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耳東陳
監製|吳懟懟
4月份,知乎有個問題,「2022年還會不會出現古裝爆劇?」
當時的情況是,幾個平台S+古偶,《鏡雙城》《與君初相識》《且試天下》,播出前一個比一個有噱頭,播出後一個比一個拉。
回答這問題時,我從演員陣容、主創團隊、劇本等方面着重對比了2022待上線的《夢華錄》《沉香如屑》《安樂傳》,最終得出的結論是《夢華錄》最有爆相,但鑑於編劇張巍此前6分劇居多,因此我對《夢華錄》的期待值也很保守。
如今《夢華錄》播出了,豆瓣開分後半天時間從8.3飆至8.8,截至發稿評分回落至8.7,是劉亦菲電視劇生涯中第二高分劇。比它低的有《金粉世家》《神鵰俠侶》《天龍八部》等年年都會被拿出來懷念的經典國劇。
給面子的不止豆瓣網友,微博抖音知乎小紅書,到處充斥着對「顧盼生輝」CP的點頭稱道,網友們奔走相告:感謝劉亦菲陳曉來內娛古偶扶貧!
開播9天累計播放量9.41億。《夢華錄》爆了。
連帶着,內娛活了也成新話題。
我一面沉浸追劇,一面職業病也在犯:《夢華錄》怎麼爆的?對當下的劇集市場有何啓示?
01
85花重回劇場
談《夢華錄》的關注度,必然繞不過的一點是2022長久籠罩在內娛上空的考古風。
雖然作為新內容供給,《夢華錄》的大範圍討論確實給內娛帶來了生機,但討論的角度,除去關乎劇集內容的,更多鋪天蓋地的聲音,還是繞不過演員本人。
而人們討論起演員呢,牽扯出來的情緒,就很多元了。
劉亦菲其人,看年齡是85花,但出道又比她們早,85花還在唸書的時候,她就已經在當神仙姐姐了。
2006年,劉亦菲成年前的最後一部電視劇《神鵰俠侶》播出,2007年轉戰大熒幕,首個作品是逐夢好萊塢的《功夫之王》,搭檔成龍李連杰。
此後在電影路上一走就是十年,直到2018年,才重返小熒幕,拍了電視劇《南煙齋筆錄》(現改名為《一曲三笙》尚未播出)。
劉亦菲轉戰大熒幕的這十年,正是內娛劇變的十年——影視鄙視鏈從明顯到模糊,85花轉型無數歸來仍是古偶,影視在資本市場狂飆突進又折戟……
到了2018,一切激盪因陰陽合同開始洗牌。
四年之後的2022,娛樂圈安靜得彷彿按下休止符,這時,老熟人劉亦菲歸來,用顏值依舊在線、演技相對生動、仙氣不再人味兒十足的樣子,呈現了一個獨立自省、區別於過往古偶大女主的小人物。
她曾經的木褪去了,趙盼兒相比早年的王語嫣趙靈兒,不仙了,但靈動了。
一出場穿着棉麻質地的衣服熱氣騰騰地做生意。這在當今古偶界,可太難得了。
畢竟我們平時看到的古偶,不是四海八荒的上神,就是位高權重的貴族,隱匿身份遊離民間的公主,又或者是亡國公主,再不濟也得是個被權貴收養點化的奇女子,總之身份很牛逼,靠山能量大,金手指開起來凡人都不敢想象。
這局面形成,85花是重要合力,楊冪、劉詩詩、唐嫣、趙麗穎在劉亦菲轉戰大熒幕的這十年,分食各類古偶大IP,引領過風潮,產出過爆劇,試水過大熒幕,但兜兜轉轉,依舊沒能走出舒適圈。
噘嘴瞪眼盲人演技常年被詬病着,接的本子也都是小女生遭逢變故逐步變成大女主的老戲碼。
她們結婚生子短暫淡出後,蹚出來的老路沒荒廢,90花到98花玩的,還是她們玩過的這一套。
甚至審美還在降級。
早年85花好歹科班出生,與她們搭戲的男主從李易峯到楊洋到羅晉陳曉,至少都是帥哥。
但2021年古偶連帥都保證不了了,女明星在濾鏡大開磨皮到五官模糊的畫面中,穿着千篇一律的紗衣化着千人一面的妝,美美的跟醜得各具特色的男主搭戲。
顏值和服化道在降級,演技也在倒退。
到《且試天下》播出後,甚至有觀眾跑去喊話端王演技的楊洋:「古偶有你了不起」。
足見內娛苦古偶久矣。
《夢華錄》在這種審美荒漠裏播出,對觀眾而言,等於久旱逢甘霖。
劉亦菲陳曉長相自不必説。
二人都離開古偶多年,迴歸之後,角色與早年角色對比,既有相通處,又肉眼可見成長了,劉亦菲是美了有生命力接地氣了,陳曉相比《陸貞傳奇》高湛時期,角色依舊是嘴硬心軟與愛人常拌嘴的,但《夢華錄》的顧千帆明顯包容度高了。
追劇這事,再理智打得也是感情分。
在當下這個環境,演員顏值演技雙雙在線,能大面積撬動觀眾情懷,製作又算精良,細數下來《夢華錄》當前無代餐。
因此豆瓣飆到8.8,報復性高分倒也算合理。
02
話本雜劇煥新生
但它能給行業借鑑的,卻不止這路人盤和情懷牌。
我們得回到劇作上説一説,畢竟好故事才是爆劇的原動力。
眾所周知,《夢華錄》改編自關漢卿的雜劇《趙盼兒風月救風塵》。關漢卿的故事在趙盼兒巧施計救出宋引章就結束了,《夢華錄》呢,等於是原作的同人文。
這對當下的影視編劇而言,是極有借鑑意義的。
近年古偶市場的故事,十之八九來自於網文IP。雖然觀眾總説想看原創故事,但站在資方角度,投已有認知度的網絡小説,確實比原創劇本要保險。
因此,影視策劃從故事選擇上,會天然傾向網文。
如今各大網文平台,都有專門的影視化板塊。在作者側,將版權出售給影視公司,比單純寫作獲利高得多,因此一些人在創作時,從提綱部分開始就已經考慮影視化的實現問題。
也有專門與平台影視化定製的小説,典型如顧漫《你是我的榮耀》。
網站的編輯、影視公司的策劃會常年關注網文排行榜上的作品,對於影視化,他們有一套自己的衡量標準。
影視公司與作者之間不言自明的默契,帶給觀眾的卻未必是好事。
他們兩相迎合,導致的是故事形式和內核越來越接近,到了觀眾這裏,看到的就是不同的演員上演差不多的故事。
《夢華錄》大爆,充分説明了一個問題:在觀眾這裏,原不原創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故事有新意。
看多了王公貴胄長命百歲的小情小愛,回到真實朝代小人物身上看來自民間的喜怒哀樂,是新意。
看多了各類偶像劇「你聽我解釋」「我不聽我不聽」的橋段,在強加製造的誤會里味同嚼蠟後,突然有個長了嘴不説「你聽我解釋」而是直抒胸意的男主,是新意。
看多了身世離奇的小女孩因為認識了不斷引領自己的男人而為愛情逐步成長的大女主劇,忽然來了個一出場就成熟清醒的趙盼兒,是新意。
當然,看多了扭扭捏捏仿若彷彿小學生談戀愛的感情戲,來了兩個懂用潛台詞撩撥人的男女主,更是新意。
《夢華錄》在劇作上是聰明討巧的。
它不是完全原創的劇本,關漢卿本人的影響力以及《趙盼兒風月救風塵》在國民中的認知度,都在給《夢華錄》背書。
在人類厚古薄今慣性的加持下,對《夢華錄》的期待天然與那些網文IP就拉開了。
編劇張巍在歷史土壤中講女性力量,深耕了多少年,但《女醫明妃傳》《班淑傳奇》《獨孤皇后》等,均因對正史演義太厲害,遭到不少詬病。
《夢華錄》改編的又巧妙在,它是發生在宋朝的事,但母本來自於元雜劇,故事中不涉及真實歷史人物,這就規避了篡改歷史的雷。
關漢卿作為元朝人,寫宋朝故事,本就是借古諷今言己志,《夢華錄》在原作基礎上去延伸出時代新風,也就顯得合理。
這麼看來,影視化能讓話本雜劇煥新生,用話本雜劇搞同人文,未來也該能是影視化的一座富礦。
03
古代瓶裝現代酒
《夢華錄》的一個重要宣傳點,是女性勵志題材。
其實觀劇過程,依舊是爽的。
只是它提供的爽感,跟古早的大女主找靠山開掛的爽,又有差別。
無論是趙盼兒,還是三娘子、宋引章,《夢華錄》塑造的女性有情感需求,曾經真心錯付過,但她們站起來,從根本上講,靠的是自身的本事——趙盼兒精通茶道又有商業頭腦,三娘子做得一手好茶點,宋引章是琵琶名手。
這三個女人搭台子唱戲,東京茶館因她們的出現,有了不同。
不是貴人相助,不靠婚姻改變命運,女性之間相互扶持,一齊創業,各揚所長,自食其力,且活得精彩。
發現了嗎?這價值觀,跟當下社會,形成暗合。
內娛女性主義的風向在變。
古裝大女主與現代精英女性充斥國產劇多年,給觀眾造出不懼年齡的美夢,但現實是這種幸運兒少之又少。
《乘風破浪的姐姐》輸出瀟灑拽姐掌握人生,現實是能像成名女星這樣40+還精彩,於常人蔘考性並不大。《浪姐》進行到第三季,第一個大火的是幾十年如一日的甜妹王心凌。
那種女性工業雞血,當下的觀眾已經不買賬了。
但市場對於獨立女性形象的需求,對Girls help girls 的想象,卻一直在。
《夢華錄》講的是宋朝的事,實現的是受眾對這等對女性情誼的美好想象。
女導演女編劇女性劇,規避了以往男導演拍女性劇時,在情感處理上的捉襟見肘。
這種大方自強的態度,是《夢華錄》廣受好評的又一原因。
雖然有聲音質疑它劃分的官妓、私妓階級違背「女權」,但放在歷史環境裏看,這種觀念的露出,反而更具歷史感。
古裝劇的魅力,從來不是還原歷史,而是用古代的故事,給人們一個對接當下社會的窗口。
古代瓶裝現代酒,是所有古裝劇都要經受的考題。
這題不能做得太現代,典型例子如《風起隴西》,製作是精良的,但對正史的個人解讀和腦洞大開,在大眾市場要取得廣泛認可是很難的,愛它的人覺得它被低估,不愛的人覺得這是惡搞歷史。
畢竟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故事,中國人民耳熟能詳。
眾所周知的名著是古裝正劇外的類型劇需要注意的雷區。
而晚唐的小説、元代的雜劇、明清的小説和戲劇,都是未來古偶可以取材的土壤。
但取材時,要搞清楚每個故事發生的時代症候,搞清楚作者寫人物時處在什麼樣的大環境裏,創作這個人物的目的是什麼。
就比如關漢卿作為金末人士,趕上元滅金,滿腹經綸到了沒有科舉的元代,成了廢物。
元朝時期,九儒十丐,文人在整個社會的階級底端,只比乞丐地位高,妓女都要壓文人一頭。壯志難酬的關漢卿常年出沒青樓教坊司,温柔鄉里逃避現實的同時,也看到了女性堅韌的一面,因此有了竇娥、趙盼兒、杜蕊娘、譚記兒等具有反抗精神的女性。
這些封建社會的女性角色,用今天的眼光看,有其獨立意識萌芽。
這是古為今用、借古喻今的基礎。
再比如湯顯祖的「臨川四夢」,創作背景是走極端程朱理學滅人慾的明朝,他筆下的女性大都是正視感情、追尋夢想的進步形象。
線性敍事早在莎士比亞時就已經玩不出花樣,所以如今人們用穿越循環試圖造就故事新觀。
但其實,現代人到古代,開了上帝視角去闖關,除了悲憫反思,追問命運與造物主之外,穿越劇達不到更高的境界。
循環也好、多元宇宙也罷,都是在選擇中探尋存在與虛無。
於大眾而言,影視劇用形式提供多種可能性,和用內容洞察當下社會情緒,很難講誰更重要。
而在古裝劇,尤其古偶領域中,借古代瓶裝現代價值觀,比形式上的突破,要更重要。
接連撲掉的《鏡雙城》《與君初相識》《且試天下》,預示着流量時代和流量公式(IP+流量明星+S級製作)的落寞。
《夢華錄》在寂靜的2022年成古裝第一爆劇,希望這是古偶的新開端。
也希望這次,不要開局即巔峯。