陳明會“跳脱”的思維,讓她想得開。“東想西想的,總想去做點什麼,做不好大不了就拆了重來。這些年,家庭原因、個人原因、生孩子原因……我把這些原因都排除了,堅持到現在。”

陳明會與作品合影(圖據受訪者)

郝淑萍打趣陳明會:“你什麼時候走啊?”陳明會老是笑嘻嘻地回答:“我要在這兒學手藝,你的手藝還沒教給我,我才不走。”師徒兩人總是這樣調侃,但面對蜀繡的時候,卻是師承一脈的認真和較勁。

“雖然當時入行的時候,郝老師跟我説,你的性格有點‘跳脱’,可能不適合。但是堅持到現在,郝老師最認可我的,還是‘跳脱’這一點。”陳明會説。

陳明會説,因為身體的原因,一旦想的事情多了,自己就會頭疼。所以自己“只想現在的事情,只去想怎麼把手裏的事情做好。因為人生幾十年,長也好短也好,一分一秒都要一步步地走,就像再大幅的蜀繡,也要一針一線去繡,一樣的”。陳明會這樣理解17年來的堅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